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股海生涯 >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浮出水面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浮出水面

  牛志刚的公司规模还真不少,由于涉及到很多行业,所以员工规模差不多在6000人左右。经过计算,人均工资差不多在一万八左右。讲道理,这个工资在首都也就是一般。

  虽然这个人均工资远远超过首都的人均工资,但要知道这是平均数,很多人都是被平均的。

  牛志刚公司的实际工资缴费基数为3000,如果按照人均工资一万八计算,按照首都的政策规则,每一个月牛志刚的公司少缴纳了接近4000元的各项社保资金。

  总人数6000人,每人每月少缴四千一年就是少缴了接近二点八亿。据从牛志刚公司离职的那个年轻人所知,这种做法至少实行了十年。

  如此计算,累计欠缴金额就接近是28亿,这还不算应缴未缴的情况下,按照万分之五缴纳的日滞纳金。大概估算的话,由于他这一投诉,牛志刚的公司需要补缴的金额不会少于40亿。

  要知道,相关机构的人员盯着牛志刚已经很久了,碰到这样的事情,自然不可能轻易放过。牛志刚这些年来确实做得风生水起,在周家的庇护下,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给几分薄面。

  但牛志刚手下的公司毕竟不是什么全国知名的大公司。账面上不会留40亿的现金。如此一来,问题就来了,相关机构要罚款接近40亿,但是牛志刚的公司拿不出那么多钱。

  于是,在很多盯着牛志刚的人明里暗里的努力之下,牛志刚的公司被检察机关告上了法庭,相关资产进行变卖用来还清欠款。

  这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是在盯了牛志刚许久的一批人的操作之下。法院允许相关机构的人员聘请相应的律师对牛志刚的公司进行查账。

  这批人盯着牛志刚可是盯了好久了,他们一直想知道牛志刚和周家是如何进行利益交换的,是如何进行资产转移的。

  之前没有正规的理由,到牛志刚的公司细细的盘查,所谓的常规检查也不会查账,查的特别细致。

  但是如今就不一样了,如今这些人以债权人的身份进入牛志刚的公司,详详细细的查询过往十年以来牛志刚公司的每一笔账,钱款是怎么来的,到何处去的,都查的清清楚楚。

  而牛志刚本人更是以涉嫌经济犯罪需要详细配合为由。被收走了通讯设备押进了相关的监管部门。

  牛志刚没来得及和周家说明此事,但是周家在牛志刚身边又怎么可能一点眼线没有?所以周家几乎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一消息,只不过他们不知道事情的进展到底怎么样。但是账这种东西是经不起详查的。

  如今,相关机构的人聘请律师团进驻牛志刚的公司,详细的查过十年内的每一笔进出账款,这样让周家察觉到了危机。

  周家内部召开的会议,紧急调整了与牛志刚相关的所有业务合作。包括林修然管理的这笔资金。

  原本周良打算当林修然卖掉手中持有的股票之后,逐步让他把手中的资金都投入到周氏纺织的债券里,但是现在看来时间来不及了,必须尽快收网,虽然只有1/5的仓位,也就是一个亿的金额。

  但是也比没有强。于是在周良的授意之下,周氏纺织的债券出现了违约。

  再说说牛志刚那边。牛志刚被相关机构的人带到了问询室,就开始的进行一连串的问询。

  从最初违规漏缴社保资金的动机开始。牛志刚一开始是非常配合的,因为他也很清楚的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实打实的,做不了假的。查出证据了,那就由不得他抵赖。Μ.ΖЪzw.ζà

  本来牛志刚认为只要把欠缴的资金补上就可以了,虽然说需要补40多个亿的资金,但是对于他来说,只要给他时间进行筹措也就还好。

  实在不行,这件事情可以找周家来帮忙,毕竟这么多年,他给周家的好处,给周家转移的利益远远不止40个亿。但是相关人员之后的问询方向就让他有些慌了,额头都冒出了细汗。

  相关人员拿出他们公司的账本对他说:“你少缴纳的接近40亿的资金,但是你们公司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分过红,你的账面上的资金少的可怜,各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加在一起也仅仅只有不到五个亿的资金,剩余的资金都哪里去了?是否存在资产转移、利益输送等行为?”

  这是相关人员故意这么说,或者说故意往这个方向调查的。其实少缴了很多的资金和公司账面上没有多少资金,这两者本身没有什么冲突,少缴的资金可以在后来的经营过程中亏损,亏掉了。

  虽然说亏掉这么多资金,公司还在继续运作着,本身就不是很正常。但是就事论事而言,一般来说社保欠款很少会往这个方向查。

  但是很明显,相关人员的眼中,社保欠款仅仅只是个引子。后面的方向才是他们主要要查的内容。牛志刚没有学过专业的财务知识,他不是很清楚,详细查账的话,能不能找到他进行资产转移、利益输送的证据。

  于是他拒绝回答。看着牛志刚什么都不说,相关人员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牛志刚不说话,但是事实会说话,经过相关部门的人员聘请的会计师团队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查到了很多问题。

  一开始,相关人员重点查了牛志刚的公司和周家旗下的所有公司的业务往来,但问题是,虽然确实有业务往来,但是相关的报价、相关的情况。也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报价很正常,项目的利润很正常,虽然有盈有亏,但是总体的比例和业内的平均水平非常相近,看不出有什么特别明显的问题。

  一开始确实让相关人员一头雾水,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牛志刚的公司特别喜欢进行投资。无论是大宗商品的投资,还是二级市场股票的投资,皆是如此。  

(http://www.ccfang.cc/novel/Jrb2vl0AbW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