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千年老乡黄叔度 > 第五十六回 情断肠春儿病入膏,女儿红戴良穷嫁妹

第五十六回 情断肠春儿病入膏,女儿红戴良穷嫁妹




 断肠情春儿病膏


 女儿红喜结姻缘


 天降灾光州借米


 路道险张醇翻案


 因老天作怪,新阳城上,天给捅了个洞似的,那雨水一个劲地从天上往地下倒,洪水泛滥,房倒屋塌。


 话说戴良从县衙回到家中,此时张醇也从新阳城来到戴家为盛家少爷提亲,戴良说道:“大灾之际,赈灾乃要事,春儿婚事事后再说吧!”说罢,戴良引领张醇到了衙门,黄叔度和县令刘陶还在议事厅。戴良紧走几步,急切说道:“县令大人,新阳城十万火急,救灾胜救火,让张醇即刻起运救灾物质吧。”


 虽然慎阳城到新阳城路途才四十余里,可这灾荒的年月,粮食紧缺,押运粮食风险很大,即使匪徒不抢,那饥饿的灾民也会为命一搏啊。刘陶与黄叔度交换一下目光,衙门升堂,传衙门铺头刘吏带一队人马护送张醇于当日押运救灾物资往新阳城而去。


 戴良回到家中,先把张醇所言在心中霡霂一番。去掉张醇二字,把要说的话言说给娘亲,娘亲知儿孝母,儿时长学驴叫逗娘亲开心,今又为母分忧。戴良见娘亲心生欢喜,便传媒婆,这媒婆茶饭不进的人她都能说得开口笑的一个主。春儿婚事,请她定然不错。媒婆接了戴府封的银子,仰脸看看门头,低头瞅瞅门墩,便自行去了新阳城。


 要说戴良姊妹之中,春儿最是他疼爱的一个妹妹,春儿资性聪明,勤女工,又善歌舞喜游园,可戴良哪里知道春儿的心结。要说这个心结,要理清这份情缘的来龙去脉,还得从黄叔度与九儿英台为婚嫁之前说起。


 那日,春儿和丫鬟到后花园中玩耍,后花园隔壁就是红山书院,那黄宪皆在红杉书院与后花园交界处的一处小院居住。


 春儿常到后花园中游园,丫鬟杏儿不离左右。姐姐们随老太太去了京城大少爷家看望阿翁,春儿被哥哥戴良留在家中。阿母和姐姐们多日未回,哥哥戴良又忙于事物,留下春儿一人在家实在无趣,更无旁人相伴玩耍,她一人突感孤独,每到晚间更觉无味,便叫丫鬟杏儿一起去花园中散心游玩,突听园中有人私语,偷偷窥探,却见两位公子,各自双手紧握一捆书简在争论着学问。春儿新奇,又恐惊扰他们,知他们是红杉书院的学子,自然未敢近前惊扰。


 又一日,在花园之中又见到当日的公子,这次却只有一人,此公子孤独叹息,心中有所感怀,春儿不敢上前问话,却让丫鬟杏儿上前问个究竟。不一会,杏儿回来诉说,得知此公子是十方院的黄宪,因家母病重,自己又不在身边,无人照顾家母。故在此处伤感。春儿一听干娘有病,惊叫一声,黄宪回头望去,却发现了花丛之中的春儿,就忙起身,走来施礼,问了一声三姑娘好,也就离去。


 春儿还没反应过来,已不见了黄宪。春儿早就对黄宪有好感,今又见他一面,心里砰砰乱跳。虽不知黄宪此时心意,却感知黄宪的孝顺,更知黄宪的品行非常人能比。因而心生敬意,可奇怪的是自己的内心却突生一种无法言表的情思和惆怅。


 春儿多愁善感,貌美如花,可她虽有动人的姿色。满腹的情爱,却没有过人的勇气,春儿回到闺房,整日叹息。丫鬟见她整日忧虑,知小姐心事,正要跑去红杉书院把此事告诉黄宪,想穿针引线,找他黄宪算个明账。当丫鬟杏儿有勇气来到红杉书院时,黄宪已离开红杉书院了。


 有一日,黄叔度来慎阳城戴府找戴良公干,因戴良不在,就坐在书院的一块大青石上等候,这块大青石是当年黄宪与周英台常在一起玩耍的地方,黄叔度对此处有诸多感慨。


 黄叔度在此打坐,却被春儿的丫鬟杏儿看见,杏儿也不讲个一二三,急忙奔过来,拉住黄叔度的衣衫就往后花园去,黄叔度喊道:“你这个丫头,慢点,把我的衣衫拽破了。”……

 


