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 二百五十章 激流勇退,方显智者本色

二百五十章 激流勇退,方显智者本色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程远志并没有考虑多久,在留下重兵防守荆州后,亲率五万部众,速该、张合等人,顺江而下至豫章,来战周瑜。


 建安十三年的寒冬,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


 北方已是大雪纷飞,银妆素裹;江东地界却是一派秀色千山青,深秋天微冷,天无三日晴。


 豫章郡的气温约莫在十度左右,湿冷的天气令士兵们苦不堪言。


 不过,这对前世久居江南的程远志来说,天气还算舒适。


 顺江直下千里地,越过绵延起伏的山峦,就到了南野城的北面。


 程远志在麴义大营旁扎下营寨,率众入营来见。


 麴义在南野城北的两条山脉中间要道上,修建了一处坚固的军事要塞,要塞内常驻五千多名士兵,将周瑜牢牢地悍死在南野城。


 而他本人则率领其余两万多人马,屯驻于十里外,一处依山傍水的开阔地。


 得知程远志亲来,麴义并未出营迎接。


 他觉得没必要。


 是以,当程远志迈入大营的时候,正好看到麴义躺在竹椅上,懒洋洋地晒着江南冬天里难得一见的太阳。


 竹椅晃荡间,麴义整个人显得极其悠哉惬意,没有丝毫战事焦灼的紧张感。


 见程远志脸色不太好看,早有营中士兵去唤麴义来见。


 “义不知主公驾到,失礼,失礼!”


 麴义睡眼朦胧地从躺椅上翻身而起,行到跟前,随意的拱了拱手。


 此举立即引发了速该的怒目而视。


 你竟然知道自己失礼了......程远志大为惊讶,摆了摆手道:“军营中不必拘礼。”


 如果换个主公,麴义这般傲慢的行为,至少已经死了几百回。


 但程远志深知,有本事的将军没有几个不狂傲的。是以,此前一直没有和麴义计较这些旁支末叶的礼节。


 不过,由于麴义的狂傲很影响他在麾下部众面前的威信,所以程远志平时极少来麴义军中,且自全据冀州后,就将麴义远远地打发在外,镇守地方,来一个眼不见为净。


 至今已经有十四年了。


 否则,程远志也不敢保证,什么时候受不了麴义,会把他给咔嚓了。


 这家伙真的太狂傲了。“目无余子”只是好听点的描述,“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才是最贴切的写照。


 原时空里,麴义就是因为狂傲被袁绍早早处死。


 因此,为了避免自己哪天忍不住而弄死麴义,程远志不得不采取了“少见面,有事军令往来”的策略。


 其实,从麴义背叛韩馥,倒戈相向的事情就能够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忠厚的人。


 早期的麴义是很有野心的,也很懂得投机。


 当然,他也有这个资本,手下有一支独属于自己的部队,也就是“先登死士”。


 麴义之于程远志,严格来说就如同刘备于刘表、孙坚之于袁术一般的关系,并不是十分严密的从属关系。


 而是主次分明的合作关系。


 这种特殊的地位,也更容易引发麴义的目中无人,恃功自傲。


 因此,如何处置麴义,此刻,已经是摆在程远志的头等大事。


 比临阵对敌周瑜还要刻不容缓!


 一直任由他如此下去是不妥的、危险的。倒不是程远志容不下个性鲜明的部属,而是江东离中原偏远,放任他如此继续下去,难保不会成为新的隐患。


 麴义的性格,早就引发了河北众文武的不满,若非麴义常年领兵在外,恐怕他早就为众人所不容,算计死在朝堂之上了。


 好在,这两年随着程远志的地盘不断扩大,威望日重,麴义似乎收敛了一些,没有以前那么难搞了。


 但举手投足间,吊不郎当的架势,还是很令人不爽,恨不得捶他几百顿。


 这会,速该正目光阴沉地盯着麴义,神色不善。


 麴义似乎意识到了自己行为上的不妥,言语举止稍微严肃了一些,禀道:“丞相,周瑜近日连番来挑战,我本打算率部与其厮杀一番,将其歼灭于南野城外,奈何军中忽然爆发了瘟疫,兵士多有水土不服之状,战力受损,是以高挂免战牌,专候丞相来决。”


 顿了顿又道:“不知丞相此来,带了多少兵马?”


 速该横了他一眼,替程远志回答道:“五万!”


 麴义点点头,“以丞相之神武,纵是不带兵马前来,也足以扫平周瑜鼠辈。”


 你居然会拍马屁......程远志忽然觉得今日的麴义有点陌生,和印象中完全不同。


 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


 今日的麴义,不但会看人脸色下菜,还会拍马屁。


 这太反常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人不知理定有祸!


 思及此处,程远志心下一动,对速该使了个眼色,目视麴义道:“拿下!”


