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 第6章 对他有偏见

第6章 对他有偏见


 赵舒城点点头,说道:‘是啊,其实我还巴不得有人出来阻挠,最好是他老猢狲,我好好收拾收拾他。’


 其实赵舒城真的是这样想的,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己正愁着没办法烧起来呢。何况自古以来,新领导上任之后,抓细节最容易树立权威,当然杀鸡儆猴才是最好的办法。


 只有这一把火烧起来,才能在短时间内树立自己的威望,从而顺利开展其他的工作。


 尤其是处在这种变革的关键时候,人们观念都是守旧的,习惯了某种生活之后,就适应了当初的生活模式。一旦出现新的变化,人都会有些不适应,哪怕新制度是百利而无一害,也会条件反射式的反抗。


 从商鞅变法开始,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商鞅选择的也是杀鸡儆猴,而选择的对象就是公子虔跟大夫公孙贾。


 不过老猢狲可是一个聪明人,如同一只蛰伏的毒虫,还在等待时机。


 老支书看的很清楚,赵舒城当副书记之后的举措,都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摘的地方,老猢狲自然不会带头冲锋。


 “老猢狲是不会跳了,这种人最会看风色,土地承包已经拦不住了,他也就乐得跟着分点好处。话又说回来了,要不是你小子的土匪作风,他也没这么容易服软。”


 赵舒城笑了一下,说道:“这只能说明邪不压正,老猢狲拿我没办法。”


 赵舒城回家放下一点猪肉之后,重新提着买来的猪头跟猪肉,朝着宋家走去。


 等到了宋家之后,宋运萍跟宋运辉姐弟却都没在。


 赵舒城犹豫了一下之后,问道:“有人吗?”


 “谁啊?”宋母走了出来。


 “雷同志啊,你怎么来了。”


 赵舒城说道:“姨,我们村里分猪肉,所以给你们送一点过来。对了,宋运萍跟宋运辉同志怎么不在啊?”


 宋母说道:“他们跟着他们父亲去山上割草了。不过你这给我们送猪肉干什么,我们自己买了。”


 赵舒城笑了一下,说道:“没什么,这不是看小宋同志养的兔子快要生了,我这先预订下来,为我们村的长毛兔养殖打基础嘛。”


 宋母笑了一下,其实她很清楚赵舒城不单单是为了兔子的事情来,毕竟这么多猪肉,比小兔子可是值钱多了。


 “姨,您拿着!我就不进去了,我先走了!”


 “你进来坐一会儿,他们一会儿就回来了!来来来,来吧!”


 赵舒城看到宋母这样子热情,这才走进去,把猪肉递给对方之后,才坐了下来等着宋运萍他们回来。


 宋母把猪肉放好之后,看着坐在那儿的赵舒城,就仿佛看到毛脚女婿上门一样。


 “小雷同志,这大冷天跑这么远的路,冷了吧?我给你倒点热水,暖暖身子。”


 赵舒城站起来接过来,说道:‘姨,这没什么,我还觉得走走路热乎乎的呢。’


 “你们村今年土地承包,据说是你领导的,这么年轻就做出这样的事情,真是不简单。”


 赵舒城笑了一下,说道:“没什么,这都是政策好,我也是边干边学习。”


 两个人坐下来聊了一会儿之后,宋运萍跟宋运辉回来了。


 宋父看到赵舒城来了之后,不同于上次的脸色不好看,虽然不算是冷淡,但是也没有甩脸子,反而相处还算是融洽。


 宋父问了一下赵舒城的工作,赵舒城也谨慎的没有提自己未来干什么,只是中规中矩的说了一下这段时间的事情,会慢慢带领下雷家过上好日子。


 宋父因为之前的事情,所以一直都很谨慎,赵舒城也担心自己说出对于小雷家的规划,会把对方吓坏了,肯定担忧赵舒城出事,拦着赵舒城跟宋运萍的相处。


 不过等宋运萍跟赵舒城结婚之后,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他们担心也没用之后,赵舒城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反而是宋运辉,看到赵舒城被父母认可,顿时心里有些别扭,总觉得自己姐姐跟赵舒城根本不合适,而且赵舒城也不像是什么好人。


