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372章 狼来了

第372章 狼来了




 最近西安的宋晟感觉有点心绪不宁。


 从去年十月开始,叛军的哨骑出动频繁,祁山道、陈仓道、斜谷口、傥骆道,都发现叛军大量的哨骑。


 开始叛军二十人一队,后来发现官军也是二十一队,又增加到三十人一队。


 宋晟也跟着加人,增加到四十人一队。


 于是双方在这几条道里,经常发生厮杀,伏击。


 你伏击我,我伏击你。


 宋晟很快发现官军不如叛军,老是被叛军伏击。


 因为叛军好像比他们更了解里面的地形。


 瞿能到了四川后,就按照朱高煦的命令,着人多次进入关中,配合朱高煦的人,测画关中地形地貌,特别是秦岭这边的,为重中之重。


 这些道路,那里比较陡,那边可以伏击,那边有水,都被朱高煦摸的清清楚楚。


 宋晟以前只是驻守凉州,甘肃,对附近地形真不是很熟。


 部下里有稍微熟的,但也不可能像朱高煦那样全部画了图,都记的清清楚楚。


 于是算官军主场的秦岭,居然连连被叛军伏击,损失惨重。


 宋晟这时知道,瞿能可能要往关中打了,但具体走哪,他无法判断。


 因为哨骑老是干不过对方,宋晟索性把哨骑收回来,下令各条道的出口处,建以哨塔,严加观察,同时置少量人手,隐藏在这些道里,注意示警,不要与对方哨骑冲突,保护自己。


 这八百里秦岭藏点人太容易了,但是如何生存是个问题,只要有水有粮,藏上一年都不会被人发现。


 去年十月,张武来到西安。


 因为宋晟感觉叛军会从子午谷出来,请张武过来议事,想让张武带一万骑兵,巡守子午谷附近。


 张武过来后,极为不满。


 “叛军会走子午谷?”张武当面质问:“老将军是不是在开玩笑?子午谷又长又难走,对面瞿能会这么笨?”


 现场诸多军将,张武很不给面子,还故意叫‘老’将军。


 宋晟也没生气,道:“叛军哨骑在各道都有,唯子午谷没有,明显是故意的。”


 “子午谷六百多里,哨骑进去也要考虑吃喝。”张武笑道:“他当然不派了,故意引起咱们浮想,老将军可别上当。”


 现场很多军将也认为叛军不可能走子午谷。


 子午谷六百多里,全是山路,走进去都是人困马乏的,半条命都没有了,哪还有劲打仗。


 明末高迎祥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不过老高准备不充分,又遇到冬天,到最后粮草缺乏,又没好好休整下再出子午谷,加上孙传庭正在等着他,所以被打的惨败。


 宋晟道:“大伙以为越不可能出现的地方,瞿能越可能出现,他是瞿能,不是李景隆,因为他输的起,大不了退回汉中。”


 宋晟这个想法很有道理。


 子午谷难走,但是如果被堵住,瞿能还可以退回去,只需派少量兵马断后,保存主力就行。


 张武笑了,一脸不屑。


 宋晟又道:“瞿能这个人胆子挺大,也喜欢堵博。”


 “当年攻打北平城就差点被他破门而入。”


 “四川临阵反水,部下拥护很多,他也不怕消息泄露,可见他胆子非常大。”


 “这种人天生有堵性,我断定他,有九成的可能,会走子午谷。”……

 


 “这种人天生有堵性,我断定他,有九成的可能,会走子午谷。”


 张武阴阳怪气道:“老将军可学其他道,派细作潜入子午谷,占高处隐藏起来,看到叛军,燃峰火即是。”


 宋晟果然是这么干的。


 但是。


 第二天天还没亮,陈仓道冲天大火,烽烟滚滚,几十里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宋晟在陈仓道里面找了几个据点,用烽火联系,一路联系到大散关。


 没多久,大散关也有烽烟冲天而起。


 驻守大散关的王海立刻派快马急报宋晟,同时全力备战。


 张武得到消息,哈哈哈大笑,觉的还是自己聪明。


 因为之前他就认为,瞿能带有重炮,必然不会走山道,而走更为平缓的陈仓道和祁山道。


 张武带两万骑兵紧急支援。


 但等他们赶到大散关,王海却说,叛军退了。


 “啥?”张武目瞪口呆,又惊又怒。


 王海说隐藏在陈仓道道的人点起烽火后,叛军往前又走了一个时辰,然后全军突然转头,回关中了。


 张武问:“叛军多少兵马?”


 “看不出啊,反正连锦无尽。”


 无论祁山道还是子午谷,从四川入关的五条通道,最宽处也只能并排走七八个人,所以如果对方用两人一排,或三人一排,几千人就是长长的队列,你根本看不清对方有多少兵马。


 张武无奈,只好带兵回凤翔。


 但他的兵马还在半路上,祁山道又传起烽火。


 张武回到凤翔屁鼓还没坐热,从秦州卫来的消息传到凤翔。


 他又带着两万骑匆匆出去。


 结果才走到天水,秦州卫来人说叛军又回去了。


 “握草。”张武破口大骂,这瞿能真是奸诈。


 接着后面官军就没有安稳的日子好过。


 去年十一月七日,斜谷口有讨逆军进入,这边道路极窄,两人成行,一千人能排出连绵长龙,官军潜伏的人看到队伍进来为,就点起烽火,弄的官军疲于奔命。


 十一月八日,子午谷出现大量叛军,而且因为官军哨骑潜伏的深,所以叛军深入到子午谷中间,已经进入两百多里,这证明叛军在数天前就已经进来。


 宋晟大惊失色,得到消息后,赶紧点齐兵马,西安六万多精锐尽出,直扑子午谷道。


 大伙都没想到,讨逆军居然真的会走最难走的子午谷。


 宋晟这边骑兵比较多,第一时间先带着三万精骑来到子午谷外。


 他的战略和几百年后孙传庭伏击高迎祥差不多。


 子午谷西边有虎豹河,东边有涝峪河谷口,这两个谷口成口袋把子午谷围在当中,几百年后孙传庭也是在这里伏兵,宋晟也是左右各安排一万精骑,主力则埋伏于黑水峪出口两侧的山上。


 他张开口袋就等瞿能,结果等了几天毫无消息,到第六天时,又传来傥骆道有烽火,大量叛军出现,同一天时间,子午谷的哨骑跑出来,找到宋晟,说叛军又回去了。


 “。。”宋晟一脸蒙比。


 叛军牢师动众往里走了两百多里,然后就回去了?


 宋晟大怒:“伱到底看到多少叛军就点烽火?”


 “叛军队伍很——长啊——看不到头——”……

 

 

(http://www.ccfang.cc/novel/7H8K5K9J2M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