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没过几天,家里迎来了几位意外的客人。来人是瞅准她沐休的时候到的。
听到金晶说有陌生人找,池夏还在寻思是谁呢。迎进来一看,却是有过一面之缘的韩三、韩七以及马三。
三人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赔礼道歉。
被池夏放走后,韩三带着伤立马去找了韩七。她要弄清楚池夏和妹妹的关系。如果关系一般,还可以叫妹妹给她报仇。哪知道她妹听完她的话勃然大怒,率先骂了她一顿。
在韩七眼中,池夏就是个煞星。躲她还不及,还硬往上凑。更可气的是她姐那个傻缺,明明都知道人家是个猎户还要打那家人的主意。真是老鼠舔猫鼻--找死。
当韩三知道她妹也在池夏手里吃过亏的时候,她心里的后悔甭提有多少了。越想越担心越想越后怕,实在忍不住就央求着她妹陪着她登门致歉。
尽管韩七说过池夏不放在心上,只要不要再招惹她就行。但是韩三一直坐立不安,非要过来。
被她姐烦的不行,韩七只得拖着马三一起过来了。不过来之前,她们几个重新调查了一番那时的流言,终于被她们发现了幕后之人。也算是对池夏有了个交代。
简单的寒暄几句,韩三就把调查结果告诉了池夏。至于池夏要怎么做,那就不关她们的事了。
当然,池夏也没占她们的便宜,允诺她们以后有事儿可以帮她们一回。
这个大大出乎韩三等人的意料。
送走韩三等人,池夏立马将幕后捣鬼之人告诉了贾应。
贾应听后只淡淡的说了一句知道了就没了下文,看的池夏都为他着急。以她对贾应小心眼的了解,对方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贵子的。可一连等了几天都没见贾应有任何行动。问贾应吧,他直接来了句急什么。
要不是关心他,池夏能这么急么?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又过了一段时间,村里传来了贵子要说亲的消息。贾应还是没有任何动作,池夏都以为他不准备报复了呢。
听说与贵子结亲的人家是镇上有名的米店家的二小姐。家里有钱又不愁吃喝,伺候的人大把都是。嫁进去百分百是去享福的。在媒公的吹嘘下,贵子爹娘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门亲事。
下定那天,吹吹打打,好不热闹。金银首饰、绫罗绸缎等等无一不精,看的人眼花缭乱。本来还心存疑惑的贵子爹娘见到如此丰厚的礼物瞬间没了担忧。哼,他们就知道是村里人有人眼红。不然,怎么会说的那么难听。说是米店家的二小姐有隐疾啥的。若非如此,怎么会找他们这样的亲家呢。诸如此类的说法层出不穷。他们也曾跟人吵过闹过,但这根本没有打消村里人的疑虑,反而传的愈发的难听。
这次亲家下定,贵子爹娘毫不掩饰,大大方方的让村里人看。那些礼物可是实打实的。看看,还有谁敢怀疑。
见到那些人痛快的闭嘴,贵子爹娘神气极了。每天出去炫耀一番,恨不得拿鼻孔看人。不知不觉当中,又给家里拉了一大波的仇恨。
贵子爹娘心知肚明,但他们丝毫不放在心上。觉得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纯粹是妒忌而已。虽然他们的猜测不错,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嫉妒他们。有一些心明眼亮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那门亲事的利弊。米店家的小姐配穷山沟的小子,怎么想怎么可笑。
古人是不懂啥叫真爱,可老话说的好门当户对。贵子家与米店家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的。要说没有猫腻儿,谁信呢?偏偏贵子一家人被米店家送来的礼物迷花了眼,根本看不清背后的事实。
正如人们的预料一般。米店家的二小姐乍一看上去温文尔雅一表人材,实际上年纪不大却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好在家里人捂得紧,暂时很少人知道其中的内幕。前不久二小姐发现自己染了脏病,天天在家作天作地的。家里人实在受不了她的折磨,才想出这么个办法。一来想找个人替他们受苦,二来也是希望有人能照顾她家女儿。
