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重生之我是王满银 > 335【有意义的事】

335【有意义的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曲小说] https://www/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设计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连我在内,设计部目前只有6个人,这太少了,董事长,我说句实话,也就是在b县这种小县城开发小区,各方面要求都不太高,要是在那些大城市,就咱们设计部现在所能设计出的图纸,简直就是废品”


 翌日。


 当王满银找到李世杰主动谈及设计部的发展现状时。


 后者以这种自嘲的方式给予了回应。


 李世杰还真是个怪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不遮不掩的就将设计部现在所存在的问他说了出来。


 那就是人员规模太少,且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就是对于自己这个设计部负责人。


 李世杰也非常的不满意。


 “可事实上,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矛盾现实,那就是身处在这个偏远落后的小县城,你就算那些钱去找优秀人才也不可能,我觉得这才是制约设计部发展的核心原因”


 李世杰又说道。


 他看得出来。


 王满银不是那种抠门的老板,也不是那种没有战略眼光的老板,愿意给设计部投钱,愿意为设计部的发展做出一些努力。


 可问题是,现实情况并不允许。


 “那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王满银觉得李世杰说的很不错,所以张口问道。


 “就目前来看,只能等,等咱们鸿远房地产公司有朝一日进驻大城市那一天的到来,我也相信,这个时间并不会很长”


 李世杰笑了。


 王满银也笑了。


 “不得不承认,你比想象中的要聪明”


 王满银紧接着竖起了大拇指。


 关于鸿远房地产公司尽快到巨宁市那些大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除了章建华知道外,王满银并没有告诉过任何人。


 可是现在李世杰猜到了。


 这就足以说明这小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不仅是个设计天才。


 在公司发展这方面也具备着一定的实力。


 是个很全面的人才。


 “鸿远建筑那边,采油厂总部那个项目,你这边上点心,尽快拿一份初始图纸出来,时间不等人,咱们干工程的,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些话没必要特意点开。


 在王满银心里,李世杰已然是一个可以永远留住的人才。


 当1000万贷款到位。


 当鸿远房地产公司和鸿远建筑公司的业务按照原计划正常展开。


 王满银终于可以稍微腾出身来了。


 接下来的时间,他打算去打井队看看。


 毕竟那边也是核心业务之一,且从目前来看,是最大的核心业务。


 年初和张勇浩还有四哥简单谈过打井队今年的发展规划。


 去年打井队的总收入在860几万。


 王满银希望今年这个数字能够突破1200万。


 毕竟相对于去年年中才开始打井,今年年初就可以直接开工。


 时间方面本身就有差距。


 虽然去年在姥爷坡那里打了三口排子井,光是排子井就让他们赚了不少钱。


 可是对王满银来说。


 今年他同样可以凭借着“先知性”和其他方式,让打井队所获得的打井指标更有可能打出日馋油量高的井。


 没办法。


 谁让他是重生者呢。


 时隔两个多月。


 王满银年后第一次回石河子村。


 之前清明节本打算回去的,但中间遇上了胡永成老婆去世的事。


 只好临时改变计划。


 现在已经是四月中旬。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


 正是一年四季最忙的时间段之一。


 这个季节。


 有些农作物已经可以种了。


 比如玉米。


 上午十点钟。


 王满银开车回到家,却发现家里并没有人。


 大门外面到处转悠。


 才发现父母正在庄稼地里种玉米。


 老两口还是改不了多年的习惯。


 尽管家里现在已经不需要种任何农作物了。


 “多少种点,到时候无论是煮着吃玉米棒,还是等年底喂羊,都能用得上,反正我和你妈闲着也是闲着”


