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魔王级炮灰 > 26 无宠皇子(14)

26 无宠皇子(14)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最快更新!无广告!


 顾青即位后, 改年号为天启。


 天启元年,灵台学校成立;


 增设商部, 六部成七部;


 盐制改革,推海水晒盐法;


 天津、广州港口初建;


 设缉事厂,为特务情报机关。


 天启二年, 大周女子学校成立, 凤阳长公主为校长;


 试行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


 于国子监增设数学学科, 后普及官学及私学;


 大周远洋船队开始第一次远洋,共有船舰百只;


 津国二次溃败, 割地赔款, 两国增强经济往来;


 调节农业赋税,均降两成。


 不说其他的, 降低农业赋税,国家在这方面的税收自然受到不小的影响,只是国库并不空虚,相反随着官营工商业的发达,和对外贸易的渐渐兴盛,对内商业受到官方鼓舞, 发展力度增强, 都导致工商业税收大幅度提高。


 当然了,支出也明显增多。


 不过无论是港口建设, 还是远洋航行, 这都是会带来长远利益的大工程, 便是港口建设之初,也为周边百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工作岗位,再不济还可以进行招商引资嘛,商部的成立就是干这个的。


 另外,随着冶铁、纺织、盐业、水泥等行业发展和革新,寻常百姓在衣食住行上的支出逐渐降低,同时桑、棉等经济作物的产出值增加,水利工程和利农政策的推广,也让农田收入增多,手工业的发展也让寻常百姓多了开源渠道,林林总总的寻常百姓的生活水平自然得到了提高。


 这样一来,不仅仅是将刺激消费,促进工商业发展;也利于坐在龙椅上的顾青收拢民心,政令得以更顺利推行。


 只是权益受到威胁的“士”,不是很高兴。


 尤其是顾青有意建九州图书馆,让原本珍贵的知识低廉化。


 当然了,大部分朝臣都被虐出了斯得哥尔摩综合症,可总还是有那么部分在作死的边缘徘徊,这次还涉及到了宗室。


 原来自从梁王起兵失败后,顾青就以此取消了就藩制。


 大批宗室因此入京,有真才实学的自然不怕。


 其中这真才实学不仅仅包括主流才学,而是哪怕你在农学、医学、数学、舆地或音律等有突出才能,那总有合适你发光发热的去处。


 看韩王家那个据说是傻子的庶子,就因为被发现他在数学上有极高天赋,当场就被天启帝要走了,竟还带在身边对他进行悉心培养。


 可真是大跌了一地的眼睛,也让不知凡几的人红了眼。


 对了,那假傻子叫司徒连客。


 不仅如此,还不拘男女。


 宗室正经主子不说,便是那后院女子有才学的,要是被凤阳长公主相中,那也可以进入大周女子学校。


 只是这么着归这么着,被剩下的还是不少,尤其是从前混吃等死的。他们在藩地不说是土皇帝,那也不用像现在这样竟成了吃白饭的。


 这样的落差,再加上他们还没有切身处地感受过顾青的御下风,闲来无事就开始搞事了。


 还一搞就要搞个大的。


 说来还和何婉清有关。


 当初何婉清不是被打成乱吗,知道这波操作是一定程度上无中生有的不多,传来传去到现在大家都信了何婉清是乱这个设定。


 而随着顾青大权在握,众人也意识到他那是疯得天纵奇才,可他做皇子时若是藏拙,那也太会藏拙了吧,还特别擅于伪装。


 还有他处理起政事来过于狠厉毒辣,这总不能无师自通吧?


