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我靠读书成圣人 > 第125章 化蝶

第125章 化蝶


 临东县城外。


 白牙山东北某角落,一个才堆不久的两座新坟,紧紧地挨在一起。


 漫天纸钱,随风纷飞。


 林亦与张栋以及李文博等人,站在新坟前,沉默不语。


 后方县尉李斯跟几个捕快,累的大口大口喘息。


 “赵忠成这家伙,好端端的咋就死了?”李斯有些失落。


 其他几个捕快也暗暗摇头。


 赵忠成在镇魔堂办事靠谱,也没读书人的傲气,忙前忙后。


 现在人突然没了,心里不难受那是假的。


 林亦看着新坟,沉默许久,道:“赵忠成,我们已经完成了你的遗愿,将你跟你的妻子葬在一块。”


 “九泉之下,望安息!”


 “文博!”


 林亦看向李文博,道:“碑!”


 “好!”


 李文博下山搬来还未刻字的墓碑,伫立在两座新坟前面。


 林亦手持文宝青狼笔,蹲在墓碑前,浩然正气运转笔尖,在墓碑上一笔一画写到:


 “大衍仁者陈公讳中兆配妻陈氏赵静之墓!”


 青狼笔尖入碑寸许,浩然正气内蕴石碑当中,泛着淡淡的光芒。


 张栋与李文博神色微变。


 立马肃穆地看着这一幕,心神大动。


 妙笔生花。


 铭碑之字。


 一般读书人想要在碑文上刻字,几乎不可能。


 才气柔韧柔和,再运转至文宝笔尖,不可能入碑三分。


 除非是读书人本身的字,写的足够好,字体内蕴锋芒,才能做到铭碑的地步。


 比如林亦这种,他能够以笔代刀,刻录下碑文,除了浩然正气的锋芒外。


 更多的是林亦的字,达到了铭碑程度的妙笔生花。


 “赵忠成没有留下生平事迹,我总不好杜撰,立此碑,也好证明这个世界他们来过!”


 林亦收笔。


 站起身,看着身前的墓碑。


 张栋拱手道:“林亦,赵忠成泉下有知,一定会铭记你的恩情!”


 “……”


 林亦愣了一下。


 还是别惦记他为好,免得真成了鬼魂,被他浩然正气打的魂飞魄散就不妙了。


 “走吧!”


 林亦能为赵忠成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随后,他准备离开。


 但就在这时。


 “爷,你看!”李文博突然指着新坟,大叫起来。


 “文博,你见鬼……呃!”


 张栋刚想回头臭骂李文博一顿,却惊骇的看到两座新坟中,居然飞出了两只泛着荧光的蝴蝶。


 他整个人都惊呆了!


 两只蝴蝶,比翼双飞,相互缠绵。


 “这是梁山伯祝英台的翻版么?”


 林亦怔怔失神。


 随后两只光蝶落在了林亦的肩头上,轻轻地扑腾着翅膀。


 “鸳鸯双栖蝶双飞……”


 林亦没有动弹,轻声念道,笑看着两只蝴蝶,道:“或许对你们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团聚,去吧!”


 两只蝴蝶似乎听懂了林亦的话,逗留片刻后,便振翅飞向天空……


 随后消失不见。


 “爷,这算不算一段佳话?我只在一些野记上,看过这种典故,没想到还真的存在!”


 李文博看着蝴蝶远去,激动地看着林亦。


 这简直是千古美谈。


 张栋猜测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赵忠成毕竟修炼了道术,化蝶说不定也跟他的道术有关!”


 “张大人说的在理!”


 林亦看过文道真解,倒是比较认可张栋的猜测。


 读书人有蕴育出文宫,就有灵魂的存在。


 六品儒生境,就能够蕴养出元神,能够夜游。


 五品德行境,元神会蜕变成儒灵。


 这些都跟灵魂有关。


 所以说……赵忠臣与他妻子化蝶,可能还真的跟道术有关。


 “回去吧!”


 张栋下山。


 林亦与李文博也没有逗留,最后看了眼荒山上的这座孤坟。


 便转身下山回城。


 ……


 翌日清晨。


 林亦收拾好行囊,便叫上李文博,去向张栋请辞。


 读书人修道事件,已经解决,他们继续留在县衙也没什么用。


 而且,今后很长一段的时间内,临东县衙的百姓,不用再担心读书人以文乱法的事了。


 毕竟……


 钱青文的脑袋,还在临东县城门外吊着,时刻警示着读书人。


 “你们要走?这么着急?乡试不是还早吗?”


 张栋正在书房中书写呈给陛下的折子,听到林亦跟李文博要走。


 当时便强烈挽留了起来。


 “说出来不怕张大人笑话,我长这么大,还没出过津州,趁着时间还充裕,打算多看看……”


 林亦拱手道:“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是要多走,书册上的东西都是死的,走出去,才能了解这个世界,才能离文道更近一步!”


 “说的好!”


 张栋赞叹道:“林亦,本官非常看好你的前途。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本官若是再挽留你,那便是在害你了!”


 “去吧!”


 “回平洲书院时,记得来看望本官!”


 张栋知道林亦去意已决,再挽留就不合适了。


 林亦笑道:“到时候只怕张大人已经升官了,找都找不到!”


 “哎!”


 张栋叹了口气道:“难哟,再看吧,本官能力其实还极为欠缺,在临东县衙多磨炼磨炼也挺好!”


 他现在不想着升官。


 实在是能力不足,小小的临东县,读书人的问题都这么严重了。


 去了更大的州府衙门,只怕更加有心无力。


 “张大人谦虚了!”


 “大人乃是朝廷命官,践行大衍律法,谁敢阻拦?”


 林亦如此说道。


 张栋嘴角微抽了抽……心想:“你倒是头铁的很,有圣子信物,又有南湘府两大院长的青睐,我怎么能跟你比?”


 “林学士说的是!”


 张栋笑着点头。


 随后他看向李文博,认真道:“文博,什么时候你爹再给你生个弟弟?你得劝劝他们二老,该准备二胎了……”


 “你这狗官!”


 李文博红着脸怒骂张栋。


 “哈哈哈,滚吧!”


 张栋冲着李文博摆了摆手,随后亲自送林亦与李文博离开县衙。


 县衙外。


 两匹马被衙役牵着,林亦跟张栋告别,不过临行前却从怀中拿出了两张金票。


 二万两银子。


 交到张栋手中,道:“这金票劳烦大人兑换成银子,拨付个几千两给张小艳用,她一个女人不容易!”


 “另外赵忠成若是还有亲人在世……也给他们留点。”


 “剩下的,全拿来赈济县城百姓,银子不多,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有劳张大人费心了,算是我的一个不情之请!”


 林亦现在已经对银子没什么概念。


 几副拓印本就能够兑换这么多银子,可想而知读书人赚钱有多容易。


 反倒是民间百姓,才是真正的苦。


 这银子……就当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李文博看到这一幕,心神剧震。


 张栋手里握着金票,看向林亦,抱拳正色道:“本官代张小艳与城中百姓,再次谢过林学士大义!”  

(http://www.ccfang.cc/novel/qgmEkGQoaEb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