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小店奇谈 > 第650章:光头僧、小沙门

第650章:光头僧、小沙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定立佛教为国教后,阿育王开始召集大量佛门僧侣起草佛教文献、典籍,据记载每日供养二万僧徒。


 并修建佛塔和佛学庙宇,供奉佛祖舍利,在世界各地共计建有惊人的八万四千座宝塔和寺庙,至今依然存世不少。


 其中又以中国南京大报恩寺的阿育王塔,全称“鎏金七宝阿育王塔”为最。在我们山东泉城,也有一座育王寺。


 阿育王统治中晚期,他还派出了自己的王子和公主远赴异域通婚,传播佛教。


 就这样,双手沾满鲜血的阿育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浴火重生,笃信佛教、宽厚仁爱的伟大君主。


 阿育王将佛教定为国教,并没有迫害其他教派,相反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捐助。


 由于阿育王强调宗教,正治宽容和非暴力主义,他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统治了长达41年的时间,最终得正果而去,位列佛教护法明王。


 即便结巴和尚给我们科普了这么多,我还是不信这陵墓就是所谓的阿育王墓。


 这一是因为宗教因素,佛教自古就崇尚火葬,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佛祖、高僧的舍利子留存于世。


 根据我在网上查到的资料显示,阿育王虽然为孔雀王朝的君主,但也是焚烧后骨灰撒入了恒河,不可能有墓穴的存在。


 再说虽然古印度比不了中国,但是历朝历代知名的陵墓并不少。


 比如闻名天下的泰姬陵,其全名为“泰姬·玛哈拉”,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为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其妃子在阿格拉而建的。


 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印度珍珠,印度文豪泰戈尔也曾对其大加赞美,称泰姬陵像“一滴爱的泪珠”。


 相比之下,阿育王的历史地位和成就比起一位妃子有过之无不及,他的墓穴为何如此简陋?


 结巴和尚摇头,说我的说法太过武断。


 他正色,说首先泰姬陵的建造者是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沙贾汗。莫卧儿帝国是由突厥化蒙古人后裔建立,信奉婆罗门教,历史也晚于阿育王2000多年。


 不管是宗教还是年代两者都相差甚远,建造陵墓的生产力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其次,他说此处是阿育王的陵墓,此陵墓并非是我们印象中的墓穴,里面也没有阿育王的遗体、骨灰,而是更接近于镇邪法阵。


 仔细想想,多情说的还真有道理。这种偏僻的边陲之地刚刚发现一座陵墓,就引起了众多当地人和大批僧侣的前来,里面一定隐藏着重大秘密。


 我们正聊着,就见打坐的僧侣中突然站起了一人。这人虽然清瘦,但是身材高大,目测足有一米八左右,在身高普遍矮小的印度人里显得鹤立鸡群。


 此人的年纪约莫五十来岁,头皮和下巴都刮得很干净,光头不戴帽,一对皂白分明的眼睛里精光内敛,手中举着一个造型古怪法器。


 他身上穿一套姜黄色的僧袍,这僧袍不是袈裟,却也不像是一般印度僧人那种露出一只手臂,而是披在身上,款式类似于汉服,腰不束带。


 手中法器更加怪异,猛看上去好似一只西北腰鼓,两端平,中间却收紧,就像一枚横放着的沙漏。


 光头僧人的身边还有一个只有十来岁小沙门。那小沙门跟光头僧人一样的打扮,光头不戴帽,身披僧袍。他见僧人站起来,慌忙爬起,紧跟在后面,朝着我们走过来。


 除了这一老一小之外,盘坐在地面上的僧侣们无任何动作,那洪亮、杂乱的吟唱之声和四周弥漫的气场却莫名大减,变得细不可闻。


 我心里暗想这光头僧人很可能就是这群僧侣的老大,大家都是修道者,虽然国籍不同,但通过气场彼此间都可以感应,他一定是察觉到了我们的存在。


 不过他们来得好,借此机会沟通一下,至少也能把陵墓的事情弄个明白。


 只是他们是印度人,我们是中国人,彼此间语言不通,我和胖爷的英文更是停留在“点头yes,摇头no,谢谢你是三块肉”的水平,交流有障碍。


 多情就更指望不上了,他天生结巴,中国话能说利索了就不错。


 秦老板反应快,当即大手一挥,让跟车的翻译迎上去。这翻译就是印度本地人,据说肖军说,是秦老板花了高薪从新德里聘请来的中文专家。


 谁知那光头僧人和小沙门看都不看翻译,直接绕过了他,来到了我们面前。


 随着光头僧人的临近,我感应到了一股沧桑的罡气。这气场就跟之前陵墓周围的炁之场域相似,宏大却杂乱,跟我们在汰山峰会上遇到的各路高手们截然不同。


 我明白这光头僧人来头不小,那小沙门倒是根骨清奇,走路带风,不像是修道者的样子。


 两人走至我们跟前不远处站定,光头僧人上下打量了我两眼,那目光不卑不亢,处处透着一种落落大方。


 然后拇指和食指掐个法诀,另三指竖起朝天并悬于耳际,就像是在给我们打招呼、行礼。


 天朝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出门在外,我们可不能给祖国丢人,忙纷纷抱拳拱手为礼回敬,口称“幸会”,也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得懂。


 光头僧人俯身,在小沙门耳边说了几句,那小沙门连连点头,很快朝前几步走到我们身边,双手合十,行了一个标准的佛家礼。


 “几位施主有礼了,请问你们是为了这王族遗阵之事而来的吗?”


 我们大吃一惊,这小沙门嘴里说出的,竟然是纯正的中文。虽然在某些音调上略显生涩,离普通的话的差距也有些远,但是听懂是绝对没问题的。


 怪不得他们直接绕过了我们的翻译,原来是懂中文的。再看这小沙门虽然身材瘦小,却唇红齿白,皮肤细腻,跟常见的印度人明显不同,反而是跟我们的长相相似。


 听小沙门这么说,我忙回话,说小师傅你怎么会说中文,还说的这么好?我们正是为了此事而来,但这不是一座陵墓吗?你为什么叫它王族遗阵呢?  

(http://www.ccfang.cc/novel/NI95R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