 总之这其中有可探究的极大价值,不过这群人还没傻到自己哐哐就是干,他们想来想去想到了景泰帝这个太上皇。


 太上皇这个人总体不好说,可他毕竟是太上皇,身份在那儿摆着,手下总还有几个忠心人吧,再不济也能以孝压皇上。


 等等,把最后半句划掉。


 那就再不济太上皇这个名头,还是能被他们当成拉大旗的虎皮的。


 谋划周全后这群人就开始了他们的行动,其中就有买通太医,让太医判断坐在皇位上的顾青,和当年的二皇子脉象是否不同。


 还有寻当年在上书房教书的先生们,来让他们证实下顾青和曾经二皇子有何不同,比如说在字迹上等等。


 具体参照当年对付何婉清的流程。


 只是这群人忘了,当年何婉清依附于景泰帝,成为了众矢之的;如今的顾青大权在握,不说万众归心,那也是民心所向。


 至于字迹?仿写对他来说再简单不过。


 于是这日,顾青在朝会上提及了要成立九州科学院,意在让司徒连客那样的分科人才不至于被埋没,还再度提出了分学科研究的思想。


 也就是说这九州科学院旨在包括数学、化学、物理、地理、生物学、气象学、医学、农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上做深入学术研究。


 同时将网罗天下有志之士,不拘身份,不拘“学历”,也就是说不必是举人或进士,不过九州科学院并不是官署,大部分入科学院的人士初时并不赋予官职,但朝廷给予供养,若有著作问世,朝廷将负责发行;


 若做研究,一应所需也是朝廷出等等,同样的会论功行赏,但凡对国对民有重大影响者,或可封爵。


 相对应的,对有志之士的要求也相当高,不像是比较接地气的灵台学校。


 可以说,这个九州科学院很有科学研究机构的雏形。


 对于此事,朝堂接受尚可。


 毕竟不是官署,就是那封爵什么的略刺眼,可又想那等“奇技淫巧”,又怎么会掀起很大的风浪,又不是人人都是长生子那妖道。


 说完这个,再说图书馆。


 这个就没那么容易过关了,说到底读书一道乃是通天路,这样的认知太过深入骨髓,再者士族之所以是士族,正是因为他们有文化底蕴,如果这种文化底蕴不再具备珍贵性,那和寒门又有什么区别?


 顾青在龙椅上撑着脸颊听底下大臣众说纷纭,想到了这两年来大周增加的私学数量,还想到了有不少学者开始利用在这些书院讲学之际抨击时政,反对以权力压制民意,倡导新的思想价值和人生观。


 对此顾青感到了欣慰,对这种行为也给予了宽容,还打算在《大周律》中写入“不因言杀人”,就像他自己就一力促成了传播通俗易懂科学知识的白莲教一样,要不他在全国学院增加数学学科也不会那么容易,这是一种渐渐形成的大趋势,从上到下,再由上而下。


 如果不能感应和顺应这种大趋势,那么他将会这种大趋势湮灭。


 如今看来朝堂上聪明人还是比较多的,不然他提议九州科学院时就哭天喊地起来了。


 这次蹦跶最欢的那几个,顾青看他们就像是在看跳梁小丑,不过既然他们都那么处心积虑了,自己不给予回应好像蛮辜负他们的。


 顾青坐直了。


 底下动静就像被按了暂停键一样,几乎顷刻间就安静了下来,还有不少人条件反射般秉住了呼吸。


 顾青语气愉悦道:“朕听闻近段时间以来,有谁在怀疑朕的血统。不是说朕非是父皇与母后亲生,而是认为朕非是父皇与母后所生的司徒珩,就像乱何氏那般。”


 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跪了一地,心想是谁吃了雄心豹子胆,还真敢去论证。


 又听皇上继续道:“朕是很欣赏这种怀疑精神的,蔺玦蔺爱卿,你不妨出列说说你们都查到了什么。”


 蔺玦(jue):“!!!”


 这蔺玦破罐子破摔,竟是抛出个深水炸-弹:“陛下受后宫风波波折,今生与子嗣无缘!”


 文武百官:“!!”


 顾青低笑出声:“朕还以为你会说出什么朕不知道的事,原来只有这个?”他说得过于轻描淡写,仿佛无法留后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儿。


 再想想那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还有他根本就不屑于对太上皇摆出孝顺的姿态,日常嫌弃自己流着景泰帝的血,好像不让这血继续流下去,对他来说似乎是个喜事。


 再说历史上无嗣的皇帝也不是没有,不管此点对那些皇帝的帝位稳固有没有影响,可他们的顾虑绝对不会发生在顾青身上。


 蔺玦:“…………”


 文武百官:“…………”想想也是,只是这样也太可怜了吧。难道当初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个,所以才不再继续藏拙的吗?还因此性情大变的吗?


