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逆赵 > 第一百零二章雄州城下

第一百零二章雄州城下



十万出征的赵军,最后只剩下三万残军退回了雄州城。

 最后契丹人甚至打到了雄州城下,一阵耀武扬威之后,甚至和赵军对峙了三日,这才缓缓撤离。

 并不是他们没有粮草无以为继,也不是契丹人怕了赵军,而是大梁国担心狗急了跳墙,要是把赵国逼急了,会导致更大的灾祸,

 耶律淳一方面担心银军趁机南侵,一方面也不想扩大事端,把大赵朝逼急,所以下令追到雄州的梁军撤回,赵军才没有全军覆没。

 耶律大石和萧干这边取得大胜,最先震惊的不是赵国人,反而是女真人。

 北方的女真人第一时间得到梁国大败大赵北伐军的事情,当然这其中也是有大梁国特意宣传自己战绩的结果。

 甚至他们进一步的提高了自己的战绩,宣称自己凭借八万兵马击溃了赵军二十万大军。

 甚至把赵军一路追到雄州城下,斩获无数,赵军的尸体都能摞成山了。

 经历过上京之战的女真人,反倒信了。

 因为指挥此战的正是国朝名将耶律大石,对方是梁国为数不多的将军了,仅此一战,不仅让女真人认识到,大梁还仍留有余力。

 另一方面却是对赵军的战力嗤之以鼻,没想到连打的半残的大梁国都收拾不了,这样的盟友还合适吗?

 女真人的议事厅,完颜阿骨打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完颜宗弼完颜阇母完颜娄室完颜银术可韩常等名臣大将齐聚。

 兴许是几十年的征战弄坏了身子,原本壮的像头牛的完颜阿骨打已经显的有些佝偻,虎虽老矣,犹镇百兽。

 他目光审视着众人,然后用苍老的声音说道:

 俺们大银国今年又打了几场大胜战,灭梁指日可待,不过依旧得稳扎稳打。

 老虎食肉,亦是循序而进,千万别把自己肚子给胀了。

 梁国的皇帝老儿逃到了夹山,梁国的小皇帝又在幽州城弄了个新朝廷,原指望着他们大赵能解决这个小皇帝,不曾想却吃了个大败仗,赵军也不过尔尔。

 此话,完颜宗弼最有发言权,他也就是我们常说做的完颜金兀术银国四太子。

 他露出不屑的嘴脸,然后说道:

 父皇,赵国全是些软脚虾,俺上次出使梁京,就瞧出了一个大概,全是些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他们京城的禁军都全是一些废物,更何况西北的禁军,俺觉得完全可以把大梁国击败之后,再吃下大赵国。

 完颜宗望赶紧一把拉住了自己的四弟,然后说道:

 宗弼,你是吃醉了酒在说胡话吗?赵国还是咱们的盟友,梁国还没灭掉,你就想着给我们大银国树立两个敌人,真以为人家万乘之国是好惹的。

 他大赵损失个二十万兵马,也不至于伤筋动骨,要是俺们死个十几二十万人,那就也别打仗了,直接滚回黑山白水,继续打猎,采东珠罢了。

 完颜娄室也是比较有脑子的主帅,看见二太子跟四太子起了争执,赶紧上去劝道:

 俺觉得这事无关紧要,甭管是赵国打赢了也好,打输了也好。

 俺们先消化好自己打下的地盘,然后再一步步拦下。

 当初和赵国约好了,咱们负责北边,他们负责南边,到时候咱们把北边都打完了之后,赵国依旧没有拿下南边,对俺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等腾出来手的功夫,咱们是拿下南边的城池,还是把南面的城池卖给这大赵国,都是俺们女真人说了算。

 完颜阇母骁勇善战,是银国的开路先锋,可并不代表他没有脑子,看见完颜娄室这么说,他也是高兴的说道:

 赵国打了败仗对咱们而言反而是好事,最好让赵国和梁国把狗脑子都打出来。

 他们这边打的越厉害,牵扯的两国兵马就更多,咱们反而能专心对付梁国的老皇帝。

 为今之计,是先要抓住大梁国的老皇帝,然后清理掉北边的余孽,巩固手上的城池,等消化个一年两载,咱们再去北边找剩下的小朝廷麻烦。

 剩下的将领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越说越高兴,赵国战败的事情反而是让他们觉得一阵轻松,更让他们了解到了赵国的虚弱。

 连那些垃圾的梁国人都打不赢,那我们以后要对付赵国那就更简单了,那就加把劲,先把北边的梁国干掉再说。

 于是大银国这边又一次定下了决策,完颜银术可,完颜娄室,他二人负责去追击大梁国的老皇帝,哪怕是搜山检海也一定要把这个梁国老儿抓住。……

 