所以,米店家的找了镇上有名的媒公来为他家二小姐说亲。但凡是有职业操守的媒公都不会接下这一单。奈何架不住那高额谢媒金的诱惑。还是有那么几个人铤而走险。最后说了贵子这家的媒公脱颖而出。原因很简单,无非是看贵子家里没甚权势,就是将来东窗事发,他们找过来也不怕。
这一切贵子一家不得而知。此时,他们满心欢喜的准备着成亲的事宜。为免夜长梦多,他们还主动示意媒公提前成亲。这正与米店家的打算不谋而合。在双方有意的推动下,贵子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完成了冠礼、定亲以及成亲的三项人生大事。
村里人说起来无不感到惊奇。毕竟一般人家准备过程都不止两个月。
成亲三天后是回门的日子。贵子带着妻主坐着马车,大摇大摆的回了池家村。那姿态要多高调有多高调,巴不得向全世界昭告他的这门良缘。
贵子爹娘见到儿子娇羞红润的气色,就知道儿子在婆家过的不错。这下子,他们是彻底放了心。再加上媳妇嘴甜会来事儿,他们没察觉到任何的不对劲儿。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风光回门之后,贵子再也没有踏出门口半步。不是不想出去,而是根本起不来。妻主好的时候对他恩爱有家,发起疯来的时候六亲不认。几次过后,贵子才明白妻主身上的问题。可惜,那时他的双腿已经被打断,根本出不去。就是找个可靠的人给爹娘稍个口信都做不到。一天天的在后院里受着折磨。日复一日的,每天一睁眼他都会问自己为什么还没死。直到最后实在受不了了,才瞅准一个机会,杀了折磨自己妻主而后自杀。
案发后,这事儿在镇上传的沸沸扬扬的。一边是对米店家的做法感到不耻,另一边是贵子爹娘的悔恨。可那时已悔之已晚。人已经死了,再说那些还有什么意义。
也是等贵子的死讯传来的时候,池夏才明白贾应的可怕。玛德,真是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致对方毫无还手之地。难怪当初看不上她提出的套麻袋的建议。跟对方这一手比起来,的确是很low。
贾应当初不同意池夏粗暴的打击报复,主要是破绽太多。很容易被人认出来。让别人知道一个娘子使那种手段对付一个郎君,不管理由是啥都会被人瞧不起。若是同性就不一样了,大伙顶多就是看热闹而已。
为了对付贵子,贾应特意给义母写了封信,让她派了一个人过来。齐熊因为被人钻了空子,觉得义子的亲事没成是她的过错。因而接到贾应的消息,派了一位心腹暗卫过来。那名暗卫办事果然靠谱,不到一天,就将贵子一家的生平过往调查的一清二楚。还没等贾应安排下一步行动,就听到对方要结亲的消息。随之,暗卫又调查了米店一家。
当两份资料都拿到手后,贾应当即决定暗中不动看好戏。那一家人,不用他动手就会自己作死。后续的发展也跟他预料的差不多。
但是,池夏并不知道暗卫的事。一直以为是贾应在背后推波助澜。不过,她喜欢。对待贵子这样的小人,就要这般残酷的手段才好。省的将来后患无穷。
在同一时间的西凉古城外,一小股不明的势力正借着夜色的遮掩,分批向西凉城靠拢。本该有人巡逻的城墙上却空无一人。也不知是城内主将的信心极大还是有其他企图,那些外来人几乎没有废一兵一卒就占据了城头。等有人发现的时候,城门已经大开。匈奴部队的铁骑马上就要到了。
虽然敲响了敌袭的战鼓,但根本无济于事。火光、叫喊声、马蹄声、刀光剑影互相交错。一夜之间,昔日繁华热闹的西凉古城变的满目疮痍。城内主将早在知道匈奴进城那一刻自刎而亡。即便如此,也改变不了西凉百姓的悲惨。匈奴人在城内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可惜却无一人抵抗。直到破城三天之后,才有人发现西凉的惨状。
一道道的消息通过驿站火速发往京师。女皇闻之大怒,命嘉峪关主将吴金芳调兵遣将收复失地。同时,一纸征兵令由京师发往全国各地。
而远在池家村的池夏还不知,改变她一生的转机已然悄悄来临。
(http://www.ccfang.cc/novel/0BLfQWN1L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