 顾青在眼皮底下翻了个白眼,他就不说绝育药其实是他自己下的了,还是在他刚来到这个世界没多久的时候。


 蔺玦就这样退场了,顾青又慢条斯理道:“朕也知道不少人想念太上皇,朕看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便和尔等去一次桃花源,去拜会下太上皇。”


 桃花源就是顾青给景泰帝准备的皇家园林的名字,他给起的。


 文武百官齐声道:“是。”


 ·


 散朝后,自有宫人为文武百官说明注意事项,还留给了他们回家稍作准备的时间。


 其中吏部侍郎杨澈归了家,想了想还是决定将朝堂事报备给他爹杨叙。


 听有人像怀疑何婉清一样怀疑顾青时,杨叙并不觉得意外。


 而听到顾青绝嗣时,杨叙略一沉吟后忽然瞪大了眼睛,露出了一抹炙热。


 杨澈:“父亲?”


 杨叙语调中藏不住的颤抖:“若我所料没错,陛下十有八-九要扶凤阳即位。”


 杨澈:“!!”


 杨澈只觉得他父亲是异想天开,杨叙见状微微摇头:“你还看不出吗?凤阳和陛下才是一路人。”


 稍后又恨铁不成钢道:“这么久了,你怎么还以常理去揣度陛下?”


 杨叙心头火热,全然不见了从前的颓然,他觉得他还能再活个二十年!


 等到杨澈再回转,说了在桃花源的见闻后,杨叙更是如此,他还意识到了什么,急吼吼地去寻首辅杨询,杨氏这条大船他不能让它就那么被落下。


 那桃花源一行又发生了什么呢?


 且说下午顾青和文武百官出发去了桃花源,一路上道路平坦畅通,这倒没什么,水泥路早就普遍了全国,甚至还兜售去了邻国。


 可等到了桃花源,他们没有见到想象中的富丽宏大,意境古朴,而是从一开始就和他们平时所见的不入。


 首先他们就弃了马车,来到了一节铁箱前,那铁箱下有通向远方的铁轨。他们只稍微一愣,那铁箱竟然裂开了,露出里面的空间和两排座椅。


 顾青招呼他们:“还愣着坐什么,快进来。”


 文武百官:“???”


 等一节铁箱坐满了人,也不知道弄了什么机关,铁箱竟然在那铁轨上行驶了起来,但不见人推,也不见马拉,那路也没有向下的坡度,只听得咣咣咣声。


 再看那铁箱两边还有透明玻璃窗,隔着玻璃窗可看到两边树在往后退,和他们乘坐的马车一比,速度竟是快了不少。


 文武百官:“???”


 再行一段路,便见了更多人影。他们一个个服装较为奇异,没有长衫,裤子竟还不雅地露裆,其中有骑着两轮车的,那两轮车只需要那么轻轻蹬着那两个脚踏,就能行走,速度倒也不慢。


 突然间天色暗了不少,透过窗户去瞧,赫然见一栋方方正正的高楼,那高楼外上上下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排排的玻璃窗,外头不知道贴了什么,看上去瓷白瓷白的,就好像是贴了瓷器般。


 还有那楼下树了一个铁杆,上头有灯罩,灯罩下该当不是点了蜡烛,好像是个圆形的物件,竟是发出亮彤彤的光,照亮了周遭一片区域。


 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们头顶上的问号都堆不下了,铁箱子才停了下来。


 一众人迷迷瞪瞪地出了铁箱子,发现这边也有那种会发光的铁杆,只是这个灯罩下头的没发光,仔细一看那灯罩下安装的物件是透明的,像夜明珠那么大,里头却还有像铁丝一样的物件,再看那两个铁杆间还有一段线。


 文武百官头顶上的问号继续堆积着。


 还没等他们弄明白,那铁箱子竟又哐哐哐地往回开去,这回他们发现了,那铁箱子两头尖,里头竟还坐着个宫人。


 这到底是什么机关?又是靠什么驱动的?竟不许人力,也不需要马力!