 黄叔度在此打坐,却被春儿的丫鬟杏儿看见,杏儿也不讲个一二三,急忙奔过来,拉住黄叔度的衣衫就往后花园去,黄叔度喊道:“你这个丫头,慢点,把我的衣衫拽破了。”


 杏儿一面拉住一面说道:“咋拉破咋帮你缝上,杏儿不缝自然有三小姐那。’


 黄叔度只好跟住杏儿走。可丫鬟杏儿拉住黄叔度在后花园转了几个圈,也不见春儿的踪影。杏儿无奈松手作罢。黄叔度傻愣地站着,弄了一头的雾水,问杏儿何为弄了这一出!杏儿没好气地说道:“你心里明白。”


 黄叔度无言,看着杏儿半天,杏儿也不说话,却独自抹起泪来。黄叔度上前劝说,她却哭出声来,而且声音越放越大。黄叔度问他缘由,她也不说,无奈只好离开。


 黄叔度回到大柳树下那块大青石上坐着,再看杏儿,丫鬟杏儿已经离去。不多时,戴良回来,二人便一起去了。


 要说春儿乃大家闺秀,尊家训,读《烈女传》,学妇德,做女红,内外皆修。可她总也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思念,那种情像火苗一样在心口跃动,烧得心里万分难受。


 突有一日新阳城盛府公子盛孔礼,独自一人前来戴府求婚。本想哥哥戴良推让一,二,哪知戴良一口答应,春儿心中有人,自然宁死不愿认下这门亲事。戴良无奈作罢,


 老夫人和姐姐夏青,冬白从京城回来,府中待上一天,便各回各的家中。


 春儿也没有什么异样。说来也无所谓,时日已久,春儿的神情开始恍惚,整日茶饭不思,一阵一阵的开始疯疯癫癫,杏儿慌忙告诉老太太,老太太唤戴良进来,戴良也给春儿请了郎中,也没有看出什么病症来,家中的姐姐一个个嫁出了门,留下春儿,纯而生病依然还是那样,也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饭虽然吃的不多,却每天三顿不少。


 这日,春儿在老太太身边做针线,戴良来回禀老太太,说要到十方院去贺喜,春儿一听,好像哥哥去十方院与自己有关,不觉红了脸,低头不语,然而,戴良却说道:“真是天大的奇事,您老没见过,这奇怪事就发生在咱红杉书院,您可听说,红杉书院那个跟黄叔度住在一起的周英台,原来是个女儿身。她的真名叫九儿英台,原来是安城周府周畅的独生女儿。如今这黄叔度与那九儿英台皆为夫妻,说起来真奇怪,儿这等聪明的人却也被蒙在鼓里。今日要去十方院贺喜去。


 戴良说了就走了。哪知此时的春儿,坐在那里像傻了一样,老太太问她话,她也不吭一声,一个人起身就走了,老太太就忙让丫鬟杏儿跟上,问她又出什么事了,他也不理杏儿。


 第二天,丫鬟杏儿说春儿一夜未眠,总是哼一阵唱一阵的,天亮,春儿就疯癫了。这一疯癫就到了今日。


 今日,媒婆从新阳城回来.重提此事,戴良站在后院门廊下看着春儿疯疯癫癫的情形,试着近前问妹妹一声,说道:“新阳城的盛家又来人提亲了,还是那个盛孔叔,如今是确山的县令,可是,已挂印在家养病,说来给春儿妹妹得一样的病。”


 春儿蹦着跳着跑到戴良身边,喊道:“好啊,好啊,快把我嫁了吧,我要嫁人啦。我要嫁人唠,唠,唠。”春儿又疯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叫喊着。


 戴良看着春儿一路喊着跑远了,心里也不是个滋味。泪水已蒙上了眼睛。戴良抹了一下眼泪,望着春儿跑进一片竹林之中,等春儿把自己隐藏起来,戴良忙叫丫鬟杏儿跟上。戴良就甩手叹息着回到自己的书房,媒婆在后面紧跟。等媒婆进得书房,戴良拿出一锭银子递给媒婆,媒婆接了银子也算吃了定心丸,就起身又去新阳城,给盛家回话定日子去了。……

 

 

(http://www.ccfang.cc/novel/d92GdCaG9f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