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大唐:签到十年,我带李二种土豆 > 第114章 未卜先知!

第114章 未卜先知!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依旧雄心勃勃,想要趁此机会一举拿下突厥,长孙无忌更加焦急。


 “陛下,还不止如此!”


 “李昊说,河东道那边不久后就会大旱!若是我们出兵,整个国库都未必支撑得起,那日后我们该怎么赈灾啊!”


 李世民大吃一惊!


 “河东道地区不久后会大旱?”


 “这也是李昊先生所说?”


 李世民都感觉到有些匪夷所思。


 李昊这知道突厥千里之外有大雪天气,这还可以解释为他在突厥那边有关系所以得知。


 但河东道不久后会大旱,这就是未卜先知了啊!


 知道已经发生的事,终究还在人的范围之内。


 未卜先知,难道这李昊真是神仙?


 李世民再怎么样也没法直接相信。


 想了想,李世民说道:


 “这样好了,朕一边令人去河东道打探消息,一边准备出征之事,如果河东道那边真的有大旱前兆,朕便不再出兵,辅机你看如何?”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依旧不改出征之心,不由真的急了。


 “陛下,您不信李昊先生所言吗?他说的话,哪次没有应验啊!”


 李世民真的有点烦了。


 一直以来,李世民在行军打仗上极少输过。


 不知道多少次兵行险着。


 但依旧是大获全胜。


 当初玄武门之变,便是极险的一招,他李世民亲自上阵和人厮杀,差点被人所杀。


 可是他李世民最终还是当上了皇帝。


 李世民不耐烦说道:


 “就算有大旱,朕也自信能够拿捏得住!不会耽误赈灾!”


 “你身为丞相,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便是当朕决定出兵之后,辅佐朕打好这一仗,而不是一直替朕拿主意!”


 “更不必说还要去问李昊。”


 “难道朕现在连出个兵,都还要征求李昊的意见吗!”


 李世民的语气已经极为严厉。


 便是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的关系再好,此时也没法继续劝谏。


 长孙无忌实在无奈。


 “微臣多言,请陛下息怒!”


 “臣这就退下!”


 李世民挥手让长孙无忌离开。


 长孙无忌满腹心事,却无法再向李世民劝谏,郁郁寡欢。


 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陛下明明知道这个时候出兵风险很大,可是陛下实在太自负,甚至自己不理李昊还好,提了李昊之后,陛下进攻欲望更加强烈。


 长孙无忌几乎已经没有办法。


 出了宫之后,长孙无忌连忙去找李昊,希望李昊帮忙。


 但李昊怎么可能拿热脸贴冷屁股。


 他都已经把突厥的气候消息告诉了长孙无忌,这都已经很够意思了,至于李世民,他爱出兵就出兵,李昊才不会说那么多。


 长孙无忌见李昊这边也没法帮忙,不由长叹。


 李世民决定出兵的消息传得很快。


 众大臣虽然都知道这件事风险很大,可是李世民用兵出神入化,便是李靖李孝恭等人,也不如李世民那般出色。


 因而李世民力排众议,决定出兵之后,众臣也只能执行,去筹备粮草,调动军队,准备对突厥出兵。


 三日后。


 李靖便带着六万大军,要朝向突厥方向进攻。


 这一日,李世民率领百官,给李靖送行。


 李世民非常重视这一战。


 这一战如果能打好,从此整个东突厥都不再产生威胁,还能够夺得大量的土地。


 这是足以封狼居胥的大功。


 便是整个历史上,像是这样的大事件也是极少。


 故而李世民为了鼓舞士气,亲自给李靖敬酒。


 在那浩浩荡荡的军队面前,李世民倒了满满一碗酒,敬这些即将出征的士兵。


 众士兵见陛下对他们这般礼遇有加,个个心头发热,喝下了自己手里的酒。


 百官都知道,这些士兵已经有了视死如归的打算。


 难怪陛下有这样的信心。


 有这样敢拼命的军队,又有什么仗赢不了?


 这六万大军的士气可谓旺盛到了极点。


 李世民大手一挥。


 “李将军,出发吧!”


 李靖一拱手,便要率领军队离去。


 就在此时,众臣突然听到一阵低声哭泣。


 众臣不明所以,向声音来源看去,只见长孙无忌已经红了眼,低着头,正在小声哭泣。


 李世民皱眉。


 “辅机,你在做什么?”


 长孙无忌晃了晃手,说道:


 “陛下,臣实在难以自禁,臣真的担心我大唐兵出征之后,回不来了!”


 这句话说出来,众臣心上都蒙了一层淡淡的灰暗。


 是啊。


 尽管这士兵士气极其旺盛,但是据说东突厥那里大雪封山,气候条件极为不利,想要全须全尾的回来并不容易。


 许多大臣其实也不愿意让出兵。


 只是李世民是皇帝,他做出来的决定,谁人能劝得动?


 便是长孙无忌现在,也只能自己暗自悲伤,却不敢说什么。


 却见李世民勃然大怒!


 “长孙无忌!你好大的胆子!”


 “朕大军出征,你居然在这个时候说这等话!”


 “你既然如此担心他们回不来,那干脆派你到长安城城门,当个守卫守着!等着他们回来!这也不枉费你一直等他们!”


 “你说怎样!”


 李世民发这样大的火,众臣都觉得罕见。


 个个吓得连忙跪倒在地。


 “陛下息怒!”


 “长孙相爷只是无心之言,请陛下宽恕!”


 长孙无忌也已经跪了下来,磕头如捣蒜。


 “陛下,臣说错话了!请陛下饶恕臣!”


 李世民冷哼一声。


 “饶恕?”


 “先去长安城门口当几天守卫,清醒一下再回来跟朕说话!”


 说罢,便吩咐自己的侍卫,把长孙无忌代表官职的玉符给摘了!


 众臣见堂堂宰相,当朝第一人,因为这么一件事,一下子被贬为了没有任何品级的看门小兵,不由各自心惊胆颤,知道这是杀鸡儆猴,更不敢有什么话说。


 长孙无忌凄然磕头。


 “臣遵命!”


 李世民挥手,让长孙无忌滚蛋。


 大军已经出发。


 李世民随后便解散送行宴会。


 拂袖而去!


 李世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生气。


 他内心深处隐隐有个声音。


 李世民是真的担心这六万大军回不来,所以极为忌讳他人的劝谏。


 他自己都知道自己在赌。


 但赌注已经押上去了,这时候不管谁说什么,都要按照扰乱军心判处!


 李世民觉得,自己仅仅只是把长孙无忌暂时贬职,已经是爱护的表现。


 只是一会儿不知道该怎么跟观音婢说。


 想来观音婢应该能理解自己的决定。


 大军就这样出发。  

(http://www.ccfang.cc/novel/ezbZdND1rEng.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