 再往深了想,这样的铁车能够在其他地方运行?看那铁箱不小,除了运人,运输粮草或兵器或其他也可,再看那速度,岂非比寻常运输都要快捷不知多少?


 忽然有谁哇地叫了一声。


 原来是喷泉冷不丁喷了水,随之还有一落地钟的打钟声。


 更奇怪的是这桃花源来来去去的宫人,对待他们态度很稀疏平常,就对顾青这个皇上也不十分恭敬。


 顾青对此并不在意,摆摆手就随他们去了,稍后朝文武百官们拍拍手:“欢迎来到桃花源,接下来按文武列成两纵队。”


 等到文武百官列好队,还有小旗子发放。


 这根本就是观光团既视感,还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那种观光团。


 再随后满朝文武就知道了这儿是长生子那妖道倾力打造的,包括那不知道怎么驱动的铁车。在这桃花源中还奉行人人平等,消除阶级,所以才有他们认为的这儿宫人十分大胆,态度不恭的一幕幕。


 联想到顾青先前为他们描绘的美好世界,众人一时戚戚然。


 更让文武百官觉得不自在的是,明明他们才该是大周顶梁,人上人,偏偏到了这桃花源,那桃花源中来来往往的宫人看他们的模样,就好像他们才是什么稀罕人物。不是达官显贵的稀罕,而是寻常人看街上耍把戏的那种稀罕。


 被他们看的,连手中的小旗子都变得烫手起来。


 文武百官:“…………”


 好在很快文武百官就没心思想有的没的了,这桃花源中的种种新奇古怪,彻底吸引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然而他们只来得及囫囵吞枣,他们就来到了景泰帝所在。


 让他们不禁扼腕。


 说起景泰帝这个太上皇来,他还在皇城时,一开始或许还有反思自己这多年到底智了什么障,可失去皇权,让他极度痛恨顾青这个不孝子。


 只是他再痛恨,也没有什么用。不说这皇城,就是整个大周朝,都已经在顾青的掌控下,文武百官们个个连轴转,谁还愿意去理会景泰帝这盘凉了的黄花菜。


 寻常除了在他跟前伺疾的皇子皇女,就没谁来和他请安。


 后来随着景泰帝脾气越发暴躁,顾青懒得惯着他,皇子皇女们也跟着消失了。


 等到桃花源一建好,景泰帝就被送了来。


 景泰帝颠来倒去地痛骂顾青,还没在桃花源端起太上皇的款儿,就等来了长生子许诺给他的“仙界”。在这儿,他可不是什么真龙天子,他顶多就是这桃花源老板那不糟心的老父亲。


 景泰帝:“…………”


 景泰帝恨得几欲呕血,等他缓过神来,便想着不该这般坐以待毙。只是他根本就没有那个金刚钻,连桃花源都出不去,以致于当饱受压迫的宗室联系上他时,景泰帝麻木中带着不可置信,不可置信中还多了几分狂热。


 自然是应了宗室们的话儿,要来将顾青拉下马。


 结果嘞?宗室联合朝中大臣们这一撮阴谋已然败露,景泰帝却连个信儿都没得到。


 于是当文武百官观光团到来时,见到的就是一个翘首以盼的景泰帝。


 景泰帝微微颤了下。


 文武百官照规矩向景泰帝行了礼。


 已经好久没有过这种待遇的景泰帝,几乎要潸然泪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主要还是因为满朝文武惦记着桃花源中的种种,他们意识到这儿的诸多器件,都不要人力或马力驱动,而是靠水力,以及煤炭燃烧带来的热力驱动后,那简直是让他们的灵魂都受到了冲击。即便他们还来不及想明白这其中蕴含的意义,但那种莫名沉重的感觉,已然先一步驱使他们重视了起来。


 再说了,今天-朝会上刚见识到陛下是怎么笑嘻嘻发难的,也很清楚太上皇这是又作了什么死,他们脑子被驴踢了才会和他老人家“藕断丝连”。


 而且比起这个,他们更愿意去学骑那两轮车,看起来并不难的样子。


 景泰帝:“…………”


