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番外秦良玉2
书房文学小说推荐阅读:从斗罗开始的大夏天庭、
风华名媛、
柯学情绪是易碎品、
大嫂,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消失三年,校花女友到处说我死了、
恋综:戏精美人在线反pua渣男、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盗墓奇异志、
我的末世版植物大战丧尸有点奇怪、
斗罗大陆四观星之人、
[虽然家破人亡,可日子还得过。秦良玉有没有报仇的想法我不知道,但她显然是不怨恨朝廷的。]
“忠臣啊!”茶馆里,土财主发自内心的赞叹。
如果互换身份,他是秦良玉,肯定恨死狗皇帝了--现在他家还没被诬陷死人呢,他就巴不得换一个轻徭薄赋的朝廷。
[秦良玉沉寂了几年,安心的训练白杆兵,教养儿子长大娶妻。到了天启元年,朝廷终于想起了她,调她前往辽东征战。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辽东是怎么一点点溃烂的了。]
崇祯打起精神,仔细聆听。
自从去年冬天建奴寇边打到北京城下,建奴就超过西边的流民起义和西南的土司作乱,成了当下大明的心腹大患。毕竟那两个地方离的远,可建奴却是实实在在悬在头上的一把刀,动不动就要削掉他一层头皮,实在让人恐惧。
[万历四十六年,积蓄了二十多年力量的野猪皮努尔哈赤宣布了“七大恨”,正式起兵反明。次年,朝廷决定对辽东用兵,讨伐这股不听话的部落。
不过万历经过三大征之后,国库空虚,再加上皇帝本人消极怠工,所以二十多年也没缓不过来。
因此这次用兵,万历就比较急,怕战事拖延日久,无力供养辽东集结的部队,就一再催促领兵的杨镐。杨镐没办法,只能亲自坐镇沈阳,兵分四路围剿建奴。
是不是听着有点耳熟?
没错,这就是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崇祯听到这里,脸色煞白,牙根咬得死死的。这场战争距今不过才十二年,当时没人把建奴当一回事,那奴酋不过李成梁一家奴尔!谁承想,如今竟然变成大明的心腹之患。
[杨镐的战略中规中矩,不能算错。但在当时,辽东各个将门已然有演变为军镇的趋势,将领都私心甚重。再加上之前说过的朝鲜战争对辽东产生的深远后果,导致明军这边不能互相好好配合。
而反观建奴这边,他们靠着间谍耳目,提前截获了不少消息,明军这边的部署漏的跟筛子似的,所以努尔哈赤说出了一句著名的战略: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于是竟然领兵各个击破,明军大败,万历遗憾而终。
自此,建奴成了气候,直到掀了大明的棺材板。]
崇祯感觉自己的心里咯噔一下,像是被人仅仅捏住一般,一时连呼吸都忘记了。
大明居然真的亡在了东虏手里!
朱元璋气的不行,前面三大征不是打的挺好的么?虽然对国库负担重,但你丫二十多年都恢复不过来,这鳖孙当的什么皇帝!
他想起天幕之前讲万历不上朝不补官,就这样国家不衰败才怪!
果然天幕印证了他的想法。
[前面说过万历大搞无政府主义的试验,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对抗文官集团,细究起来,其实和万历朝另一个赫赫有名的事件相关,就是国本之争。]
[大明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八扇屏风基本恪守嫡长子继承制度,储君传承在历代都算是比较清晰,相对波澜比较少的,远不像大唐那样从立国打到灭亡。]
李世民手抖了一下,随即无奈的苦笑道:“朕就算成了千古一帝,这件事到底还是一个洗不掉的污点啊!”
不过他的后代是怎么回事?也在不停争权夺位么?
他脸色变的阴沉起来,难道是他没给后世做个好榜样么?
[但到了万历这里,行不通了。
首先,他不喜欢自己的皇后,所以没有任何嫡出的孩子。
无嫡只能立长了,可长子他更不喜欢。
因为早年间有一次万历去拜见太后,没想到太后不在,他一时兴起,就宠幸了太后宫里给他端洗手水盆的宫女王氏。
按明朝的规矩,这种私自临幸之后应该赐给宫女一样东西作为凭证。可那时候是万历九年,他还活在李太后和张居正的双重管教之下。万历觉得王氏是自己亲娘的奴婢,若是让人觉得“□□婢”怎么办,那岂不是不孝?
