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 > 第七十一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六十七)

第七十一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六十七)




 尤语随手摘了两个番茄,递给贺咏枝和她的女助理。


 自己又摘了一个,在衣服上擦了擦就嗦了起来。


 贺咏枝看她吃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提醒:“种番茄用的农药可不少,这么吃很容易拉肚子的。”


 尤语浑不在意:“我们村儿在番茄苗移栽之前,所有的土地都经过消杀处理的。您看棚顶上的防虫网,还有地里的黄板和粘虫板!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虫,能被隔绝和处理掉,极个别顽固害虫,我们也大多使用的是生物农药.”


 果蔬公司总经理和种植户亲自示范,随摘随吃,完全不惧灰尘和农药残留。


 贺女士最终也没忍住嘴,被尤语指引着:先开窗,后嗦汤,挤一挤,一口装。


 小助理早就吃得头都抬不起来了,顾不上被飚了一身的番茄汁。


 这是什么神仙味道的番茄?


 八成熟,就已经是恰到好处的黄金酸甜比例。


 轻轻一吸,又沙又浓郁的汁水便在舌尖爆破,每一口都令人无限惊喜。


 要是放冰箱里冷冻一下,不用想都知道能有多好吃。


 不负众望,连吃了两颗沙瓤番茄的贺女士,急切表示想买!


 尤语却摇头:“老尤家沙瓤番茄皮太薄,哪怕是七成熟的摘下来,运到山城的耗损肯定不小,而且就这两三百亩,还不够我们县城和成都的几家酒楼卖的!


 给您推荐,我们公司精心筛选出来的番茄种子!环境适应能力强,抗病毒抗虫害。您要不要在山城农村找种植户种种看!”


 贺咏枝兴趣更甚,她家公司在山城某乡镇有几百亩的辣椒基地,如果能自己种出这么好吃的番茄来,简直是快乐到老家了!


 “嗯,你们明年能卖给我多少亩番茄种子?”


 “三百亩以内,问题应该不大。”


 尤语在心里认真算过账的:她家去年留的二代番茄种子还剩三十五斤,可再播种两千一百亩。


 今年,她打算把叶舅舅家所有适合留种的番茄都承包了,再精选个五十斤的三代种子出来。


 三百亩就是五斤种子而已,可不要太轻松了哟!


 “好,三百亩番茄种子,我今天就要带走!”


 买能下蛋的金鸡划算,还是买鸡蛋撇脱?


 傻子都知道选什么!女强人的魄力不输于男人。


 等到逛完十几个大棚番茄地,两个老板拉扯下来的种子价钱,每克60元!


 5斤种子,5000克,合计软妹币三十万。


 果蔬公司除了提供番茄种子,还提供大棚和露天种植技术培训服务。


 搞定了头等大事后,轻松愉悦的贺女士又转了一圈尤沟扁村其他生产队,辣椒、黄瓜、茄子、苦瓜等蔬菜大棚。


 就在田地里和数十户菜农,谈成了比当地批发价略高两成的,六万斤的采购量。


 说是如果蔬菜的品质好,后期还能继续合作。


 菜农们拍着胸口保证,绝对不以次充好,缺斤短两,他们愿意接受果蔬公司每天抽查


 再回到尤语家,已是夕阳西下。


 尤奶奶做了一桌子地地道道农家菜,招待远方来的贵客:


 “贺总,我今天做的都是刚从地里现摘回来,没有用化肥、也不打农药的绿色蔬菜!肉菜少,你可别介意哈!”……

 


 “贺总,我今天做的都是刚从地里现摘回来,没有用化肥、也不打农药的绿色蔬菜!肉菜少,你可别介意哈!”


 “唉哟,老姐姐!我可太喜欢吃这种农家菜了,刚吃了几个生番茄开了胃,还能再吃一大碗菜。”


 老太太露出了八颗牙,自从有了牙齿后,笑起来自信飞扬。


 孙女交待过,有上百家火锅店的大老板,平时大鱼大肉都吃腻了,咱怎么乡村怎么来,大半个小时她就做了这么一桌菜。


 滚过白酒,裹上五香粉和盐,腌制了一个月的咸鸭蛋,蛋黄翻沙、红得流油,煮熟后切一盘。


 小女婿从大山里带回来的嫩苦笋,做成的开胃泡菜刚刚好,捞一碟。


 油炸南瓜花、虎皮尖椒、豇豆烩茄子、清炒红苕尖儿都是时令蔬菜,吃的是一个鲜。


 焯完水、挤干水分冷冻起来的樱桃萝卜缨子,解冻后和新鲜的差别不大,用来煎鸡蛋香喷喷,颜色也好看。


 江县某古镇最有名的烟熏鹅肉,色香味美,招待谁,都拿的出手。


 唯一费点时间的是,用柴火灶炖了一个番茄水库鱼头汤。


 主食是一整颗,用大火蒸二十分钟的小贝贝南瓜。


 反正,老太太她尽力啦。


 贺女士也不是作假的人,锅气味十足的农家菜,清爽可口、浓淡相宜。


 她是一不小心,真的吃了一大碗。


 沙瓤番茄不但让鱼汤没有腥味,还增添了几分鲜甜,喝得全身冒汗还放不下碗。


 要是用来做火锅锅底,烫鞋底都好吃哟。


 吃到最后,看着整颗绿得发黑的小贝贝发晕,真吃不动了!


 刚摘下来还没糖化过的小贝贝南瓜,拳头大小,重量大约在300-400g之间。


 今天也是尤语全家,第一次吃瓜。


 蒸熟后的小贝贝,质感非常“不南瓜”。


 用手轻轻一掰,瓜瓤就清清爽爽地分开了,露出橙黄色的瓜肉来。


 闻起来是有一股南瓜味,可带着薄薄的一层皮吃进嘴里,粉粉糯糯,像糖炒栗子般香甜,细腻而不噎人。


 年轻的女助理尝了两口,赶紧掰了一块给贺咏枝,“您尝尝,口感好巴适哦。”


 “如果再放十天半个月应该会更甜、更好吃!”尤语吃过后,表示对糖度还不是特别满意。


 “还不甜啊?已经比普通老南瓜都甜了!”小助理急忙站队。


 尤爷爷和尤奶奶分享了一个南瓜,只觉得美味至极,老年人对这样的口感大爱。


 贺咏枝吃完一块,称赞道:“这哪里是吃南瓜,分明是在吃板栗嘛!”


 “把小贝贝南瓜放烤炉里烤着吃,可不就是披着南瓜外皮的烤板栗么!煮粥也行、加上糯米粉做成南瓜饼也好吃”


 尤语历数小贝贝南瓜的花样吃法。


 再过七八年,人家可就是高纤维、低脂肪、低碳水、低热量、高营养的网红减脂代餐啦。


 她是抢先了几年,又有着成熟的销售渠道和新型电商渠道。


 怎么可能,在这个“致富瓜”上赚不到钱?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9M3JKJeHL4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