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 五十八章 这波似乎不亏

五十八章 这波似乎不亏


 方一踏入德阳殿,程远志就感觉到一股子寒意扑面而来,即使外面酷日当空,此刻殿内仍旧是冷森森的。


 台阶之上,刘宏背对着门口,一动不动,犹如雕塑。


 大将军何进侧立于下首,一脸茫然无措。


 这时,不知从何处吹来一阵冷风,拂面而过,程远志直愣愣打了个寒颤,继而一缩,连忙行礼道:


 “上党郡丞袁射,参见陛下,见过大将军。”


 刘宏缓缓转过身,目光自上而下注视过来,声音不带任何情绪:“免礼!”


 短短两字,已将自身的帝王威严展现的淋漓尽致。


 何进也微微颌首,示意见礼。


 “不知陛下唤臣来,所为何事……”程远志直奔主题。


 德阳殿里太阴冷,他有点瘆得慌。


 刘宏眼神带着希翼投射过来:“袁卿,可有平定西北之策?”


 肯定有啊,只要朝廷能沉下心来打持久战,不计较短期内的胜负得失,派一个精通兵事的统帅过去,两三年后,必然能平定西北.....


 但问题是,朝廷眼下有这个耐心吗?


 皇埔嵩、张温缘何被撤职查办?不就是因为互有胜负,没能一战而定。


 可人家西凉军十几万骑兵,枪长马快,大汉的骑兵连三万都不到,无论装备还是战斗力,都与西凉军相去甚远。


 凭什么一战而定?


 也就是西凉军内部派系众多,形不成合力,加之骑兵不善攻城,否则的话,人家直接平推大汉,重建乾坤秩序了。


 再说了,西凉那地方全是一望无际的旷野、戈壁、沙地等地势,即使想用火计、水计,怕是都找不到地方施行。


 除了硬碰硬厮杀,没有其他办法。


 原历史上,三十年后,占据天下三分之二实力的曹操,都打了四年才平定西凉。


 此时想要瞬间平定乱局,谈何容易?


 思及此处,程远志摇头道:“臣已无计可施。”


 闻言,刘宏神色一瞬间颓废下来,摆了摆手。


 这就完了?


 程远志连忙躬身告退。


 一旁的何进把刘宏前后的神色变化看的清清楚楚,心知西北叛乱之势已成定局。


 如此一想,何进心里反而没有了压力,坦然自若候在刘宏身侧。


 刘宏瞥了一眼何进,心道:这就是个草包,朕不能要求一个草包做更多了。


 只要他不祸乱天下就成……


 ……


 “贤弟当真是我大汉柱石!”


 东城府邸,袁术伸出大拇指,对程远志转述来自朝堂与坊间的夸赞。


 袁家子弟被世人称赞,他面子上也与有荣焉。


 虽说这个袁家子弟是认来的义子,可也姓袁对不对。


 姓袁,那就是老袁家的功劳了。


 大汉欠老袁家多矣!


 袁术虽不通兵事,却深知三万新兵蛋子击败十万乌桓骑兵的难度,别说击败了,若是在在旷野中相遇,三万步兵敢多看十万乌桓骑兵一眼,对乌桓骑兵来说都是侮辱。


 但偏偏贤弟就取胜了,还是全歼式大胜。


 袁术端起一杯酒,看着程远志道:“贤弟,近日来,陛下龙体时有欠安之举,昨日,大将军就宦官掣肘之事问计与我,为兄不知该如何应答。”


 刘宏身体这时候就已经不行了?之前在大殿之上,倒是没看出来啊。


 程远志一脸惊讶,沉吟道:


  “公路,我刚从北方归来,对朝中之事不甚明了,且试言一二,若有错漏,切勿见笑。”


 “宦官之害天下皆知,陛下身为始作俑者,难道会不知?”


 “陛下当然知道,宦官本就是他推出来对抗党人与外戚的利器,陛下若在,宦官便安如泰山,陛下若不在了……宦官自会消亡。”


 “如此,又何必除?”


   


 袁术一喜,问道:“宦官不需要除?”


  “不需要除!”


  “宦官依附于陛下,犹如无根之萍,既是陛下意志与权力的延伸,也是陛下推出来吸引各方仇恨的饵,如何能除?”