 不过碍于父母跟姐姐都在,所以只能闷不吭声。


 等时间差不多了之后,赵舒城就告辞离开,宋父特意让宋运萍送一下赵舒城。


 两个人一边聊着天一边往前走,等走了几百米,宋家被遮挡住之后,赵舒城的胆子才大了一些。


 “云萍同志,关于我们两个的事情,我思考了很久,我觉得你是我要找的革命伴侣,所以想问问你的想法。如果你也觉得我合适,我希望我们的关系定下来,到时候我会尽快找媒婆过来说媒,娶你回家。”


 宋运萍没想到赵舒城忽然表白,愣在原地,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反应。


 赵舒城看出她的窘迫,笑着说道:“没关系,你不必现在给我答复,可以好好考虑一下,等年后我再来寻求答案。”


 宋运萍愣了一下,说道:“我没有不答应,但是我还不想这么快结婚,毕竟我们相互都没有多少了解,而且我们家的情况你也清楚,这会耽误你的前程的!”


 赵舒城笑了,说道:“云萍同志,这点你就不用担心了,你们家的情况我也很清楚。我们可以先相处着看看,我也会帮助你们家尽快摆脱现在的身份。”


 宋运萍听到后心里暖呼呼的,偷偷看了一眼盯着自己的赵舒城,直接转身跑了回去。


 赵舒城看到宋运萍这样子,忍不住笑了一下。其实赵舒城知道宋家的情况根本不严重,完全符合摘帽的条件。只不过上面有政策,但是不敢闹事的人,永远都是排在最后的。


 不过如果公社这边接到了上面下来的文件,赵舒城出面的话,反而很快可以解决。


 宋运萍这边回家之后,一个人回到卧室,坐在床上想着心事,一会儿笑一会儿沉默的。


 宋父跟宋运辉听到宋运萍房间里的动静,对视了一眼之后,宋父跟赵舒城打听赵舒城的一些事情,想了解一下赵舒城的个人情况。


 可惜他问错了人,宋运辉跟赵舒城也只有一面之缘,所以对于赵舒城根本就不了解,还不如自己的妻子对于赵舒城知道的多。


 宋母对于赵舒城可是太满意了,虽然小雷家的条件并不好,但是这段时间小雷家发生的事情可是十里八乡的大新闻。不光是搞了联产承包责任师,砖窑也重新开起来,正经的赚到不少钱。那些在砖窑工作的人,不到一个月挣到十几块,比之前一年挣到的都要多。


 宋母觉得赵舒城这样的人肯定受欢迎,所以希望早点让女儿跟赵舒城的事情定下来。


 宋父还有些迟疑,赵舒城也许不错,但是跟自己女儿还是有些不般配。觉得自己家里成分不好,也不希望随便找个人委屈了自己女儿。


 宋运辉找到姐姐,说道:“姐,你不会是真的选择雷东宝吧?他跟你真的不合适,你们都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宋运萍说道:‘小辉,你对雷同志有偏见!’


 “姐,你就是太善良,不懂得拒绝别人。恶人打上门来你的确有办法对付,但是对于雷东宝这样的人,对你好,哪怕对你表露出一星半点的善意,你就会很快卸下防备,反而会加倍回报别人的善意。我觉得你应该学会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利,学会看破跟防备那些笑眯眯的坏人。”