 速该立即按住麴义,将他双手反剪于后。


 见主将被擒,呼啦一下,军营中突然聚集过来许多兵士,手持兵刃,满脸疑惑望过来。


 大多数兵士的神态还算正常,没有过激的举动。只有一部分先登死士,神态是很愤怒。


 眼看他们要暴起反抗,救下麴义,却被麴义连忙摆手制止了。


 程远志脸色一下子变的很难看,目视麴义,冷声道:“麴义,这些年来,我待你不薄,今何故反我?”


 麴义大惊失色,辩解道:“丞相明察,我断不曾有此念!”


 不过,话是这么说,声音却越说越小,显得底气不足。


 先登死士们刚才的反应,所有人都看在眼里,麴义纵是有一百张嘴,此刻也说不清楚了。


 此时,这一小部分先登死士已经被军中将士隔离开来,团团围住。


 从麴义的神态反应来看,他应该没有谋反的意思,但程远志需要的只是一个籍口来处理前者,而非真凭实据摆在面前,落下一个杀功臣的名声。


 于是转而说道:“是或不是,我自会详察,还你一个公道。这段时间,你且入我营中暂住吧。”


 麴义知道,“暂住”只是体面的说法,“囚禁”才是真实情况。


 思及此处,他神色颓废的低下头,应了声“是”,被兵士们押了下去。


 程远志即命张合代理豫章太守及先登死士统领一职。


 南野城中。


 得知程远志率众赶来,周瑜突然停止了挑战。


 这日上午,周瑜用罢早食,立足城头,手搭凉棚,遥望远方的北军大营,隔着十几里地,只隐约见其军容齐整,士兵操练时传出的呐喊声震天动地,整齐划一,昂扬顿挫中透着杀气凛然。


 周瑜顿时长眉一轩,手指远方,侧头对身边的程普说道:“老将军,可曾察觉对面的军队与前番有所不同?”


 程普仔细看了看,点头道:“兵还是那些兵,气质与昨日截然不同……奇怪!”


 周瑜沉吟道:“我料定麴义军中必有变故!”


 程普道:“大都督,可否趁此机会袭而攻之?”


 周瑜摇了摇头:“万万不可……”


 程普面有忧色,道:“大都督,我军远道而来,兵少将寡、粮草不多,利在速战,今北兵十万聚于此地,三倍于我军,北军又善于步战、马战,更有袁射亲至统领,我军兵士们无不心生怯意,士气低落,再这样下去不妙啊。”


 周瑜叹了口气,大手狠狠地一拍女墙:“我等披坚执锐,为收复江东而来,断然不可未战先怯!”


 说话间,黄盖走上城头,立于周瑜身后,说道:“大都督,可还记得前番江东之失,当时二十万北军从天而降,十万狼行吴郡、十万横扫会稽,江东一半地盘,十日之内陷入敌手……”


 说到此处,三人齐齐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均是脊背一寒,心有余悸。


 与这样的对手较量,防守好自己的屁股才是重中之重。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会来捅你后面,且下手极其暴力!


 周瑜沉吟道:“此事太过古怪,我至今仍未想明白,大海之上无边无际,不辩东西,时而还有滔天风浪,北军是如何精准确定方位,跨海而来的。”


 黄盖道:“我听闻北军水军之中有观星士,可依靠夜间察看天上北斗七星的方位来确定方向,依此想来,北军应是夜间乘船而来……”


 说到此处,黄盖眉头一皱,摇头道:“可没有海图,纵知方位,也难以精准登陆吴郡、会稽。世间传言袁射料事如神,有神鬼莫测之术,纵观其一路扫平天下之过程,浅描淡写,莫非他果真非人也……”


 周瑜摆了摆手道:“不可妄言,老将军岂不闻于吉之事?世间哪有真神?且不管他是否有三头六臂,我也要同他斗上一斗!”


 见周瑜信心满满,斗志昂扬,程普与黄盖对望一眼,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半晌,两人方道:“大都督,我等先退下了。”


 周瑜目视前方,不回头挥了挥手。


 另一边。


 麴义被幽禁的第三天,营帐中来了一个他最想见到的人――贾诩。


 麴义连忙起身相迎,请坐于席间,言辞恳切道:


 “先生救我,我是无辜的,我绝无谋反之意!”


 贾诩跪坐在麴义对面,摆了摆手,开门见山道:“你可知今日之利害?”


 “不知。”麴义神色懊恼的摇了摇头:“愿闻先生指教。”


 贾诩也不跟他拐弯抹角,直言道:“那你可知昔日张扬之事?”


 “自是知晓。”麴义点了点头,一瞬间似有所悟。


 贾诩继续说道:“岂不知,君疑臣则臣必死……”


 麴义纳闷道:“先生的意思是……”


 贾诩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我的意思是说:你年纪也不小了,征战一生,何不就此容归乡里,含饴弄孙,以享天年。”


 麴义不甘心起身道:“可是……丞相说他会查清缘由,还我一个真相。”


 贾诩呵呵一笑:“那你猜猜,今日是何人派我前来?”


 此言一出,麴义仿佛瞬间被抽空了力气,跌坐回去。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最新章节地址: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全文阅读地址: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地址: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手机阅读:  

(http://www.ccfang.cc/novel/ZY18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