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仙师独秀 > 137章 邓家密议

137章 邓家密议

137章 邓家密议

夜卒乃是大明皇帝的秘密部队,归司礼监统辖,有核查百官,鞭笞天下的重权。

大明官场上向来有“宁失双足,不逢夜卒”的说法。

此间到来的五人,一人斗篷上绣着鬼面飞猴,正是夜卒百户才有的纹饰。

强悍如邓孝先整个人如烂泥一般瘫软在地。

“我,我……”

根本说不出完整的句子。

只因邓孝先知道,凡有大案牵扯到了夜卒,不死也得脱层皮,动辄株连亲族。

谢昆强自镇定,但也得悄悄用一只手扶在圆桌上,才勉强站稳身体,“敢问这位百户,邓孝先究竟犯了何事?本侯和御马监……”

“住口!”

夜卒百户暴喝,“淮东侯,你的事犯了,跟我们走一遭。

再敢多言,休怪本官不客气。”

谢昆惊呆了,四名夜卒一拥而上,将他拿下。

夜卒百户冷冷盯了一眼邓孝先,大手一挥,四名夜卒押了谢昆就走。

谢昆报着最后一丝希望,朝邓孝先投去求救的眼神。

只看那夜卒百户根本不容自己说出和御马监的谁人相熟,摆明了是夜卒百户怕他一开口攀关系,就牵连上御马监的大人物,便足够他判断此次他惹的案子是何等之大。

他不敢说话,只寄望于邓孝先还有天良,能帮自己在威远侯面前说上几句话。

岂料,他的眼神才投过去,邓孝先便如避蛇蝎,死死将脑袋扎在胸前。

邓孝先脑子空白了很久,再恢复思考的时候,他见到了他老子,当今的威远侯邓介中,地点也换到了威远侯府的三多堂。

堂内,邓介中居中而坐,六十多岁的他,身材雄壮,满头乌发,气势雄浑。

在他左右,坐着威远侯府长子邓孝勇、二子邓孝严,还有三名女眷立在两侧,正是邓氏三兄弟的正妻。

醒过神来,保持跪立姿态的邓孝先才要起身,邓介中猛地一拍桌案,“孽障,跪下。”

邓孝先又跪下,“父亲,淮东侯犯了什么事,我真的不知道。

若我牵涉其中,夜卒怎可能放过我。”

“老三,你是没牵涉其中,司礼监却来人传了大监的口信,问父亲究竟意欲何为?”

邓孝勇厉声说道。

邓孝先惊得眉毛都掀飞了,他早料到谢昆犯的事情不小,却绝想不到,谢昆竟然担了通天的干系。

自己只不过和谢昆商量着怎么收拾邓神秀,就惊动了司礼监大监,还派人来诘问父亲。

“你看看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父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帮你脱罪。

你又再生风波,这次惹下的乱子竟然通了天。

老三,你何时才能真的长大。”

邓孝勇训斥得痛心疾首,心中却隐隐生出快意。

他知道在三兄弟中,父亲最看重老三。

老二邓孝严是个书呆子,对他继承爵位构不成任何威胁。

唯有老三邓孝先,允文允武,处处都压过自己一头。

现在好了,跳得越欢,跌得越惨。

“父亲,我和谢昆相交,只是为了,为了……”

“为了收拾邓神秀吧,我替你说了吧。”

威远侯双目如电,直射邓孝先,“老三,往日里,你如何折腾,我都觉得你是在往前奔。

现在,我看明白了,你是在往死路上奔啊。

你这条命我勉强保下来了。

我跟陛下求情,恳请陛下让你去皇陵守陵,十年内不准回东都。”

137章 邓家密议

邓孝先肝胆俱裂,“父亲,不能啊,父亲,我大好光阴,十年……”

“父亲,是儿媳不贤,不能相夫教子,一应责罚,儿媳愿意代夫君承担。”

邓孝先媳妇盈盈拜倒,泪湿罗衫。

邓介中微微摇头,“还不如一个妇人有担当,老三,你若想活,就去皇陵,若不想活,天大地大,你且自去。”

邓孝先呆住了,他媳妇只是掉泪,也不敢再哭劝了。

“老二媳妇!”

邓介中沉声道。

一脸温婉端庄的柳袂盈盈拜倒,“公公放心,儿媳会谨守门户,管束好夫君,决不沾惹任何是非。”

邓介中道,“已是是非人,如何不沾是非。

你做的那些蠢事,真以为能瞒过谁去。

自今日起,你就在家禁足。

若实在待不住,我向程乾兄赔个不是。

你和老二就和离了吧。”

柳袂如遭雷击。

柳程乾就是柳家致仕的那位侍郎大人,也是柳家现如今的家主。

柳家常自恃柳家兴盛,在威远侯一系,自觉高人一等。

今日,邓介中直接要她离,她觉得通身的骨头都酥了。

“儿媳遵……命。”

柳袂心中狂恨,眼泪都要下来了。

“行了,三个儿媳妇还有老三,老二,你们先下去吧。”

邓介中疲惫地挥手。

目送几人离开,邓孝勇暗喜,沉声道,“父亲放心,有我在,准备我家无忧。

老三分管的家臣,您看……”

邓介中深深看了一眼邓孝勇,轻轻一叹,“你也下去吧。”

“喔。”

邓孝勇瘟头瘟脑地离开。

“家门不幸,愧对祖宗,尽生一些酸枣烂桃。

东来兄,让你见笑了。”

邓介中轻轻敲击着茶盏,一脸苦涩。

帷幕后转出一个布衣中年,身形瘦弱,五十六七年纪,正是跟随邓介中多年的书吏,也是心腹谋臣谭东来。

谭东来道,“养子不比种树。

若是种树,一枝独秀不成林,养子则不然,成一人则足以济家族。

东翁有天下罕有之佳孙,何忧家族前程。”

邓介中摆手,“那痴儿对孝先如此愤恨,足见深恨吾家。

兼之孝勇器小,孝严痴愚,纵我强行接回此子,也徒给族内增添风波。

如今,风暴起于青萍之末,吾家只能静又静,再经不起风浪了。”

谭东来深吸一口气道,“东翁所虑极是,因着懿文太子旧事,东翁已经承担了滔天压力。

这档口,唯有镇之以静才是上策。

好在乾清殿中的那位,总要拿东翁装点门面。

只要东翁不冒头,风波迟早能够过去。

至于邓神秀,认与不认,一笔写不出两个邓字,不管将来他有多大成就,都是威远侯府的荣耀,东翁不必挂怀。”

 

(http://www.ccfang.cc/novel/y1aKZBJJeQG.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