于是他选择了白嫖,企图遗忘这次一时冲动犯的错。
偏偏王氏一朝得宠,就身怀有孕,诞下了皇长子,简直在时时提醒万历这段他自觉不光彩的黑历史。
于是越发的不喜欢王氏和皇长子。]
朱棣听到这里,忍不住冷哼一声:“没有担当的鳖孙。”……
朱棣听到这里,忍不住冷哼一声:“没有担当的鳖孙。”
[不久之后,万历就遇到了他此生挚爱郑氏,也就是日后的郑贵妃。万历爱屋及乌,对郑贵妃和她所生的皇三子极尽宠爱。
这些行为落在朝臣的眼里,引起了他们的警觉--
皇帝这是想干嘛?是不是有废长立幼的心思?
祖宗之法不可变,尤其是涉及到国本,便是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八扇屏风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大获全胜,兴奋异常。但也换来了了万历的破罐子破摔。
从此以后,万历就开始彻底摆烂,缺官不补,朝廷渐渐停摆。原本还能勉励维持的国力,像泄洪一样一落千丈。]
李世民:……
他听着,这万历的皇帝怎么当的这么憋屈呢?
茶馆的簪花士子却语出惊人:“天子垂拱而治,将政事托付于宰执与士大夫,本就是正理。”
毕竟江南一直有限制君权的一股思想风潮,更是被东林诸位大儒推崇,所以他也觉得这样做不算错。
“呵呵,”土财主虽然听不太懂那士子的观点,但不妨碍他小声啐了一口:“那些当官的就把国家弄成了这样子?建奴入京畿附近,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士子一时被噎住。半晌才气哼哼的回了一句:“山野愚夫,认得几个字,又懂什么国政。”
[而东林党这帮人吧,太过于复杂,历来评价褒贬不一。不过不论如何,正是他们挑起了明末无休止的党争。]
朱元璋眼前一黑。
党争!
他可是清楚记得北宋的党争造成了多么大多么坏的影响!争到最后不论是非不论真相,完全就是看人,看派系。
好啊,这些官绅联合起来一起忽悠他们老朱家还不够,竟然还搞内斗,糟蹋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
李善长他们几个莫名打了一个寒颤,总觉得陛下看他们的眼光又冷了三分呢。
[萨尔浒之战惨败后,朝廷用了熊廷弼认辽东经略,来统辖对付东虏的事情。虽然明朝后期也发展成了文官领兵,不过大明的文官也不全是空谈误国之辈,又能耐的人还是不少的。
比如这熊廷弼,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八扇屏风易举的让努尔哈赤塞进去不少间谍。]
秦良玉抿抿嘴,没忍住小声骂了一句:“误国无能的蠹虫。”
[于是努尔哈赤在了解了情况之后,果断出兵,攻打沈阳!
比较他自起兵开始,还是窝在老家赫图阿拉,连小县城都比不上的破寨子能有什么前途?努尔哈赤的野心很大,他的目标是整个辽东地区。
而沈阳,无疑就是辽东的核心。]
[朝廷急调了全国许多兵马奔赴辽东作战,其中就包括石柱宣慰司。而秦良玉则是派了兄弟二人带领白杆兵奔赴辽东,她自己则是领着剩下的三千白杆兵进驻在京畿的通州、永平一带,护卫京城。
沈阳被围,情况危机。而天南地北的客军聚集在这里又有隔阂,自己人都能发生火并,战事岌岌可危。]
朱元璋怒道:“这就是毁了朕的卫所制的后果!兵为将有,而不是握在朝廷的手里。那些兵只为各自的将领而战,却不是为朝廷而战,岂能不亡国!”
连亡国都说出来了,看来陛下是气到极点了。
毕竟咱大明才刚立国,谁会自己说自己死了活该啊。所以殿内众人呼啦啦跪了一地,请陛下息怒。
朱元璋不耐烦的摆摆手,让他们起来,其实心里也慌得很,因为他气归气,可完全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毕竟,看样子确实是没有什么万世不变的完美策略的。
历史上的自己选择这一套,被后世子孙糟蹋的不成样子。如果他现在用了别的方法,就能避免重蹈覆辙么?
这些文官和那些脑子坏了的鳖孙一样不会好好执行的!
他迷茫,所以很慌。
[就在此时,沈阳城外的浑河之畔,秦良玉带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八扇屏风尤其是白杆兵这种着轻甲的步兵。一般来说,面对这种兵,当时的八旗一个冲击就能让对手溃败。……
(http://www.ccfang.cc/novel/7LH3fL9J8K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