书房文学 > 异世女尊的平淡生活 > 第107章

第107章

征兵令一出,全国各地为之震动。天凤国建国以来,下达的征兵令屈指可数。每次一出征兵令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争。没有人能够反抗朝廷下发的征兵令。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毕竟,征兵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库经费紧张,不可能全部投入到军队当中。因此,也就有了以银代令的说法。

以银代令,简单来说,就是花钱买免征兵的名额。朝廷里的人也不是傻瓜,不可能统一免征的价格。而是根据名单上的人的身份背景来制定的。比如家里有钱有权的,免征名额的价格就高;贫苦的百姓,价格就比较低。为避免有人作弊,一般这种事宜都是由各地的兵役司统一来管理。征收上来的银两会全部用作军费,不够的再从国库出。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大大减轻了国库的负担。

征兵的消息传到池家村的时候,池夏和贾应都没当一会回事儿。主要是池夏根本不符合征兵的条件。征兵时,有以下情况是免征的,比如家里只有一个独女,年龄不够的,残疾有疾病等等。

但是村里人符合征兵条件的人家不少。为了这,近来一段时间人们没少往村长和族长家跑。为的是问问今年以银代令的价格。若是可以,真的没人愿意去西北。不是怕吃苦,而是怕丢掉了性命。

村长和族长那边暂时还没得到确切的消息,用话安抚着一批又一批的村民。让他们暂时不要急。一旦有准确的消息,她们立刻会通知大家。

村里人听后没觉得宽慰,反而一个个越发忧心匆匆。虽然池家村近两年来挣了一些钱,但这一个名额下去,估计家里的银钱就要损失大半。大多数人尤其是没分家的人多少都有些自己的小心思。

又过了两三天,以银代令的价格出来了。像池家村这样比较富裕的村子是每人三十两。这个价格正好处于不高不低的中间。也不是拿不出来,但能拿的出来的又觉得有些心疼。

这不,村里人不少人家为此发生了争吵。当然,也有给的比较痛快的。比如村长、族长家里、池大娟家里。他们几乎是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就回家拿银子缴费划去名额。

每个村免征的名额是固定的,要是人人都去拿银子抵的话,那谁还去保家卫国呢。所以,村子里像她们那样精明的人家也不少。第一天下来,池家村的免征名额就快卖完了。

剩下的人一看,立马急了。顾不得争吵忙回家取钱。只可惜,不是每一户人家都来得及的。

比如池桂花一家就来晚了。她家前不久借出去一笔银子,一时半会儿拿不回来。好不容易东拼西凑凑够了银子却没有名额。而家里适逢的人正是池银的大女儿丽妮儿。

刚打发走池桂花,另外一个人就来了。一问刚好有最后一个免征的名额,那人高兴坏了,立马痛快的付了钱。而收钱的那个人恰好就是大飞的奶奶池腊梅。

池腊梅再三嘱咐那人不允许她把这个名额的事透露出去。不然,就要把名额给别人。

那人一听心里炫耀的心思没了。毕竟她与池桂花面对面碰到,看对方的无精打采的样子,就知道没拿到名额。她能拿到说明她人缘比池桂花好。她还有啥不知足的?

作为村里的老好人,池腊梅在村里的地位不低。等闲事都会交到她手里。她就是抓住这个机会,趁机摆池桂花一道。怪就怪她是池夏的亲奶奶。就算他们两家多年不来往,也不妨碍她报复。最终的目的自然是池夏。现在也只有池夏能救他们了。就看他们怎么选择了。

池桂花回到家后立马被家里人包围了。他们迫切的想知道事情办成没有。尤其是池银夫妻。

“娘,怎么样?”池银一边促一边在心里祈求老天不要让她的女儿上战场。可惜,天不遂人愿。

池桂花疲惫的坐在椅子上,回道:“没有名额了。”

池银夫妻失神的呆坐在那里。一想到女儿就要去西北,他们的心里犹如刀绞一般。他们怎么舍得让女儿去那个吃人的地方呢。一旦去了西北,最起码四五年都不能回来了。或许一辈子都交代在那里了。她的女儿怎么那么命苦呢。

整个池家老宅里弥漫着一股悲伤不安的气氛。尤其是池丽的,小脸煞白煞白的。就算她年纪不大,也明白战争的残酷。若是去了,十之八九是回不来的。

几个小的俱是一脸的惶恐与大人们脸上严肃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他们却想不到任何办法。那可是朝廷的征兵令。天凤国对逃兵役的人惩罚是相当的严厉。轻则掉爵,重则丧命。就他们这样的小老百姓,哪来的勇气对抗呢?