 又一时,文武百官退下,顾青露了面。


 景泰帝立刻目呲欲裂,一副想上来捶顾青却又不敢动手的模样。


 顾青微微叹口气:“父皇若是真过来打朕,朕兴许还能对您高看半分,唉。”


 景泰帝:“…………”


 景泰帝这下不过来打他,都对不起自己的天家血脉,可是即便在这儿顾青的皇帝身份没那么皇帝,可他仍旧是桃花源的主人,谁敢眼睁睁看着他被打啊,那自然是赶紧拦住景泰帝。


 景泰帝:“…………”


 景泰帝气个半死,大口大口地喘粗气。


 顾青负手而立:“朕来是告诉父皇一件事,桃花源中先前缺沤肥的老农,朕给找好了人。相信父皇会和他们相处良好的,毕竟你们都暗通曲款了。”这说得是那一干吃饱了撑的的宗室,顾青没斩了他们,而是安排他们进了桃花源,来做沤肥耕地的老农,相信在见识到耕种不易后,他们一定会懂得珍惜粮食。


 景泰帝:“!!”


 景泰帝无力地跌坐在座椅上,顾青告退后则叫人送上来数辆两轮车,让文武百官们练手。


 就是文武百官们骑,他在旁边看。


 文武百官有很快就上手的,还有怎么学都摸不着头绪的,可无论是哪种,最开始学骑的时候,都免不了栽倒,摔个鼻青脸肿也在所难免。


 这过程中也可窥见他们的性,在顾青看来,无论是什么,最后得到眷顾的必然是坚定者、奋进者和搏击者,而不会选择固步自封者、井底之蛙者和畏首畏尾者。


 ·


 等满朝文武不得不回去后,不知道多少人一夜未眠,还有不少人像杨叙那样,有千言万语要说,并要改变原有态度,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咒骂长生子那妖道。


 如此一来,顾青这边政令通行就没有了问题;


 想寻长生子的势力更多了,他们都想知道这到底打哪儿来的天纵奇才,他又掌握多少不得了的秘技;


 还想顾青这皇帝做的那么狠厉毒辣,背后是不是长生子在教授他?他们俩到底是什么时候“勾搭”到一起?


 仔细想想的话,他们俩的关系很值得推敲,要知道当初长生子可是被景泰帝推上圣坛的,还连带着让景泰帝认为何氏那乱是什么仙女下凡。


 按理说当何氏被打成乱时,长生子理应受到牵连,他也对景泰帝投桃报李,结果却是他屁事没有,还反过来站到了当今身边,这要说他们俩没早“暗通曲款”,他们一百个不信!


 不过他们可都是忠臣,自然要看破不说破。


 此外,由于找到了长生子这个幕后推手,他们心中对顾青处理起政事时,怎么就那么老辣,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答。再加上绝嗣一事,二皇子被李代桃僵的可能性立刻降到了最低。


 顾青扯了扯嘴角。


 对了,他被怀疑非皇家正统一事,顾青也有让史官详细记了下来,包括他被下绝育药而因此绝嗣的那部分。


 史官:“…………”


 史官已经麻木了,他连宫变一事都能如实记载,包括那两颗屎也没落下,这还有什么是他不能记录下来的,甚至他还心疼了下参与宫变的杨询等人,他们还不知道那事儿已成青史。


 史官非常想知道他们有朝一日得知此事的表情,也很期待他们就此“名垂青史”。


 等等,这种史书写出来,会有人信吗?


 哎呀,大意了!


 ·


 天启四年,开惠民药局,各地也相继设立分局;


 与西域各国建交,进行更紧密的政治经济往来;


 九州科学院天文学学士联合绘制出近一百五十幅云图,将其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并阐述了近乎精准的气象学原理;


 远洋舰队第一次返航,最远抵达了东非;


 于嘉州凿成深达数百米的石油竖井;


 天津、广州港口相继落成;


 农业人口转为工商业者的数量大增,出现了商业集镇;


