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这个历史聊天群有亿点怪 > 第184章 亮有一计

第184章 亮有一计



  第184章
 亮有一计



  议事结束,各人散去。



  贾诩脚底抹油,快速的朝着外面走去,省得到时候被其他人拦下,到时候解释不清,徒增麻烦。



  “文和先生,别急着走,
 等等我。”



  他的速度已经够快了,但还是被一个大嗓门喊住,随后夏侯惇就如一阵风一般的来到了面前。



  “是元让啊,有事吗?”贾诩转身,看到夏侯惇之后,脸上带着镇定的笑容问道。



  夏侯惇本是不苟言笑之人,
 不过面对贾诩给的“锦囊”,他还是客气的拱了拱手道:“多谢文和先生相助,此战若胜,等先生到了荆州,我一定亲自登门拜谢。”



  说完,转身离去,留下一个宽厚的背影。



  贾诩站在原地,张了张嘴,最终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



  得,这下是彻底的被赖上了。



  这口锅,我贾文和背了。



  谁让我谁都不想得罪。



  贾诩打算,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装病,就算丞相叫他议事他也不去了。



  打定主意之后,贾诩抬起脚,刚走几步就撞上了陈群。



  他顿时眼皮狂跳。



  陈群为人公正无私,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在郭嘉还在世的时候就经常检举郭嘉不治行检。



  郭嘉是谁?



  那是丞相最喜爱的谋士,和丞相一起逛过花楼的男人。



  陈群连郭嘉都敢检举,可见其难缠之处。



  而他贾诩不过是降将,而且曾经还献计害死了曹昂和典韦……



  这要是被陈群给惦记上,
 贾诩觉得自己差不多可以回去买好棺材了。



  “文和倒真是懂得为丞相分忧,
 这锦囊确实送得妙啊。”



  陈群看着贾诩,神色看不出喜怒,“既不让我等知晓,又能在丞相面前立功,两全其美。”



  “只是既然文和有献计之心,大可以堂堂正正的说出来,何须如此的躲躲藏藏呢?”



  他为人,最不喜欢有人暗中行事。



  这和陈群的出身有关。



  陈群是海内名士领袖陈寔之孙,颍川陈氏又是世家大族,名望极高。



  陈群从小受过的教育就是公公正正,光明正大。



  最厌烦那些投机取巧,阴险不仁的手段。



  算起来,陈群和贾诩的性格就是两个极端。



  所以在曹营中,一直不怎么对付。



  陈群看不惯贾诩,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只是有曹操在,两人表面上还是气氛融洽的。



  平时陈群也不怎么找贾诩的麻烦,毕竟人家贾诩够低调了,他本来就是心高气傲之人,也不屑用什么手段去对付贾诩。



  只是今天的事情他实在忍不住了。



  丞相既然让他随夏侯惇出征,又干嘛要把贾诩的锦囊交给夏侯惇?



  什么意思?觉得他陈群不如贾诩吗?



  这让一向自视甚高的陈群发了火,
 非要问个明白不可。



  这一点就连曹操都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锦囊,会产生如此多的反应。



  “长文,锦囊并非我给我的丞相,而是另有其人。”贾诩连忙解释道。



  “呵呵,文和先生,有时候我真不知道你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陈群摇摇头,淡淡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好,好啊,好自为之吧。”



  说完,就要离去。



  贾诩一看,这不行啊。



  颍川陈氏那可是庞然大物,他得罪不起,这个问题,无论如何也要解释清楚。



  于是,连忙叫住陈群:“长文,你若不信,倒也容易,我们去问问丞相即可,想来这点小事,不会让丞相为难。”



  如果换了其他人,此时恐怕是表面婉拒,内心却依然怀疑贾诩。



  但陈群不同,他点点头道:“请。”



  两人到时,曹操刚刚坐下和许褚聊天。



  一听两人的来意,再看了一眼贾诩的脸色,顿时心中一惊。



  这一个处理不好,容易让陈群和贾诩心生嫌隙。



  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但也不能暴露军师的存在。



  思索片刻,曹操笑着说道:“锦囊确实不是文和所给,而是我给元让准备的。”



  他主动把锅背了下来。



  反正他身上的锅已经够多了。



  再说他是主公,也没人敢对他不满。



  贾诩松了口气。



  陈群则是眉头微皱。



  这不太像是曹操的风格。



  “你们也知道,上次子孝败于新野,我担心元让重蹈覆辙,便为他准备了一道锦囊。”曹操又解释了一句。



  陈群的眉头才缓缓松开。



  这倒也是。



  曹操,曹仁,夏侯惇乃是宗族兄弟,准备一个锦囊,似乎也能说得过去。



  当下,他一拱手道:“是我错怪文和先生了,是我之过,还请先生见谅。”