 想除宦官,就得先除掉刘宏,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何进居然看不透这个?还问计于旁人。


 这消息要是泄露出去……


 你何进都动了杀心了,人家宦官还不得反抗啊。


 一想到原历史上,何进就是因图谋泄露,被宦官们一刀枭首,程远志就释然了。


 猪队友的想法,确实非一般人可以理喻。


 别人都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到了何进这里偏偏就反了过来。


 他是能力越差,越操心天下,最后竟然直接把刘氏江山给断送了。


 如今天下虽不宁,可大汉的骨架还在,各个州府运转还算正常,士兵听将军的,将军听皇帝的,哪怕刘宏没了,只要新皇帝上台后,何进不乱搞,平稳过渡,天下就不可能乱。


 可偏偏事不遂人愿……


 程远志举起酒杯,与袁术走了一个,心里思索着,接下来上党郡该怎么发育。


 此时占据整个并州是不可能的。


 州牧制度还没有问世,刘宏绝不会容忍中原出现一个独立的地盘。


 所以与黑山军连成一块的上党,比太原更重要。


 若张扬去了太原当刺史,上党郡就会被安排给别人。


 这样就不合算了。


 此时大张旗鼓去灭胡更不可能。


 同为大汉臣民,在胡人没有闹事之前,上党郡没有任何理由去打人家。


 别说上党郡,就算是朝廷也没有理由去打人家。


 上党能与乌桓三次对战,并顺利将其脊梁骨打断,主要还是程远志用了计谋,诱其来攻。


 不管怎么说,是乌桓先动的手,上党郡自卫反击。


 单单是这一条,就足以堵住大多数胡人的口了。


 思绪转动间,程远志考虑起朝廷的局势。


 朝廷军刚在西北吃了败仗,损兵折将,国库匮乏,帝国内部的各种隐患也都一一冒了出来。


 甚至就连刘宏的身体,也出了状况,他大概还有两年多好活。


 想到这里,他隐晦提示道:“公路,先皇刘志几时作古?”


 “三十二岁。”


 袁术脱口而答,刚说完自己就愣住了。


 先帝刘志活到三十二驾崩,现帝刘宏三十岁身体就出了问题。


 按照眼下这种状况推算,三两年内,天下或许会迎来大变,那到时,我袁家……


 嘶!


  


 袁术先是倒吸一口凉气,忽然仰天大笑,举杯道:


 “哈哈哈,与贤弟相谈,如饮美酒,来喝酒,喝酒……”


 程远志看着信心满满的袁术,颇受其情绪感染,心下对他的观感倒是改变不少。


 这厮虽说嫉妒心强了点,但断然不是个草包。


 酒过数巡,菜过数味,两人各自停杯,沉吟而望。


 袁术坐在主位,紧紧握住程远志的手,语重心长说道:


 “明人不说暗话,届时,贤弟要助我。”


  “这个嘛……”程远志面色犹豫,做出一副待价而沽的神态。


 袁术笑了笑,开出价码:“十五万两银子不用还了。”


 程远志面露意动之色: “公路,且容我三思啊……”


 袁术抬手一挥,一字一顿的说道:


 “再加兵器马具万套!”


 程远志的脸皮剧烈抽动了一下,讶然道:“兵器马具?公路你都走到这一步了吗?”


 好家伙,你这是要造反啊。


 袁术没好气的瞪过来一眼,“我袁家私兵何止万人?区区兵器马具,大惊小怪!”


     


 程远志恍然。


 有四世三公长达百多年的尽忠职守,袁家忠义之名深得人心,家大业大的,养个万余私兵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为什么我没有?我好歹也是个义子吧。


 “公路,这私兵、钱财、兵器马具,为何我没有?”


 袁术哈哈一笑,反问道:“那你为何不向叔父索要?”


 “……”


 这东西还得自己去要啊?难道不是干爹直接甩一沓钱过来,语气嚣张的说一句“干儿子拿去花,不够来要”。


 程远志今日算是长了见识。


 不过话又说回来,袁逢兄弟三人,三份家业,袁逢的家业自然是给了嫡子袁术,袁成早逝,家业估计不会很多,都归了继子袁绍。


 如此说来,当朝司徒袁隗的家当,就算袁绍拿走了一些,还能剩下不少啊。


 程远志眼神明亮了起来。  

(http://www.ccfang.cc/novel/ZY18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