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娇悍 > 第三百九十五章 兄弟

第三百九十五章 兄弟

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接下来的日子里,武安侯府关紧门户,谢绝一切非必要的人情应酬往来,焦灼又不安地关注着事态的展。



  从萧稷揭了城门楼通缉汾阳王的皇榜,到萧稷率领武威军旧部的几位将领押送汾阳王入京,再到萧稷敲响登闻鼓……



  冯异一面悬心,一面道:“算他还知道凡事不能急于求成,没有直接率兵进京,而是选择立功于朝廷,借机击鼓鸣冤。”



  冯淑嘉点点头,脸上却不见丝毫笑影,焦灼不安道:“鼓倒是击了,可这冤能不能明,如何明,还尚未可知……”



  冯异点点头,眉头紧锁,继续派人出去打探消息。



  很快,又有消息传回。



  押送逆贼汾阳王回京并且敲响登闻鼓的,竟然是已故晋王的遗子!



  晋王遗子击鼓鸣冤,为的自然是前段时间京城里传扬纷纷的隆庆帝勾结西凉贼人,反过来诬陷晋王通敌卖国,将晋王府上下连同晋阳数万百姓一同杀害的惨祸。



  鼓司哪里敢接管这等要命的案子,当即上报给朝廷,将案件送到了太子萧秬面前。



  萧秬闻言大惊失色,当初晋王府竟然还有人侥幸存活下来,这实在是出乎意料。



  萧秬敛眉,问前来禀报的鼓司主管李典:“事情可调查清楚了?来人确实是晋王少子不假?”



  李典跪伏在地,连忙答道:“微臣担心有人借机闹事,所以先将人安抚在鼓司衙内,就赶紧进宫禀报太子殿下了,尚未来得及仔细查问真假。不过……”



  李典迟疑不语。



  “不过什么?”萧秬凝眉,难不成还有更棘手的事情在后头等着。



  李典见萧秬动了气,连忙答道:“是微臣失察,因着他们先是打着押送逆贼李奉贤入京交予朝廷的旗号,所以微臣误以为他们是要借此机会立功,是以并未多加防范,以至于,以至于走露了消息……”



  能走露什么消息?



  自然是萧稷的身份,是曾经的冤情了……



  萧秬摆摆手,道:“这不怪你。”



  看来萧稷打的就是用押送汾阳王迷惑对手,借机将自己的身份,还有十年前的冤情暴露于人前的主意。



  如此就算是李典事先防范,那萧稷自然也有其他的法子等消息散布出去。



  凡事有因就有果,曾经犯下的错,如今自然要承担后果。



  萧秬并不担心接下来的平冤风波,他担心的是萧稷蛰伏了这么久,此时才出来替父鸣冤,显然是筹谋已久,如今已然有了很大的把握。



  能够不惧怕朝廷,当众申冤的依仗,除了兵力,萧秬不作他想。



  那么会是谁呢?



  掌管这西北军上下近十万将士的大梁战神冯异,还是兵部的某些人?亦或者番邦外力?



  萧秬心里转过无数的念头。



  李典跪伏在地,浑身冷汗涔涔。



  他怎么就这么倒霉,好不容易因为京中混乱的局势清静了两年,可冷不丁就摊上了这样的大事……



  正在哀怨惶恐当中,李典只听得上的萧秬吩咐道:“传我的命令,将萧稷一干人等带入宫中,由本宫亲自审理此案。”



  李典抬头一怔。



  萧秬竟然打算亲自审理!



  子审父案,如何审?



  这可是惊天大案,一不小心就会动摇国本,按照常理,应该就地诛杀,遏制流言才对。



  可萧秬现在却要受理,而且不经过三司,不召集群臣,竟然要亲自单独审问!



  李典有些糊涂。



  难不成,难不成萧秬这是要借机杀人,或者说是借人“杀”隆庆帝,好顺理成章地登基称帝?



  李典自觉自己窥知了掉脑袋的大事情,慌忙领命退下,一刻也不敢耽搁,生怕晚了一步,自己就要无辜遭受池鱼之殃。



  武安侯府外书房,冯异抬眉惊讶:“太子殿下竟然把人召入宫中,亲自审理此案?”



  “萧公子竟然同意了,此时已经入了宫?”冯淑嘉焦急不安地急呼同时响起。



  来传话的是萧稷留在武安侯府的人,见状连忙躬身道:“侯爷、大姑娘不必担心,少主对此早有预料,此行不管是否能够替王爷平冤昭雪,少主都会平平安安地出宫的!”



  大不了,潜藏宫中多年的眼线暴露罢了。



  可是哪怕萧稷如此笃定,冯淑嘉还是觉得忧心难安。



  “需要我做什么吗?”冯异沉声问道。



  既然当初晋王是被冤枉的,晋王府上下和数万晋阳百姓都是被冤杀的,那作为事件的参与者,他就绝不能坐视不理。



  更何况,萧稷是冯淑嘉看上的人,不说别的,他至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赴死。



  “爹爹!”冯淑嘉咬住下唇,眼底泪光盈盈,满是感激。



  她原本以为,冯异能够为了她而按兵不动就已经足够她感激不尽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冯异还会为了她,而主动提出帮忙。



  “多谢侯爷!”来传递消息的人立刻抱拳郑重谢道,“不过少主早有吩咐,万不能将武安侯府牵扯进来,所以侯爷和大姑娘尽管安心等候。”



  有冯异这句话,也不枉萧稷如此替武安侯府周全绸缪。



  既然如此,父女二人只能耐下心来等候消息。



  等待的时间总是如此的灼人难熬。



  等到白氏派人来传唤父女二人到颐和堂吃饭时,冯淑嘉看看行到中天的日头,只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太慢……



  可是她又无法做些别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只能够徒然悬心,焦灼地等待。



  然而就在这焦灼当中,听说荔山居士带领士子到宫门口请愿,请求太子萧秬彻查此案,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



  萧秬在勤政殿听到这个消息,连连摇头笑叹道:“行啊你,连隐世不出的荔山居士也请动了!你这是生怕我这个堂兄不念旧情啊!”



  作为隆庆帝的嫡长子,萧秬自小就被严格要求,和萧稷这个自小纨绔浪荡的堂弟其实并无多少交集。



  要不是杨皇后为人温柔体贴,萧稷少时偶尔会在闯祸时到她那里去避祸,只怕他和萧秬交情才浅呢。
 

(http://www.ccfang.cc/novel/b2VGcNL2G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