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魔王级炮灰 > 116 绿帽子王(7)

116 绿帽子王(7)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最快更新!无广告!


 贺灵羽其人, 确有大才。


 他本人的经历也非常传奇, 费国国灭前,他隐姓埋名, 只为曲线救国;费国国灭后,他诈死脱身, 只为有朝一日,扳回一城。这一改头换面,到他以扶戌的身份, 来到了王城, 得见虞帝,已然有十余年光阴。


 扶戌着实能韬光养晦。


 好在付出是有回报的, 扶戌他凭借着自身才能,在虞朝混得风生水起。进献平百越计, 更是让他一举成名天下知, 后随着魏扩领兵平百越,献出良计的扶戌官升为御史大夫。此职乃丞相副职, 掌图籍秘书,执群臣奏章, 兼理监察事务。


 一时间,可以说是华曜日月,天下奔走而慕艳。


 而丞相苏辞年迈, 不止一次上书请辞。


 不过即便苏辞卸任, 下任丞相倒也轮不到扶戌, 不过日后却很难说了。大家都看得出来, 扶戌很受陛下信重,更进一步,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当然了,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再是看重扶戌,也并没有多过火,而扶戌表现地也不像是个佞臣,人家是有真才实学的。


 在成为御史大夫前,扶戌还做过内史长史,内史如今掌管京师之地,相当于京兆尹,当时扶戌就向内史霍遇进言,促成了之后全国范围内驰道的修筑。


 这驰道类似于管道,目的是为了政令畅通,各地交流便利。先前通往漠北的直道,就是这种性质的。后来修建的驰道,先是以新都城丹阳为中心,一条向东,通往过去的褚国和严国,一条向南,直达两淮地域。


 后来又在巴蜀地区修筑了一条驰道,便于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交通;等到攻打百越前,又在原越国附近修筑了攀越秦岭的新道。


 加上直道,便将全国各地以丹阳为中心联系到了一起。


 这种驰道路基坚固,宽五十步,道旁每隔三丈种青松一株。不过就整体规格来讲,还是以直道为最,直道这条路前后修了两年,即便是顾青,也会在看到这条道路后,感叹于集体智慧。


 再者修筑驰道,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正中顾青下怀。这也是顾青为什么会更愿意将他明知道内里身份的扶戌,接连提拔上来,还将他提拔到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之位上。


 当然了,这其中还有顾青想就近观察扶戌的因素。


 扶戌他表现地几乎完美无缺,除了顾青,没有人知道他就是当年一大“搅屎棍”的贺灵羽。


 就凭这一点,顾青就更有几分喜欢他了。


 说起“搅屎棍”贺灵羽来,当年被他坑过的郑王,如今尚在。郑王在郑国覆灭后,也不说是成了阶下囚,可也没什么了权力,更像是个吉祥物,亦或是昭显虞帝慈悲为怀的证据。其他国的君王也是,比如说前费王和前太子袭。


 当时费破时,太子袭还带着宗族中人想要逃走,却被拦了下来,这数年间都只能在丹阳城做米虫,就是他想联系从前的旧部,那也得有机会啊。


 倒是前费王,也就是扶戌和前太子袭的父亲,他在几年前去世了。这其中倒没有什么阴谋,毕竟作为最终胜利者的顾青,也不至于再多去为难前费王这个败寇。


 前费王就是年事已高,再加上郁结于心,自然死亡的。


 此事也没有藏着掖着,扶戌必然是知情的,但他半分都没有表现出来,不过私下有悄悄祭拜就是了。除此之外,扶戌从没有去联络过兄长太子袭,也没有和费国旧民对过暗号。


 费国旧民是说仍旧当自己是费国人的原费国人,他们不归顺于虞朝,还在私下中到处活动,意图复国。那么按照虞国律法,他们就被归于游民之类的。


 乍一听这旧民多有宏图壮志,但实际上随着大一统的脚步,从各方面往前推动,很快他们连游民都做不了了。因为按照虞朝律法规定,全国上下推行户口制度,每个人都得拥有身份证明,如“验”“传”和“符”等,没有证件的,都会被当成黑户。


 而律法还提倡百姓检举,也就是如果发现疑似黑户者,若是没有身份证明,那就可以把这人扭送到衙门,衙门会有相应奖励。


 另外,如果没有身份证明,旅馆都不会收留该人。


 也就是说,这些是黑户的各国旧民们,渐渐地也就只有长期露宿荒郊野岭,寸步难行的下场。所幸当下律法还没有严苛到不准许谁隐居山林,不过成为隐士是不被提倡的,毕竟现在人口本来就不多,若是都跑去归隐山林,那谁来耕田打仗?


 话又说回来,顾青看扶戌顺眼,并进一步信重他,倒也不是完全假装的。


 就是不知道同样在假装的扶戌,会不会假装着假装着就入戏太深?


 顾青还是有那么点期待后续的。


 · 166阅读网


   

(http://www.ccfang.cc/novel/YQdJqzNvbOG.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