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九百六十四章 只解沙场为国死

第九百六十四章 只解沙场为国死


 京城,雅间。


 “已经有人查到了赵不妄的身上了。”灰袍人看着对面身着便衣的朱瞻坤说道,“你干的那些事情多半已经被人知道了。”


 朱瞻坤面色阴沉,“不用你说,我也知道。”


 丽景门统领韩苏觅早就在怀疑先帝之死没有那么简单,现在更是和于延益这乱臣贼子联系到了一起。


 一旦此事为他人所知,那朱瞻坤皇位的正统性就会被彻底动摇。


 因为朱瞻坤虽然是夺位,但是并没有像前唐太宗文皇帝那样,光明正大地告诉别人:他这个位置就是抢来的。


 明面上,朱瞻坤的皇位是来源于先帝传位,这也是他的法统所在。


 若是让人家知道,他弑杀君父,含元殿的那些文臣第一个要造他的反。


 别看这位文臣经常党争,有时候还会鼠目寸光,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但凡是有点骨头的,都会站出来反他。


 虽然现在楚王已死,但是魏王还在。


 废了他这个皇帝,魏王一样可以登基为新君。


 而且此时,可不是朱瞻坤一家独大的时候,大周尚有太后在朝,她还是楚王和魏王的生母。


 大周以忠孝治国,即便是天子,在太后面前也得尽孝道。


 若是于延益和太后联手,足以对他的皇位产生动摇。


 “你打算怎么办呢?!”灰袍人看着朱瞻坤,脸上带着玩味的笑容。


 其实谁当皇帝,对他来说都没什么区别。


 之所以支持朱瞻坤,是因为朱瞻坤能给他想要的东西,而他也能在武力上给予朱瞻坤一定的支持。


 所以现在他是抱着一个看戏的态度,这毕竟是他们朱家自己的事情。


 朱瞻坤没有说话,只是起身将来离去,在离去之后,他冷澹地说了一句。


 “朕答应你的自然会做到,教坊司中又有女子五十人,会送到你指定的地方。”


 “哈哈哈,多谢陛下!”


 虽然口中称陛下,但是朱瞻坤没有从他口中听到半分的尊重之意。


 朱瞻坤虽然铤而走险,登上了皇位,但是局面对于他来说并不好。


 由于不是正常的继承,所以导致朱瞻坤并没有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手大周皇室的力量。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丽竞门,这个由太祖建立职责为守护皇城的组织,已经开始怀疑他皇位的正统性了!


 他必须要在杨清源回京城之前,稳住自己的皇位。


 否则以杨清源北境、晋阳、后金三战的军中威名,再配上于延益的朝中威望。


 朱瞻坤可没有把握对付这两人联手。


 而且他和杨清源是有私仇的,周明生桉中,他不仅仅派出了长林军中的心腹围杀杨清源。结桉之后,还让投靠他的安云山设计继续伏杀杨清源。


 虽然结果是杨清源胜了,还因祸得福破入洞玄。


 可双方的梁子已经结下了。


 且杨清源和于延益是一类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种政治思想,肯定是会让当政者不喜的,像太祖那般起于微末的帝王,自然不会觉得这话有问题。


 像先太宗文皇帝那样,受教于太祖,长于民间的皇帝也不会觉得这话刺耳。


 可对于朱瞻坤来说,这不过是古书中的一句话,天子为九五之尊,享有四海,怎么可能是“君为轻”?!


 私仇结怨,理念又不合。


 杨清源注定和太子是敌对的关系,朱瞻坤必须在他回京之前,彻底掌控京城局面。


 “于延益?于延益!……”


 太子喃喃自语,反复念叨着这个名字。


 想要彻底稳固局势,于延益是关键!


 ----------------------------


 是夜。


 朱瞻坤的思绪迷茫,甚至没有去陪伴皇后周明玉,而是在御书房中,不断踌躇。


 于延益的名望功勋,即便他身为天子,也不敢轻举妄动。


 朱瞻坤烦躁地揉了揉眉心,看向一旁侍立于身旁的雨化田。


 此人是他夺位之路上最大的助力,其武功智谋都堪称一流。


 若是此人不是宦官,朱瞻坤都要担心他的野心自己还能不能控制。


 大内总管,西厂厂督不能满足雨化田,他要当空前绝后的权阉。


 阉人不能称帝,那我就要封王。


 当不了万岁,那就当个九千九百岁!