  “哪里哪里,只是误会罢了,长文不必如此如此。”贾诩连忙回礼。



  “主公,既然误会解开,我与文和就先告辞了。”



  两人离去。



  曹操则是摇了摇头,军师啊,我真是为你操碎了心。



  外边。



  两人同步离去。



  贾文和看着陈群,忽然说道:“长文,其实那锦囊未必是主公准备的。”



  陈群停了下来:“难道还有其他人不成?”



  “不错。”贾诩点点头,然后他将与程昱的所见所闻,告知了陈群。



  “竟有此事。”陈群神色凝重,对神秘人的身份充满了好奇。



  “长文,这件事你与仲德商议吧,我便先走了。”彻底的洗清了自己的嫌疑之后,贾诩一溜烟的离去。



  但陈群反而皱起了眉头。



  因为他怀疑这是贾诩放出来的假消息,毕竟这才符合贾诩“毒士”之名。



  “罢了,待拿下荆州后,再来计较此事吧。”



  陈群摇摇头,去准备行军之事了。



  荆州。



  哀声阵阵。



  刘表死了。



  当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毕竟,刘表好歹也是“八俊之一”,更是一州刺史,天下诸侯之一。



  刘表一死,必定让天下局势,变得更加波诡难测。



  襄阳城中,无数民宅自动挂起了白布,以悼念刘表。



  群民悦服,不外如是。



  相比起刘备对名声的经营,刘表却已经用行动证明,何为“仁义”。



  若刘表再年轻十几岁,或许这天下就不一样了。



  荆州北门,刘备带着赵云,轻骑出城。



  本来刘表死了,他应该留在城中悼念,而且此时蔡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杀他。



  但怪就怪在刘表死前,想要让他来接管荆州。



  刘备心里当然想啊。



  就和他当年接任徐州牧一样,三辞之后果断接受了。



  为何?



  因为他在徐州有靡家,陈家的支持。



  但荆州他却是万万不敢接受。



  如今的荆州,军政都在蔡,蒯两家的手中把持,他就算接受了荆州,但坐得稳吗?



  蔡瑁岂会心甘情愿的看着他成为荆州刺史?



  明白这一点的刘备,当时便直接拒绝了。



  可拒绝了也没用。



  清楚蔡瑁性格的刘备,知道经此一事,他必定会遭到猜忌,为了避免惹祸上身,刘备根本不敢再继续留在城中,等刘表咽气后就唤来赵云,趁乱出了城。



  连给刘表发丧都没去。



  走在返回新野的路上,刘备唉声叹气。



  多好的机会啊,若能得到荆州,他便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



  同时离军师所说的三分天下更近了一步。



  可惜……可惜啊。



  很快,新野城到了。



  刘备将心中苦闷与诸葛亮一说,诸葛亮一听,摇着羽扇道:“主公啊,此乃刘表的笑里藏刀之计。”



  刘备一愣,顿时坐直了身体,疑惑的看着诸葛亮:“军师,此话何解?”



  “事关荆州大事,刘表早不提,晚不提,却在将死之际,文臣武将面前,当众来询问主公,看似是想将荆州交于主公,实则是暗藏祸心,赶主公出荆州。”诸葛亮解释道。



  “这……不可能吧。”



  刘备整个人都懵了,说道,“我与景升兄相交多年,他怎会如此待我?”



  “主公啊,你可还记得与刘表谈论继承人一事?”诸葛亮问道。



  “自是记得,我当时建议景升兄不可废长立幼,不能坏了祖训规矩。”刘备点点头,但还是满脸疑惑,“军师为何忽然有此一问?”



  诸葛亮笑了笑,轻摇羽扇,眼中露出智慧的光芒,



  “这就是说,主公是建议刘表让刘琦来继承荆州了,但主公要明白,如今的荆州由蔡氏把持,蔡夫人之子刘琮,是蔡氏一族选定的继承人选。”



  “这一点,刘表必然是清楚的,他死后,荆州就不再姓刘,而是姓蔡。”



  刘备皱起了眉头。



  他也不是愚昧之人,此时听诸葛亮提起,心中隐隐已经有了猜测。



  只不过,他心中不愿意相信罢了。



  诸葛亮在一旁见刘备神色,叹了口气道:“其实刘表与主公都想立刘琦为继承人,只不过这件事,刘表却做不了主。”