 父亲笑着说道。


 在抽水这件事上,他听了王满银的话。


 今年决定不干了。


 柴油机加水泵,所有的东西都送给了小爸。


 打算让小爸继续抽水,挣点钱。


 至于他们家。


 现在却是不缺那点小钱。


 继续做抽水生意劳累不说,还会惹的方圆几里地的人不高兴。


 到时候大家会在背后骂他王青国赚钱没够这些话。


 毕竟,他们家现在已经很有钱了。


 而之所以把抽水生意让给小爸。


 这其实也是王满银的意思。


 促使王满银下这个决定的是奶奶。


 不管以后怎么样,至少就目前来看,奶奶是跟着小爸一起生活的。


 小爸挣到钱,光景好了,奶奶的晚年生活也才能安详一点。


 “想种就种吧,反正我也管不住你们”


 王满银摊了摊手。


 其实。


 人一旦太闲,也不见得就是好事。


 多少有点活,运动一下,对身体也好。


 尤其是父母这种多少上了年纪的人。


 母亲看到王满银回来了,再加上现在也已经差不多快中午了。


 所以直接就停手要回家做饭。


 天底下哪个当母亲的又不知道心疼稀罕自己的儿子呢。


 她也一样。


 两个月,从过完年正月走了一直到现在,她也挺想自己儿子的。


 “早上随便先做点面,一会儿我就把那两只老母鸡杀了,咱们下午吃肉”


 父亲随即也招呼了一句。


 他同样是疼爱自己的儿子。


 “这次回来能待几天,你手里头那些生意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什么难处,需要钱不,家里还有十几万”


 回家的一路上。


 父亲直接化身话唠。


 搞的王满银都不知道该回答哪个问题了。


 “爸,你就放心吧,一切都好着呢,至于这次回来,应该能待几天吧”


 王满银最后只好这样回答。


 “那抛开生意上面的事呢,我的意思是你和丽丽应该好着呢吧”


 父亲又开始关心自己未来的儿媳妇。


 这让王满银哭笑不得。


 不过心里与此同时却也是暖暖的。


 也许就只有父母才会这样问他。


 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前世也是不存在的。


 仔细用心去感受。


 就会觉得他做这一切都挺有意义的。


 “我和丽丽当然好着呢,只是你这边,就说能不能让人省点心”


 说起这件事。


 王满银就忍不住摇头。


 据他所知。


 父亲前两天和韩志刚在陈国雄的小卖部又吵起来了。


 起因竟然是因为下象棋。


 他是真的服了。


 两个人都四五十岁了。


 只要碰到一块就掐。


 以前不是亲家的时候是这样。


 现如今成了亲家,还是这样。


 这倒是和他之前担心的差不多。


 这两个人绝不会因为亲家关系就和平相处的。


 王满银甚至认为,以后当他和韩丽正式结婚以后。


 这两个人可能隔三差五就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产生争吵。


 至于现在。


 不过是开胃菜罢了。


 “我们的事,你们小辈就别管了,你们只要保证好好的就行”


 父亲摆了摆手。


 反正他没有不好意思,也没有一点愧疚的意思。


 似乎真的习惯了。


 “对了,有件事我要提前叮嘱一下你,你和丽丽虽说定了亲,可终究还是没有结婚,有些事婚前不能做,那就别做了”


 父亲有些不好意思。


 当然,他的意思王满银明白了。


 那就是圈圈叉叉的事。


 王满银抠了楼头。


 他能说自己和韩丽早就睡到一块了吗。


 估计这个消息一旦被父母,尤其是韩丽的父母知道了。


 那韩志伟得当场破防。


 那种辛辛苦苦种了大半年的大白菜,最后被猪给拱了的感觉。


 想起来就酸爽。


 “老头真可爱,净操没用的心”


 王满银随便说了一句。


 他今天回来的时候从城里买了不少东西。


 大部分都是新鲜的蔬菜,还有几条鱼。


 这些东西全部都是两份。


 一份是给自己家买的。


 另一份当然就是给韩丽家的了。


 “你小子能一碗水端平,这就挺好”


 父亲对他的操作很满意。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自己前脚可以和韩志刚吵架,但后脚也很乐意看到儿子给韩志刚送东西。