 而朱瞻坤就是他称王的台阶,他不要学后汉的张让,他想学前秦赵高,前唐的俱文珍。


 赵高可以杀李斯,鸩扶苏,扶胡亥,更可以让属下杀胡亥。


 俱文珍亦然,拜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执掌兵权,后废除王叔文的革新,逼前唐宪宗退位。


 这才是真正宦官的巅峰,执掌天下权柄,天子不过傀儡,生杀废立,只在一念之间。


 雨化田要当的就是这样的权臣。


 若是一个正常登基的天子,肯定是不会给雨化田这样的机会的。


 可朱瞻坤是弑君夺位,在朝中根基不稳。


 要和那些文官斗,他能依靠谁?


 武勋吗?那是之前楚王的支持者,必然会遭到他的清洗。


 外戚吗?太子妃周明玉的唯一亲人,周明生,已经被杨清源所杀。


 皇亲吗?燕城赵王野心勃勃,铁胆神侯朱无视置身事外。


 那想要对付这些反对他的文官,朱瞻坤能依靠的只有尚未成长起来的宦官集团。


 而曹正淳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支持朱瞻坤,那他的选择的就只剩下最先支持的雨化田了。


 在保持朝廷稳定的情况下,将这文官全部清洗一遍,至少是一件五年起步的事情。


 就在雨化田思考如何一步步掌握权柄的时候,朱瞻坤突然开口问道,“化田啊!你觉得于延益这个人,怎么样?!”


 朱瞻坤直呼雨化田的名字,以示亲近和信任。


 “陛下,奴才不过是一个阉人,如何敢妄议朝廷的首辅。”


 雨化田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装作慌忙,跪倒在地上。


 他要充分取得朱瞻坤的信任,目前就不能产生一丝逾越。


 对于雨化田的态度,朱瞻坤很满意。


 他可以问雨化田这个问题,但是雨化田却不能答,除非他让雨化田答。


 果然雨化田虽然有野心,不过是个知道分寸的人。


 看到朱瞻坤眼中的满意之时,雨化田知道,自己的应对奏效了。


 “这里没有外人,只你我君臣,但讲无妨。”


 这句话相当于让雨化田的信任更上一层。


 雨化田沉默十息之后,才开口说道,“请陛下恕奴婢妄言之罪。”


 “无妨,朕恕你无罪。”


 雨化田随即开口道,“于大人固然是才华横溢,治国栋梁,然……于大人的眼中只有天下,而没有陛下!只有黎庶却没有君父。他是大周的忠臣,却不是陛下的忠臣!”


 说完之后,雨化田便在偷偷观察着朱瞻坤的表情。


 果然,雨化田的话让朱瞻坤的脸上闪过一丝恼怒之色。


 这天下,是太祖高皇帝打下来的,是他们朱家的天下!


 而于延益的眼里,不管是先帝和自己,甚至朱家都没有社稷、百姓的分量重。


 “其心可诛!”


 说完之后,朱瞻坤又感到一阵头疼。


 “化田啊!于延益为当世名臣,有大功于社稷!威望于士林民间具如山峦。即便是朕想要动他,也动不了!”


 雨化田看到朱瞻坤脸上的烦恼之色后,开口道,“陛下,于大人之威望,比之前宋岳武穆如何?!”


 朱瞻坤只是一愣,然后就明白了雨化田的意思。


 前宋武穆王,手中握有精兵十余万,战无不胜,收复失地,还不是死在了前宋高宗的手中。


 只要他想,于延益自然有人会替他对付。


 不过代价也是沉重的,前宋高宗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下不来。


 他是唯一一个作为半个开国皇帝,却常年和胡亥杨广等亡国之君,明堡宗昏聩之主并列的人。


 雨化田的话让朱瞻坤犹豫了,千古骂名这种东西,谁都不想背上的。


 雨化田见朱瞻坤还在犹豫,便知道,自己需要轻轻地推他一把,让他彻底和文官集团分裂。


 “陛下,前汉昌邑王与前宋高宗,孰优孰劣?!”


 前汉昌邑王,在位二十七日,其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辅政大臣霍光废为庶人,史称前汉废帝。


 若是走到了这一步,那名声还不如宋高宗呢!