柳大壮一言不发的看着家里人的唉声叹气,心里同样是乱糟糟的。眼看着大孙女就要到娶夫的年纪了,谁想会碰到这样的事儿?最遗憾的莫过于错失了买免征名额的机会。

家里的钱是借给他已出冠多年的儿子池同。那时儿子家遇到困难,家里人二话不说就把钱借出去了。现在呢,就算是要回来也没用了。要是处理不好,小银夫妻非得怪上儿子不可。

这人不经念叨,刚想着儿子呢,那人立马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池同也是听到征兵令的消息赶回来的:“爹、娘,怎么样?咱村里的名额还有吧?我一听到消息,马上就拿着钱赶过来。钱够了吧?不够,我再出点。先买个名额回来。”

见屋里没一个人动,池同急的跳脚:“你们怎么都没反应?这事儿宜早不宜迟。赶快拿着钱走啊!”都啥时候还磨磨蹭蹭的,黄花菜都凉了。

柳大壮“唉”了一声,解释道:“晚了。你来迟了。现在有钱也买不到了。”

“怎么会?”池同瞪大双眼,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他婆家那边还有好多名额,大伙都忙着凑银子呢。池家村怎么会这么快就没了呢。

“怎么不会?池家村今非昔比,早跟过去不一样。不然家里怎么有钱借给你呢?”王柱不客气的说道。他知道自己是迁怒了,可谁让家里把钱借出去了。而借钱的人也没及时能换上。要是钱还在,她的丽妮儿怎么会去西北。一切都是这个大舅子的错。

池同心里同样开心。他当初若非走投无路,也不会回娘家借钱。而且听到消息后,他马上筹钱送过来。这还不能说明他的心么?怎么能全怪在他的头上?再看大妹那神色,明显同意妹夫的说法。

“那现在怎么办?”

王柱突然站起来,吼道:“你问我,我问谁去?”说完,怒气冲冲的走了。

池银紧跟着站起来,不咸不淡的说道:“大哥,你别介意。他在气头上。”随后,追着夫郎而去。

池同委屈的不行:“我好心好意的送钱回来,哪里做错了?要是早知道有这回事儿,我怎么会开口借钱?也不能全怪在我头上呀。”

池秋正心烦意乱的呢,见大哥委屈的哭了,更是头痛:“大哥,没人怪你。二姐他们是一时想不通而已。你大人有大量,别跟他们计较了。”

这不是计较不计较的问题。从头至尾,他又没做错啥。凭啥让他受委屈呢。他能理解,可心里也不舒服。他们还是亲兄妹呢。

柳大壮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向来都是很宝贝的。他当然明白儿子的委屈,但是他也说不出其他话来。为免尴尬,直接拉着儿子回房说起父子俩的悄悄话。

等池同从房里出来的时候,他的神色平静了许多。不过,他没待太久。他家也还有许多事要处理。这次要不是回来送钱,估计都很难抽出时间跑这一趟。

池家老宅的事情不是个例。村里还有其他人家同样没有买到名额。但他们在家里吵的凶多了,甚至大打出手。村长和族长忙的焦头烂额的,不是在这家调停就是在那边劝架。

可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哪儿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不管怎么说,要去当兵的人的名字还是确定下来。

池腊梅把名单交给村长确认:“村长,去的人的名字都在上面。没啥问题的话,我就交上去了。”

村长这几天被烦的不行,也懒得看了。更何况,池腊梅做事很认真,从没出过错。她很放心:“不用看了。你直接交上去就行。”

“好”,池腊梅眼里闪过一丝幽暗,嘴角微微上扬,下一秒又消失不见。快的让人怀疑自己的眼睛。

村长不知道就因为这一时的疏忽导致了后续一系列的变故。以后的无数个日夜里,她都在后悔。尽管当事人不在意,可她自己却无比的自责。

 

(http://www.ccfang.cc/novel/0BLfQWN1L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