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股海生涯 >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公式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公式

  在林老板看来,可能只是孙怡转达那位投资大佬的话,但是孙怡清楚,看书的各位也清楚,这根本就是孙怡自己布的局。

  而且孙怡本身并没有太强的投资能力,所以对于这些明确的涨跌幅和具体的时间点,孙怡给出的结论实际上都是有问题的。

  孙怡这样一个不太懂投资的人,为什么能给出具体的涨跌幅区间和时间节点呢?他又是怎么得出的这些数据和结论呢?

  很多投资者认识一些所谓的大咖、所谓的投资大佬,他们也能给出一些具体的时间节点或者涨跌区间,很多投资者就是因为对方给出了这样具体的内容,才加强了对对方的信任程度。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有很多的假大佬,很多的假大师,像孙怡这样不太懂投资,但依旧能给出这样的节点和数据呢?这些节点和数据到底如何给出的呢?

  其实,孙怡和她的父亲在研究这些节点数据的时候,主要考虑了几点:

  在时间上预留的天数不能太短,要使得预留的时间足够林老板去办理贷款,并且让贷款成功审批下来。否则,孙怡下一步的计划就没有办法实现了。

  要让林老板知道他去办理贷款并且拿到资金进行抄底时间是足够的,只有时间足够,林老板才会考虑去做,如果时间不够,林老板连考虑都不会考虑。

  预留的时间也不能过长,要给林老板一种紧迫的感觉,如果预留的时间过长,林老板知道时间还很充足,他就会有很长的时间考虑,甚至找专人询问。

  只有在短时间内,没有经过充分考虑的时候,人才会做出冲动的决定。如果考虑的时间长了,林老板上当的概率就低了。

  在预设的股价涨跌幅上同样要保持相对均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所以孙怡说的是上下15个点左右。

  如果幅度太小,那么只要之后股价稍稍一个震荡,就有可能跌破孙怡说的幅度。毕竟孙怡实际上是不懂投资的,所以这个幅度她不敢说的太小,要给自己预留足够的缓冲空间。

  同样幅度也不能说的太大,如果幅度缩的太大,那么就会让林老板有一种不着急买入的想法,甚至可能会让林老板觉得,如果现在把股票卖掉,等跌了之后再买入也不迟。

  所以孙怡给林老板设置了一个不长不短的时间,设置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震荡幅度,同时还说明了这是根据目前的情况进行的初步判断,之后可能会随着市场变化和现在的预估有所差别,也是给自己留了后路。

  在此基础上,再表示自己打算在这个时候买入股票进行加仓,并且借用投资大佬的信用作为背书,让林老板觉得股价创了新高之后还会有一定的涨幅。

  所有的铺垫都完成了之后,孙怡又开启了她的绝杀,给林老板计算了如果真的股价达到了那个程度,那么现在买入保守估计能赚40%。

  没错,这还仅仅只是保守估计,是以当前的价格买入计算的。如果股价再低一些买入或者股价创出新高之后,上涨的幅度超过20%,那么是不是这次的获利就不止40%?

  这些内容孙怡通过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告知了林老板,至少在林老板的心中形成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林老板不去深思孙怡说的话,将孙怡说的话当做过眼云烟直接忘记,那么什么事都没有。只要林老板去深思孙怡说的话,那么就会发现孙怡说的话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孙怡聪明的地方就在于,她没有在给林老板传达的话中加入自己的判断。孙怡所说的一切都是十分客观的,唯一的判断因素孙怡还采用了那位投资大佬的信用和投资能力做了背书。

  至于林老板是否会相信这位大佬的信用和投资能力,那是不用怀疑的。毕竟在这一天之前,林老板就靠着这位投资大佬赚了很多钱,赛木斯股票被这位投资大佬做局出现数个涨停,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所以,林老板不会怀疑这位投资大佬的能力,突然出现跌停的原因也解释的清清楚楚。之后,只要林老板进行了深思,进行了思考,他就有很大的概率进入孙怡的圈套。

  林老板思考的时间越长,思考的次数越多,他进入圈套的可能性就越大。

  有没有觉得这一切很眼熟?这和很多股票分析师和很多投资大咖、财经大v们采用的说话方式是不是几乎一致的?

  通过已经成功的例子或者是一些权威部门、权威人士,为一些判断做信用基础和信用背书,之后以此判断为基础,在进行一些客观的加工,得到了能够吸引投资者、引导投资者情绪的话语和结论。

  比如:从历史数据来看,3000点以下是底部区间是黄金坑,买入之后只要耐心持有,那么就会赚到大钱,假设现在买入,耐心持有,股票上涨到前期高点的位置,那么就能赚百分之多少多少多少。

  再比如:又出台了某项利好政策,回顾过去,这项利好政策在历史中出现的时候股市都处于相对底部的阶段,政策出台后持有多长时间上涨的概率达到多少,上涨的平均幅度达到多少。

  这一系列的说法都遵循着几乎相同的公式,或是历史数据,或是政策信息等一些无可辩驳的高信用度的东西作为背书,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加工,达到吸引投资者的目的。

  这种说法看似是没有问题的,实则无比荒诞,学过统计的都知道,统计的原理是,历史是可以重演的,但历史重演的前提一定是基本环境没有发生变化。

  忽略前提假设,只谈现象,这无疑是有很严重的问题的,以林老板想象中的这位投资大佬为例,这位投资大佬能从底部将赛木斯的股票连做出数个涨停,那么就一定能将赛木斯的股票从高位再做出一段涨幅吗?

  历史中3000点确实是低位,但问题是,历史中数次3000点时,市场的总市值是多少?如今的市场总市值又是多少?市场的总市值不断扩大。而股民的数量呢?市场中的资金量呢?几者扩大的幅度成比例吗?

  几乎每一次公布了某条政策后,持有一段时间都会有很大的概率,市场都会有一定的涨幅,历史上那么多次,导致股价上涨的原因都一样吗?

  某一次是因为装饰建材上涨带动市场上涨,某一次是因为银行保险上涨带动市场上涨,某一次是因为白酒消费上涨带动市场上涨,那谁又能保证这一次会出现新的内容带动市场上涨呢?

  如果历史一样,那为什么带动市场上涨的板块儿不一样呢?归根究底,引发股价上涨的直接原因并不是那一条政策吧?

  这个市场不是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也不单只有一个自变量。要想知道因变量的变化,难道不应该考虑到所有的或尽可能多的自变量吗?  

(http://www.ccfang.cc/novel/Jrb2vl0AbW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