 这句话,彻底坚定了朱瞻坤的决心,“雨化田,传建极殿大学士李宏毅连夜进宫,另外你持兵符前往长林军中,让其随时待命!”


 “诺!”


 -------------


 半个时辰之后,建极殿大学士李宏毅入宫。


 “陛下深夜召臣进宫,不知有何诏命!?”


 大半夜召一位大学士进宫,绝对不会是小事。


 朱瞻坤,也没有废话,开口道。


 “李卿,如果朕做前宋高宗,你愿不愿意当朕的秦会之?!”


 没有任何的铺垫,没有任何的试探,开门见山。


 能够当上内阁大学士的,自然不是蠢人。


 宋高宗和秦会之最大的名声是什么?!无非就是西湖边上的那座岳庙。


 天子要对于延益动手了!


 李宏毅猜出了天子的意图,喜忧参半。


 喜的自然是内阁首辅之位即将空缺,而朱瞻坤也曾承诺过,这个位置会属于他。


 忧的自然是这么做的后果,李宏毅内心对应于延益是佩服的,无论是能力、人品、魄力,于延益都是上上之选。李宏毅自问治政手段不逊于延益,但其他方面都没法和他相提并论。


 这是一个他登临相位的机会,不过若是做了,他的名声也就臭了,甚至会遭到士林的唾弃。


 朱瞻坤知道李宏毅在犹豫,但是他现在已经上船了,事到如今,可由不得他犹豫了。


 “李爱卿,不管你支不支持朕,这件事情,朕都会做!”


 这是朱瞻坤的态度,李宏毅长叹一声。


 他知道自己的决定已经影响不了什么了。


 不管他是不是参与此事,只有朱瞻坤做了,后世就一定会将他当成此事的帮凶。


 “臣愿誓死效忠陛下!万岁,万万岁!”


 看着跪倒在自己身前的李宏毅,朱瞻坤知道,此事成了一半了。


 李宏毅乃是齐人领袖,也有自己的拥虿,由他来对抗朝中反对的声音,比朱瞻坤自己来做,好得多!


 “哈哈哈!爱卿快快请起,三月,地面尚有寒气,若是冻坏了朕未来的内阁首辅,可就不妙了!”


 李宏毅也是心情坚决之辈,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自然也不会犹豫不决,畏畏缩缩。


 “陛下,此事必须要干净果决,于延益在朝野军政都有极大的威望,现在的御林军中也有其在晋阳的旧部,一旦他狗急跳墙,做困兽之斗,必然会导致京畿大乱!”


 李宏毅立刻就代入了自己的角色之中。


 朱瞻坤见状,也是一笑,上了船就是自己人了,“朕已经派西厂厂督雨化田,带人前往长林军营,调一千心腹精锐,只等圣旨一出,他们就会包围于延益的府邸,将其拿下。”


 李宏毅没想到朱瞻坤已经做好动手的准备了,那今夜召他进宫就是为了让他表明立场了。


 “陛下,即便今夜能够抓住于延益,也不过是这件事情的开始。”


 “放心,朕已经做好准备了!剩下的就要靠李爱卿了!”


 ……


 ----------------


 长林军,这是一支特殊的军队。


 他属于天子六军之一,是大周正规编制,但是他和其他五军相比,只有区区六千人。


 名义上这是天子的军队,实际上,这支兵马有太子代管。


 目的就是为了让太子能知兵事,不至于继位之后对于军务两眼一抹黑。


 六千人虽然不少,但是比之驻防京城的御林军和护卫皇城的禁卫军来说,那就不够看了。


 所以也不必担心长林军会对天子的权威造成什么影响。


 今夜的长林军,注定是睡不了一个安稳觉的。


 夜半时分,西厂厂督,御马监正雨化田带着天子所赐的令牌兵符来到了长林军中。


 新任的长林军统领热情地接待了雨化田,但在他询问雨化田来此所谓何事的时候,却没有得到雨化田的回答。


 可即便如此,统领也不敢流露出丝毫不满。


 这位雨公公可是天子跟前的红人,他可得罪不起,既然他深夜来此,定然是封天子诏命而来。


 不该问的别问,这点官场常识,长林统领还是有的。


 于是两人大半夜就坐在长林军的大帐中喝起茶来,一直到一封诏书送达……  

(http://www.ccfang.cc/novel/openrO74e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