 ……


 ……


 凤阳长公主主持纺织业革新,或可有女官入朝。


 杨叙得知此事,饭都多吃了一碗,结果撑着了,还请了太医。


 顾青自然很快就得知了此事,他笑了笑。


 杨叙虽不在朝,可他对朝政的敏感度仍如往昔。让凤阳长公主做下一任皇帝这事儿,敢想的人仍然不多,很多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看有许多大臣是担心凤阳这样集权,有朝一日会成为垂帘听政的大长公主就可见一斑。


 尽管到现在为止,下任皇帝连影儿都还没有。


 这么一来,女官增设倒在其次了。


 因而当下不少朝臣就又开始操心起了皇室婚事,这次没特别针对谁,而是包括了顾青在内的几个都有被提及。从年龄上来说,不管是顾青,还是封了郡王的司徒瑀,进了大周女子学校的燕阳公主都已到了适婚年龄,甚至还过了不少,看凤阳都二十二了。


 对于婚配一事,顾青不以为意:“朕都这样了,何必再去糟蹋人家好姑娘?”


 满朝文武:别啊!求糟蹋!


 不过顾青不大婚,却不会耽误了其他兄弟姐妹。


 凤阳长公主抿了抿嘴角:“皇兄又不是不知道我的事,虽说我有在努力克服,可这坎儿哪是能轻易迈过的?再说了,我若是招驸马,我是寻常公主便也罢了,偏我不是,我也不想仅仅为了传宗接代就去寻个男人。”


 顾青点头,然后用一种稀疏平常的语气道:“我需要声明的是,我不会对你的性向置喙什么的。你喜欢男人也好,更乐意亲近女子也罢,哪怕你对着尸体更有性趣,更干脆是那根冰糖葫芦,那都是你自己的事儿。”这儿的那根冰糖葫芦,说得是凤阳长公主念念不忘的,在景泰帝还没被debuff时,从宫外特意给她带回来的那根。


 凤阳长公主:“……???”


 顾青叹道:“人不过是动物,凤阳。”


 凤阳艰难稳住了她摇摇欲坠的三观:“好吧。”


 顾青又笑了起来:“至于传宗接代?说不得等你做了女皇,这社会制度就已经变了,到时候就不会再需要什么皇帝了。即使不想变,历史洪流下个人意志又算得了什么呢。”工业革命正在准备中,资本主义将要萌芽,那么封建帝制转变为有限君主制,将会是必然的结果。


 凤阳愣了愣,竟也跟着吃吃笑起来,笑完望着顾青喃喃道:“皇兄也才比我大一岁。”


 顾青来到这个世界将近七年,该经历的他都经历了,该筹谋的也筹谋了,即使没有了他,往后在没什么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大周仍会照着他的预计往下走。


 这听起来是不是特别乏陈可善?


 所以即使顾青今年不会离开,那他也不会再在这个世界呆几年。


 而对凤阳的问题,顾青则漫不经心道:“我中了绝育药嘛。”


 凤阳:“…………”她很怀疑皇兄到底有没有中绝育药,再说也没听说中了绝育药会短寿的啊?


 过了半晌,凤阳长公主迟疑道:“皇兄,你是不是想及早退位,才好毫无顾忌地去追寻长生真人?”她都没用“追求”这个字眼。


 顾青头也不抬,他素白的手指平放在书页上,过了许久才轻声道:“我不知道,凤阳,我不知道。”


 ——唔,这个也要让史官记下来。


 凤阳长公主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她只是打从心底涌出一股酸意,那让她鼻子发酸,眼眶发热,尔后就在心里发誓要敦促自身,绝对不能让皇兄对她失望。以后无论遇到什么艰难挫折,她也不会忘了她的初心,不会忘了皇兄的希冀,也不管会让她遭遇什么,她也一定会将它实现!


 顾青抬眼看了下凤阳,没有再说什么。


 此年间,大周河清海晏,四海升平。除了顾青,没有谁那么清楚地意识并明白大周将会如何,到时候又会经历怎么样的天翻地覆,各种人又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经历怎么样的阵痛,又有多少人被潮流淹没,还有多少人把他当做最初的洪水猛兽。


 可那又怎么样呢。


 顾青心想。


   

(http://www.ccfang.cc/novel/YQdJqzNvbOG.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