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330章 汉王喜欢在战场上阴人

第330章 汉王喜欢在战场上阴人




 中间傥骆道四百二十里左右,三条路里最短的,这条路虽然最短,但路况最差,而且傥骆道上没有水源的路段最长,这条路很少有人走,但当年曹爽那二货偏偏选了这条路伐蜀。


 结果魏军进来后,因为缺水,大量负责运输的牛、马、骡、驴等驮运牲畜直接渴死,曹爽只得征调数万役夫为苦力运输粮草,其中很多也渴死了,魏军士气骤降,最终死伤惨重,逃回关中。


 诸葛亮当年一心北伐,最后一次北伐从西侧斜谷口出去后,驻军五丈原,和魏军对峙,然后死在五丈原。


 现在瞿能也面临这样的选择。


 汉王让他明年攻打西安,从哪条路出去?宋晟这么经验丰富的老将,会在哪边防守?


 “这三条路都不好走。”儿子瞿郁这时道:“父亲大人,可还有其他路进入关中?”


 “我在考虑。”瞿能看向远方:“进关中有好几条路,但要打西安,眼前这三条是最近的。”


 除了这三条加祁山道,还有条道可以走。


 就是大散关陈仓道,这条路道路比较平缓,适合大军,可以运炮,缺点是更远,比最远的斜谷道还要多绕一百多里,宋晟的兵马就是从这边到汉中的,肯定会防备着瞿能从这边出汉中。


 而且宋晟从陕西西北方向带兵过来,算是顺路,瞿能要从这里打西安,绕的更远,多走好几百里。


 行军路程越长,需要带的粮食就是越多,危险性越大。


 关键是,现在的大散关,可不是三国时的大散关,明军经营多年,成为险关要塞。


 走哪呢?瞿能再次沉思起来,脑海里也回想起汉王的话。


 “四川你为主将,别考虑湖广战场,你自己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无论胜败,都与你无关,务必保证伱自己的安全。”汉王越是这么说,瞿能越想胜。


 西安。


 宋晟也正在西安卫指挥衙门看地图。


 四川战败后,宋晟带着官军三万骑兵退回关中,他是从大散关沿陈仓道进汉中的,也是从陈仓道退回来,因为他的骑兵走其他道更难。


 到了大散关后,留陕西都指挥佥事王海率五千精骑,驻守大散关。


 并令王海募招工匠民夫,在大散关修建工事,以防讨逆军从陈仓道过来。


 大散关自古是关中四大门户,有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的称呼,现在是陕西都司控制下,所以宋晟以放弃汉中的代价,带出三万精锐,立马先将大散关给占住。


 而且他知道四川大败后,肯定还会陆续有官军逃回关中,所以令王海在此收编败兵,并要求查明底细,非原关中出去的都司兵马,一屡不要,严防汉王派出奸细。


 王海在这边修建工事的同时,果然陆续有步营逃回来,必竟当时很多人官军跳进河里,也有人官军逃向别处。


 两个月不到,王海手中有了上万人马,牢牢守住大散关。


 大散关原本在明军手上就修建的和雄关似的,王海现在又加班加点的修缮,更加的固若金汤。


 王海留守大散关时,宋晟一路回到西安,立刻以以平羌将军、总兵官的身份,召集陕西卫所官兵。


 陕西的兵马其实也不少,陕西这会有都司和行都司两个都司,和北平以前的北平都司,北平行都司一样(北平行都司后来改成大宁行都司)。


 像宋晟驻守的甘肃属于陕西行都司,这边有十二个卫,四个千户守御所,兵强马壮。……

 


 像宋晟驻守的甘肃属于陕西行都司,这边有十二个卫,四个千户守御所,兵强马壮。


 宋晟带进四川的基本就是这波兵马,当时他带出去五万多,回来只有三万多。


 这边还有甘州群牧所等几个养马场,所以宋晟骑兵比较多,带回来的全是骑兵。


 何福在宁夏时,那边属于陕西都司。


 陕西都司衙门在西安,兵马更众,有二十八个卫,十六个千户所,论兵力可以和北平都司不相上下。


 宋晟进四川时,何福带着宁夏三卫和其余各卫,约五万和他汇合。


 战败后这些兵马基本大部失陷在四川。


 宋晟带回来三万骑兵,然后陆续又跑回来两万左右步营。


 所以整个陕西两都司,这会有四十个卫,二十个所,总兵力约二十三万。


 四川一战损失了约五六万。(因为跑回来的还有张武的人。)


 宋晟回到西安后,陕西境内官军还有十七万。


 宋晟立刻召来陕西都司都指挥使倪宽,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使歹都(蒙古人),分派兵力防守关中。


 宋晟也怕汉王的兵马会趁胜杀入关中,所以立马布置起来。


 没几天,张武带着几百人也逃回西安。


 他过河后,又沿路收了一些败兵,身边聚集几百人,狼狈的逃回西安。


 张武当然不服气,又不敢回京师,他向宋晟要两万骑兵,驻守凤翔,因为讨逆军要从汉中进关,他这边第一时间就能做出反应。


 原本宋晟手上有十七万人,除掉留守屯田养马的三成,还有可用的十二万人。


 他只需要防守汉中出来的讨逆军,形势和三国时的魏国一样,是比较轻松。


 大散关安排了一万,凤翔府两万,宝鸡县(陈仓)一万多,祁山北的秦州卫一万多精兵。


 另倪宽率一万多守武功县,陕西都指挥同知戴聚率一万多守扶风,行都司指挥同知李成率一万官军守歧山。


 其余六万多兵马守西安附近。


 至此渭水以北全是官军驻守,讨逆军要是从秦岭出来后会很艰难。


 如果不攻下这些城池,直取西安,这些城里的兵马出来,立马能断了讨逆军的后路。


 如果一个个攻城,伤亡肯定巨大。


 宋晟布置的挺好,也有信心全力守住讨逆军进关中的路。


 他要求不高,不求打败讨逆军,只要自己不犯错,守住关中就好。


 但是,同样是十月份,朝廷有旨意到了陕西。


 朱棣正在四处征兵准备湖广决战,听说陕西在大败之后,还有十七万兵马,他立马要求陕西征调五万进湖广。


 宋晟当时非常无语,但也没犹豫,令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使歹都带领数万步骑,沿东南出武关,从郧阳进入湖广支援湖广战场。


 这样他手上的兵马直接少了五万。


 这时他就害怕四川的瞿能得到消息会攻过来。


 宋晟无奈,只能抽调陕西两都司所有正军。


 屯田和牧马的事,交给军馀和家属,陕西所有正军,投入到战场。


 明朝卫所通常是三成屯田,七成守城,打仗时,出征也大抵如此。


 但在靖难时,双方为了增加兵力,都抽到八成,九成,甚至全部。……

 

 

(http://www.ccfang.cc/novel/7H8K5K9J2M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