 宋运萍看了看自己的弟弟,无奈的摇了摇头,不知道为什么弟弟会这么讨厌赵舒城,她反而觉得赵舒城这个人没有弟弟说的那么坏。


 赵舒城可不知道自己离开宋家之后,他们会因为自己发生争执。关于宋运萍的事情,赵舒城也不着急,反正慢慢相处着就好。


 反而是小雷家的事情,让赵舒城有些挠头。虽然年前的这段时间,砖窑已经运行一段时间,也挣到了一笔钱。但是接下来怎么销售,对于小雷家来说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烧制红砖并不是什么技术含量高的行业,这个年代也是卖方市场,只要货真价实,并不愁卖。可是小雷家毕竟才开始烧砖,酒香还怕巷子深,所以赵舒城觉得年后应该对外宣传一下,让人们知道小雷家重新烧砖,让买家自己上门求购,这样才不用到处去跑销售。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一开始买砖的人少还没有问题,他们自己找人运输,或者小雷家用牛车给送货上门。但是如果遇到需求量大的客户,赵舒城他们还要租用大卡车,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也就是小雷家现在还是一穷二白,甚至就算是去农村信用社贷款,可能对方都不乐意给小雷家批。


 赵舒城已经想好了,趁着其他村镇还没有开始建设砖窑,小雷家必须加速发展,尽快挣到一笔钱,从信用社贷款买拖拉机,从而实现送货上门。


 何况有了拖拉机,不光是可以送货,还可以帮助村里耕地,拉货,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如果不是小雷家的耕地大部分都是零散的,甚至是水田,赵舒城都想要直接用拖拉机施行机械化种植,从而解脱更多劳动力,大力发展其他的产业。


 赵舒城已经想好了,就算是现在没办法弄机械化种植,以后也要想办法平整村里的耕地,尽量让相连的地块可以组成更大的土地,从而简化劳动强度。让更多的人可以脱离耕地,进入村里的其他产业,增加自己的收入。


 毕竟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砖窑开工之后,虽然没有人跳出来,但是并不代表没有人眼红。如果不是赵舒城用砖窑的收入杀年猪,说不定现在村子里就已经开始有人串联了。


 至于说赵舒城为什么不把砖窑跟土地一样承包出去,只能说有的人想的太天真了。城镇集体企业承包,还要等到84年之后,才陆陆续续有人偷偷摸摸的承包村集体产业。就算是这样,也不乏被人举报,然后面临惩罚的情况。


 其中个人承包企业,更是涉及到个体户运营,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个体经营的雇工人数是有限制的,而砖窑这样劳动密集型产业,显然不符合条件。


 原剧情中雷东宝之所以可以把砖窑承包出去,也不过是钻了空子,而且村里人都没想到这一点罢了。如果老猢狲稍微懂点政治,又或者能够读书看报,肯定能发现问题,雷东宝跟小雷家的发展必然要被中断一段时间。


 赵舒城可没有雷东宝这样的主角光环,而且也不屑于采用这样的方式。因为他很清楚,承包砖窑虽然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也会让村里人分裂,甚至先富后富之间就有了矛盾。


 赵舒城既然可以让砖窑运转起来,自然也可以让其他村里找到新的出路,而不是紧紧盯着这一个砖窑。


 老支书其实对于砖窑的事情也有些犹豫,毕竟这在砖窑里面打工的人挣到钱了,可其他村里人也眼红。只不过碍于年猪的份上,所以才没有人说什么,但是现在已经有了一些不好的苗头。


 等他准备跟赵舒城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没想到赵舒城却先来找他,说了村集体产业的发展计划。砖窑需要的人手确实是有限,三十个人就可以干活,现在增加三十个轮班倒,已经让干活的人收入减少。如果继续增添人手,最终每个人分到的钱并不多,甚至会打消村里人的积极性。


 当然赵舒城也给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砖窑算是村里的第一个集体产业,却并不是最后一个。赵舒城准备在开年后,村里人耕种完毕,就开始拓展新的产业,主要是竹编产业跟养殖业。


 之前家家户户虽然也有养鸡养猪的,但是都不成规模,甚至很多人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来喂养牲畜。


 赵舒城却知道随着联产承包之后,地里粮食产量会逐步增高,满足人们食用之外,更是可以拿出一部分来养殖牲畜。人们在满足温饱之后,也开始希望吃得好,对于肉食也开始惦记起来。  

(http://www.ccfang.cc/novel/yDkpKMv7qWA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