 还是那句话。


 他们俩之间的事,无关其他。


 吃过饭后。


 王满银就开车将给韩丽家买的东西送到了家。


 看到王满银来家里。


 韩志刚两口子也是极为热情。


 以前他们就挺欢迎王满银。


 如今那就更不用说了。


 女婿上门,怎么能怠慢呢。


 “最近是不是太忙了,我感觉你瘦了些”


 韩志刚打量着王满银。


 “可能吧,平时也没太在意”


 王满银四处查看。


 并没有发现大舅哥韩正的身影。


 应该是出去挣钱了。


 有他的照顾。


 韩正今年应该能挣不少钱。


 “一定要注意身体,挣钱很重要,但身体更重要”


 老丈人看女婿,那是越看越满意。


 对于韩志刚来说。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王满银这个优秀的年轻人会成为他的女婿。


 直到现在。


 这件事已经成为了事实。


 他也不太敢接受。


 总觉得不太真实。


 “丽丽前两天还和我们通电话,说是你那边今年很忙”


 丈母娘高广梅也嘀咕了一句。


 她看到王满银进门,已经坐不住了,正准备下炕去做饭。


 女婿好不容易上门,当然得让吃顿饭。


 要不然就连亲家那边都不好交代,


 “妈,我刚吃过了”


 王满银赶紧开口。


 他其实不想这个点过来的原因就是这个。


 “你这孩子,吃过了就再吃点”


 丈母娘自然是不会听他的,旋即就走进了厨房。


 王满银没办法。


 只好不再说。


 “社会变了,咱们村今年已经有几乎人家把家搬到了城里,我估计再过几年,这种情况肯定会越来越普遍”


 闲聊之余。


 韩志刚抛出了这个有关村里人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社会现象。


 但在王满银看来。


 这种情况其实一点也不意外。


 根据前世的印象。


 最多再有三年,石河子村大部分村民都会离开这里。


 要不是在城里租房子打工,要不就是直接把房子买到城里,然后随便做一点小生意。


 总之。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属于不可逆的那一种。


 他还记得,韩志刚这个石河子村村主任在2004年,也就是明年的时候也把房子买到了城里。


 不过这一世,这个时间很有可能提前。


 以韩志刚现在的积蓄,在城里购置一个新家本就是没什么问题的。


 更别说韩正今年下来应该能挣到不少钱。


 “都是石油开采的原因,老天爷有些时候还是睁眼的,咱们这个地方,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底下没有点油气资源,估计再有20年老百姓也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富起来”


 韩志刚不愧是村主任。


 他一下就点出了其中关键。


 那些将家搬离石河子村的村民,家里的土地基本上都推了井场。


 要不是推井场弄到了钱。


 根本不可能在城里置办新家。


 “听说你今年打算在城里盖一个小区,那些房子就是准备卖的吧”


 韩志刚问这个问题时,一脸的佩服。


 一次性盖一个小区啊。


 那得多大的实力。


 听说一个小区里面有几百套房子。


 很多人辛苦了一辈子连一套房子可能都买不起。


 自家女婿王满银一盖就是几百套。


 坦白讲。


 这种挣钱方式也太简单粗暴了。


 什么是做大生意。


 很显然这就是。


 “你和我妈要是乐意住,到时候我让他们留一套给你”


 王满银笑了笑。


 其实,不管韩志刚有没有钱。


 他都打算在城里给置办一个新家。


 正常情况下,当女婿的没有义务这么做。


 可是他实力摆在那里,做不做还真无所谓。


 “还是优先售卖吧,我和你妈不着急,也就是你哥成天到晚念叨着要去城里,他现在也在挣钱,到时候怎么折腾那是他的事”


 韩志刚摆了摆手。


 女婿有意。


 但他不能要。


 至少现在不能要。


 有些话王满银不愿意多说。


 但不代表他不知道。


 他很清楚,王满银把小区盖起来,前前后后其实也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


 他们拿走一套。


 那王满银那边就要少挣一点。


 现在正是王满银做生意的关键时刻,也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


 他们不能在这个时候添乱。


 而且,就像他所说的那样。


 他们老两口并没有急着进城的打算。


   

(http://www.ccfang.cc/novel/kxzwJ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