 于是大银国这边又一次定下了决策,完颜银术可,完颜娄室,他二人负责去追击大梁国的老皇帝,哪怕是搜山检海也一定要把这个梁国老儿抓住。

 剩下的其他银国名将,负责清理大梁国北碚的余孽,然后二太子负责去安抚民心,重新建立秩序,完颜希乙从旁协助他。

 等到众人散去之后,大银国的老皇帝把自己的小儿子留了下来。

 浑浊的目光扫视着这个小儿子,然后闷声说道:

 你之前去了一次赵国,回来之后对赵国的敌意越来越深,莫非惦记上了赵国的什么东西?

 俺没有

 老皇帝打起精神,缓缓的说道:

 啍,你以为瞒得住俺,俺虽然眼睛花了,可心却不糊涂,有些事可以说可以做,有些事却不可以说不可以做。

 虽然刚才那些大将们没有点出来,俺却要告诉你一声,做什么事都要寻求一个名头。

 名不正则言不顺,哪怕他再没有道理,也需要一个借口,一个不太离谱能让对方认可,也能让俺们自己认可的借口。

 赵国可以打,却不是这个时候打,俺们吞下一个大梁国都要发挥好这么多年的工夫,再吞下一个大赵国,会直接把俺们的肚皮都撑破,你懂吗?宗弼?

 儿臣知错了,有些事急不来,儿臣一定会隐忍。

 赵国确实有一些儿臣想要的东西,儿臣来日一定会拿下,还请父皇宽心。完颜宗弼赶紧认错。

 老皇帝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大堆话,看见自己儿子一副受教的模样,这才宽慰了几分。

 父子俩又说了一会话,后来因为大银国这位开国皇帝暗伤发作的关系,这才终止了对话下去休息了。

 走出大殿之后,完颜宗弼,直接把目光看向了南方,心中暗暗说道:

 也好,赵国的狗皇帝,你的几个女儿就先暂时寄存在你那里,正好她们也需一些时日长大,可别把她们嫁人了,否则俺可忍不住发兵赵国

 宋佶心情如何?

 其他人不知道,反倒是咱们童太尉的心都快冷了下来,因为就在兵败的第三日。

 还在雄州城收拢残军的童太尉,收到了官家的回信。

 咱们童大尉万分的纳闷,就算用了八百里加急也不至于这么快吧?他自己写的奏折前天才送出去,一来一回至少要五六天的功夫。

 怎么官家这么快就送了信来?随即就想明白了,这可能是官家在战前送回来的信。

 打开信一看,他顿时就懵了,心更是拔凉拔凉的沉到了湖底里面,他知道他的军事生涯可能结束了。

 他不知道身边是有叛徒告密,还是有官家的眼线定制,又或者是官家神机妙算,预料到了一切。

 信的内容很简单,主要是告诫一番。

 大致意思也分为以下三点。

 其一,不准抱有侥幸心理,不要奢望对方会拱手让出城池,最好做过一场,最好先歼灭一部分敌军,震慑梁国。

 其二,不可过度解读之前的旨意,军阵之中,刀枪无眼,难免出现一些死伤。

 若是不小心伤到一些燕国百姓,也是理所当然,事后给些补偿便可。

 其三,不可轻敌浪战,应该多派遣探子,摸清楚地形,然后循序渐进。

 尤其要注意大梁国朝名将耶律大石,还有大将箫将,这两位名将都是难以劝降,需要谨慎对峙。

 咱们童太尉欲哭无泪,为何官家所说的蠢事他一样不落的全犯了?要是官家的信能早点到就好了,要是他能再谦虚谨慎一些就好了,要是他之前能够听从某人的劝诫就好了可这世上没有这么多后悔药。

 突然咱们童太尉又想起了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他好像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了出去。

 要是官家不知道实情还好可现在事情全部被官家说中了,自己看来是在劫难逃了?

 已经过去了两日。

 现在派人去追八百里加急还来得及吗?

 咱们童太尉在线求问!

 大赵国宣和四年二月初十。

 把信送出去的大赵官家心里面算是落下一块大石头了,这几日是吃不香睡不好。

 总是想起自己训斥小儿子的场面。

 虽然事后也有些后悔,可终究是悔之晚矣,就想着今年万寿节之时,再把楚王给招回来,好好安抚一番。

 因为伴随着咱们宫中三位小仙女的安抚,咱们官家的气也消了,也认知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时候又想起了小九的好了。……

 

 

(http://www.ccfang.cc/novel/AH6FEed2A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