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247章 只要有心,啥事都能干成

第247章 只要有心,啥事都能干成




 朱高煦把李彬叫来,问道:“这些日子,降兵营爆出多次冲突,很多越军不满,甚至奋起反抗,长时间关押着,也不是个事。”


 打败胡氏后,明军先后抓到近十万投降的越军。


 原历史全被放掉,让他们回老家,结果后来张辅一走,简定、邓悉、阮帅等人为代表的安南地方势力就起兵叛乱,这些回家的越军,又纷纷加入其中,从而把明军投入长期的拉锯战。


 李彬果然道:“越军虽战不利,但因其不熟悉咱们的战法,我观越军战力不俗,不能轻易放掉,一旦放虎归山,将来必是麻烦。”


 李彬还是很见识的,初来安南的时,越军不了解明军战法,且明军火器也比较多,所以打的越军节节败退,但越军和明军打了几年后,经验就打出来了。


 历史上之后十几年明军时不时在这里与越军纠缠,并且开始出现溃败,1426年明将王通率十万大军在崒洞之役惨败,仅阵亡就五万人,1427年,明将柳升带十万大兵再入安南,于支棱一役惨败,柳升也被击杀。


 之后,明朝就彻底放弃了安南。


 所以李彬很有经验,看出越军战力不俗,只是现在第一次和明军交战,不熟悉明军的打法。


 朱高煦则问:“以丰城侯的意思?”


 李彬左右看看,四下无人,眼露凶狠之色,伸手做了个抹头的动作。


 朱高煦心中微动,朱棣当初设五军,李彬能当一军主将,果然是个人物。


 李彬这个提议很合朱高煦的心意,因为他要长期控制安南,这十万精锐越军是肯定要除掉的。


 怎么可能和原历史一样,放他们回去,让他们再起兵。


 后面十几年明军战死在安南战场上的,少说也有二十万,这又何必呢。


 朱高煦这时笑道:“丰城侯的话,正合我意。”


 李彬咧嘴就笑。


 “不过,咱们还不能干的太明显。”朱高煦道:“高煦还有个更好的办法。”


 “还请汉王解惑。”李彬笑道。


 他当然知道汉王朱高煦不像外表那么笨拙,还很聪明,不过听朱高煦说出来后,还是很震惊。


 朱高煦让他带五万明军,十万越军,往安南以西,攻打南掌国,再从南掌国穿过去,经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到缅甸境内木邦军民宣慰使。


 简单说就是从安南出发,绕到木邦和勐养后面,帮麓川打这两个地方。


 整个行军路线大概一千八百多里,且大部份都是翻山越岭。


 李彬听的脸都绿了。


 麓川思氏请明廷帮忙打击木邦和勐养,明廷没有回应,但朱高煦决定干这件事。


 并且从安南这边,打进缅甸。


 这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仅靠明军是不行的,很多地方都是山路,明军不擅长。


 但越军擅长在山路中行军和打仗,所以朱高煦让李彬带十万越军去。


 最好的结果是,这十万越军全部不要回来,死在外面才好。


 李彬当时听完脸色通红,说话也有点结结巴巴:“此行是出国征战,恐怕要得到朝廷的许可,而且此去千里,五万兄弟,未必都能活着回来?”


 “他也可能往那边跑了。”朱高煦不动声色的道:“只要丰城侯能回来就好,放心,我会安全熟悉那边情况的土人,安全护佑丰城侯回国。”


 嘶,李彬倒吸口冷气。……

 


 嘶,李彬倒吸口冷气。


 朱高煦把找建文这个借口是得心应手,打哪都说找建文,但皇帝听了肯定很高兴。


 而且听他的意思,这五万明军回不回来不重要。


 靖难时李彬和朱高煦相处的挺好,有英雄相惜的感觉,他更觉的朱高煦外表粗犷,其实挺温和的,现在才发现朱高煦也真是狠。


 再联想到朱高煦把陈旭派出去,张辅的心腹部将派出去,他隐隐预感到朱高煦想干嘛。


 大明皇帝在这里的近三十万大军,要被朱高煦弄的支离破碎。


 李彬涨红了脸,沉默不语。


 朱高煦知道李彬这种人是聪明人,更是有能力的人。


 他想了想后,沉声道:“靖难时咱们也相处的挺好,丰城侯知道本王的能力。”


 “本王立下天大的功劳,却被父皇发配到云南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李彬的脸更红了,心里是惊天骇然般的震憾。


 他赶紧道:“现在形势不同当时,汉王起兵毫无胜算。”


 “我自有安排,只是不想让丰侯城为难。”朱高煦缓缓道:“现在安南的兵马都是我说了算,你也是奉命行事,前往缅甸,此去最少一两年,以后国内发生什么,与丰城侯无关。”


 “我若胜了,丰城公必然是大功一件,我若输了,丰城侯也无过错,你当时,只是奉命行事。”


 嘶,李彬倒吸口冷气,脸上变的青一阵白一阵。


 朱高煦这会是说的清清楚楚,是我下命令你去打缅甸的,将来肯定怪罪不到伱,你带着大军在外打一两年,国内也差点尘埃已定,我若胜了,你就是国公了。


 这是坐享其成,不用帮忙,就能获大功。


 李彬低着头,还是没说话,估计还在评估朱高煦成功的希望有多少。


 朱高煦见状,只好又道:“丰城侯还不放心,等朝廷圣旨到吧,到时我当着诸将下令,以圣旨名义,必保你无忧。”


 李彬不可思议的抬头:“汉王还能篡改圣旨?”


 朱高煦嘿嘿一笑:“事在人为,只要有心,啥事都能干成。”


 李彬这次没有犹豫,点头:“汉王若能以圣旨名义,当诸将面下命,李彬愿领兵前往。”


 “好。”朱高煦道:“你现在带五万兵马,分割越军,以每一百明军,统两百越军,分营准备,随时出征。”


 李彬考虑了下,点头允诺。


 朱高煦道:“对他们宣传下,随军出征,享有饷银,打完回来,分田回家。”


 越军的军心要安抚好,所以朱高煦和李彬详细说了下,先把他们骗出国。


 李彬又道,安南以西山川较多,需要很多马骡运载辎重和粮草。


 虽然朱高煦打算把这十万越军都送死在外面,但李彬也不想丧送的太早,更想尽大的可能,把明军带回来。


 朱高煦一一答应,尽可能把运输的马骡都给他们。


 接下来明军将投降的越军分隔开,以一百明军,统两百越军,五万明军,管理十万越军。


 为防越军串连闹事,按朱高煦要求,把越军相当于明军百户以上的军将,全部拖出来斩首,一个不留。


 然后从越军普通低底兵士中,提拔新的军将。


 其中一半由比武高低确定人选,另一半由明军指定,这样越军中的军将,立马分成两大派系。……

 

 

(http://www.ccfang.cc/novel/7H8K5K9J2M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