  “既然他自知死后荆州一定会落入刘琮的手中,所以就要提前消除掉所有的隐患,而支持刘琦的主公,自然也就在刘表的算计之中了。”



  “刘表想要的,是一个安稳的荆州,而不是一个因为继承权而内乱不断的荆州。”



  “其实,刘表如此做,恐怕也是无奈之举吧。”



  诸葛亮也不得不感慨,刘表确实是一方豪杰。



  只不过因为年岁已高,锐气尽失罢了。



  “军师的意思,我明白了。”刘备黯然的点点头。



  他还以为刘表是真想把荆州交给他,没想到只是临死前的一次算计。



  只不过是借此,让他离开荆州,而不用动用手段,将他赶出荆州。



  这样做,既让全天下人看到了他刘景升的豪阔胸襟,更避免了两人之间同室操戈,还能让荆州平稳过度,不会陷入内乱。



  一举三得。



  “景升兄,原来一直是我小视你了。”刘备心中苦啊。



  谁能想到,垂死之际的刘表,竟然还有如此智慧?



  扎心,太扎心了。



  说到底,刘表还是怕他死后,刘备会趁机在荆州搞事情,刘皇叔的名望登高一呼,支持者众多,到时候刘琦再返回襄阳,名正言顺的继承荆州。



  但蔡氏会服气吗?



  到时候不仅会内乱,说不定内乱之后,荆州就真的落入了刘备之手。



  不得不说,刘表不愧是当初一骑入荆州的豪杰,这般胆谋,世所罕见。



  沉默片刻后,诸葛亮打破了沉默。



  “主公,荆州需图图徐之,急不得。”



  刘备笑道:“我省得,对了军师,这段时间许昌可有异动?”



  “亮已经得知,曹操命夏侯惇率十万兵马前来进攻新野,我们需早就准备了。”诸葛亮说道。



  “十万!”刘备豁然站了起来。



  十万大军,未免也太看得起他刘备了。



  要知道如今的新野,虽然经过诸葛亮的招兵买马,如今也就两万多人罢了。



  震撼之后,刘备一看诸葛亮镇定自若的神色,当即便过去抓住了诸葛亮的大手,问道:“看军师如此,可是已经有了防备之法?”



  诸葛亮笑着点点头:“亮有一计……可败夏侯惇!”



  “来,军师,与我坐下再说。”刘备拉着诸葛亮的大手坐下,这才一脸渴求的看着诸葛亮。



  “主公,夏侯惇进军,只有两条路,第一条,经樊城而攻新野,这一条路无须我们考虑,因为这些时间来,臣已在沿路上填埋泥沙,灌以污水,布置陷阱,这路上几乎全是淤泥和隐藏陷阱,曹军若来,必深陷其中,我军乱箭射退即可,即便曹军强行填埋,也可阻挡十余日。”



  “而且夏侯惇此人性情刚烈,急于求成,又被曹操委任为先锋统帅,心中定然想着尽快建功,所以我料定夏侯惇会选择第二条路,绕道博望坡。”



  诸葛亮胸有成竹道。



  好像夏侯惇已经到了博望坡一般。



  “那军师,接下来又该如何?”刘备忍不住继续问道。



  “博望坡其左有山,其右有林,我们可在此伏兵,再施以火攻,必有奏效。”



  刘备闻言之后眼神不由得一亮。



  “军师妙计!”



  “林中纵火,夏侯惇纵有十万兵马,又如何抗衡天地之力?”



  “不过,接下来还需要军师安排具体军略,此战,全权由军师定夺,便是我,也会听命于军师。”



  刘备说着,将兵符从盒中取出,郑重的交给诸葛亮。



  “还请军师召集众将,下命令吧。”



  诸葛亮感动之余,郑重道:“多谢主公。”



  刘备将兵符交给他,便是对他最大的信任。



  很快,诸葛亮便将军令一道道发出。



  有条不紊的模样,令刘备大为欣慰。



  虽说,中途有关张二将发发牢骚,顶撞孔明几句,不过在刘备的强压之下,关张二将也不敢多言,领命去了。



  不过片刻时间,诸葛亮就已经布置好了一场小规模的战争,只等夏侯惇钻入口袋,便可以收紧口袋,痛击曹军了。



  “军师,我也该领兵出城了,新野城,就交给军师了。”



  “主公放心,我在城中煮好热茶,等主公大胜归来。”



  “好。”



  刘备大笑一声,持剑走了出去。



  ……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b5JpaGz5QWQ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