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女配她从来不信命 > 第六章 教训

第六章 教训





  “您觉得,杨氏母女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程玉关眸色沉沉的看向常氏,问道。



  “这…”



  本来还在愤怒的常氏,顿时无话可说。



  她看向程玉关,试探的开口,“按理说,四皇子已加冠两年,皇后娘娘给四皇子赐下教引宫女,也在情理之中。”



  常氏拿不准,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这京城风气跟祖地纯朴不同,若是谁家儿子不开窍,先安排一个通房丫头,也是人之常情,并不是什么大事儿。这件事即便未来儿媳知晓,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一个奴婢罢了,容得下就给她一口饭,容不下就打发走。



  但是面对玉关,这等“人之常情”,常氏有些说不出口。



  这瞬间,常氏从四皇子的“光环”中清醒过来。



  “咱们北地多少好儿郎,玉关不必烦忧,我和你父亲,定然给你找个好的。”



  常氏说完,又紧接着,“就是可惜了四皇子。”



  随即常氏摇头,“其实,也没什么可惜的。宫中环境复杂,咱们家不缺钱,也不用你求权,找个知根知底儿的,你这一辈子过的才顺心。”



  拍着程玉关的手说完,常氏随即又马上道,“就是可惜了四皇子的人品。那等品貌,即使不是皇子也可人心哪!”



  想着四皇子挺拔的身姿,俊朗的模样,常氏越发觉得可惜。



  这一路上,常氏纠结来纠结去,到下了马车,门房下人看着自家夫人紧皱的眉头,还有沉重的面色,都有些心下嘀咕,“难道是在宫里染上什么祸事不成?”



  …



  晚上程府家宴,一家人齐聚,常氏的面色还是纠结万分。



  反倒程玉关,没事儿人一样。



  “小妹,娘这是怎么了,为何事烦心?怎么你们进一趟宫,回家还两幅面孔呢?”



  赵氏见婆母面色不对,好奇的问道。



  “是啊,小妹,娘从宫里回来,就一直如此。你知道是为何吗?”



  钱氏紧随其后。



  有了程玉关这个“小姑子”后,两个妯娌越发团结了,说话做事都是一个跟随一个。



  程玉关摇头,还没说话,钱氏就大摇其头,“哎,小妹年纪小,不懂妇人间的眉眼高低,看不出来也正常。娘,您以后进宫,还是带着我跟大嫂去。这样,您有什么需要助力的,我们也能及时给您帮衬。”



  钱氏心直口快,心里想什么说什么。



  “是啊,娘!”



  赵氏紧随其后。



  她们家在北地是豪族,自来是无拘束长大的,到了程家,公婆厚道明理,也不会说话还需要打草稿,最多迂回一二,大多时候是有什么说什么。……

 



  她们家在北地是豪族,自来是无拘束长大的,到了程家,公婆厚道明理,也不会说话还需要打草稿,最多迂回一二,大多时候是有什么说什么。



  就像这次,钱氏赵氏想进宫开开眼界,但是婆母非不让去,怕她们被人卖了还数钱。



  两个人这面色,明显不服,她们再缺心眼儿,还能比不过未出阁的小妹懂人情世故?



  “大嫂二嫂跟小妹比什么?小妹进宫可不是娘亲带着进的,而是皇后娘娘遣宫人来接的。你们有本事也自己进宫,别一天天看别人眼红。”



  程琅一如既往的心直口快。再加上他年纪小,小叔子说话,嫂子得听着。



  程珏,程珀见状,瞪了各自媳妇一眼。



  程大哥程珀,二哥程珏,是个典型的北地汉子,每日只跟父亲在禁军忙碌,回家少有跟妻子说太多家长里短的时候。



  赵氏钱氏也是在家闲的无聊,家里有婆母打理,她们插不上手。婆婆她们不敢置喙,每天琢磨的可不就是程玉关这个小姑子吗?



  这也是人之常情,同性相较,俗称“雌竞”。



  可惜总有人护着小姑子,两个妯娌试了几次未能成功,反倒变本加厉。



  在她们心里,都是后宅女子,为何小姑子地位超然?



  再加上程玉关每日忙碌,少有在府里应付讨好两个嫂子的时候,就让这两人,越发觉得受到轻视。



  再次无功而返,两人对视一眼,不敢再说。



  常氏却醒过神,都是一家人,没什么不能说的。



  “今儿在凤仪宫,四皇子似乎属意咱们家玉关。”



  常氏开口,震的家中人久久回不过神。



  程留川看着妻子,他知道妻子不是胡言乱语之人,但是此事关系重大,他又求证似的看向程玉关,“是这样吗?玉关?”



  程琅,程珏,程珀还有两个嫂子,都目光灼灼的看重程玉关。



  程玉关淡定摇头,“人心难猜,皇后姨母和四皇子又没有明说。”



  常氏嗔怪的看了一眼程玉关,“这等大事,四皇子那般,已经是摆明立场。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四皇子总不能当众说心悦于你,那岂不是置你于私相授受的地步吗?女儿家的名节何其重要,所以我才说四皇子人品贵重,难能可贵。我看哪,今儿个过后,过不了多久,就该陛下择吉日赐婚了。”



  常氏说到这里,才心中开阔。



  她果然是叫杨氏母女两个带沟里去了。



  这陛下和四皇子是君,她们是臣。等到旨意下来,哪里还有她们反对思量的余地。



  想到这里,常氏看向程玉关,“玉关,别想太多,四皇子秉性众所周知,是打着灯笼都难寻的佳婿。当然,你若是心里过不去,最好明日就去找四皇子说清楚,别拖延,万一旨意下来,可就不得更改了。”……

 

 

(http://www.ccfang.cc/novel/GCMMeG7ABK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