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162章 小皇帝不靠谱

第162章 小皇帝不靠谱




 朱高煦又道:“妍儿现在位置不同,安全第一,以后你没什么事,不要轻易和她通信。”


 “是,殿下。”


 陈文走后,井盛来到房间。


 他最近做情报工作做多了,走路都有点鬼鬼祟祟,看的朱高煦就想笑。


 “下官叩见殿下。”


 “坐坐坐,少来这套。”朱高煦笑骂道。


 井盛表情有点动容,还是叩了礼后,才起来坐下。


 “殿下府中五个小太监,有两个都是北平本地人,还有家属在,因为家中贫苦这才送入王府。”


 井盛把他这几天调查的情况和朱高煦说了遍。


 朱高煦以前郡王府人很少,还不如世子府上五分之一。


 所以他府上的宦官,侍女都少。


 其中钟显没啥问题,钟显父母是山西难民,逃难到北平,因为活不下去,才让钟显进王府,父母目前是朱高煦王田的佃户,而且是管事的。


 钟显父母后来又给他生了个弟弟,长的和钟显也挺像。


 另两个小宦官,一个是十八岁常福和其父亲,都是当年明军攻云南后抓来的。


 燕王府的郑和与常福父子是同一批。


 常福父亲也被阉割,于洪武二十四年去世。


 还有一个叫赵忠,蒙古人,同样是被明军抓过来的,取了个汉名,父母不详。


 据赵忠自己说,当年死于明蒙之战。


 朱高煦顿时觉的很奇怪,因为明朝这会,有很多太监,都是明军平定各处,甚至杀了别人的父母后抓来的。


 像燕王身边有名的大太监郑和(明军平定云南),现在重用的侯显(明军平定西番十八族),都是被明军抓来后,强行阉割。


 有些人的父母族人都曾死于明军手上。


 但这些人当了太监之后,居然都是对主子们忠心耿耿。


 赵忠亦是如此,还取了个汉名,并且叫忠字,表示了忠心主子。


 这要换成朱高煦,你杀了我父母,阉割我当太监,我不下毒毒死你全家算是客气的。


 “再查查几个侍女的底,还有原本北平有家人的当地小太监家里情况。”朱高煦想想还是不放心,让井盛再查。


 “下官知道了。”


 “还有,我父王府上有个小太监叫亦失哈,伱查查他家里还有什么人在么?”


 “是,殿下。”


 安排好一些事后,朱高煦带着徐安,贺如虎去燕王府后街。


 这边有片建筑与燕王府隔街相望,以前是部分卫所官兵驻地,燕王靖难成功后就把这些卫所兵迁到他处,这里用来囤积他的私人物资。(主要是他自己的财物,和打仗抢来的财物等)


 现在由郑和负责管理和分派,每次发银给全军将士,也从这里支出。


 郑和和朱高煦关系不错,不,应该说郑和和燕王几个儿子关系都不出。


 他能得到燕王赏识,成为燕王跟前最红的宦官,肯定有过人之处。


 所以包括世子和朱高燧在内,都对郑和挺客气。


 “拜见高阳王。”郑和听到朱高煦来了,老远就跑出屋,隔着十几步就开始打招呼。


 “郑和免礼,哈哈哈。”朱高煦快步上去,伸手托住郑和的双手,动作自然,神情愉悦。


 郑和小心的陪着笑,尽管他现在身份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依旧谦虚谨慎,面对朱高煦,保持足够尊重的态度。……

 


 郑和小心的陪着笑,尽管他现在身份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依旧谦虚谨慎,面对朱高煦,保持足够尊重的态度。


 朱高煦说明来意,郑和已经知道,东西准备好了一部分。


 他说准备好一部份,朱高煦就大概知道什么意思。


 郑和把他带进一座大屋,里面摆放了各种珠宝饰品,其实就是让朱高煦自己选。


 朱高煦心里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最好直接拿点黄金白银才好。


 不过他知道不能这么干。


 当下装做很狂喜的样子,在屋子里挑了一堆珠宝饰品,郑和也不出声,站在边上笑看着,也不管他拿多少。


 朱高煦拿了好多之后,好像突然反应过来,不好意思的问:“我大哥有了瞻基时,拿了多少?”


 郑和不动声色,小声的笑道:“这个奴婢不知呐,不过燕王说了,高阳王为燕军立下大功,拿多少都不过份呐。”


 “哈哈哈。”朱高煦哈哈大笑,心想,燕王有没有说过这话可不一定,这郑和到是很会做人。


 郑和即然这么说,他也不客气,又多拿了几件,这才离开。


 等到了另一间房,郑和已经帮他准备了几箱财物,有黄金、白银,还有人参、绸锻,朱高煦回去后估算下,所有东西加起来,五万两白银是有的。


 当然,这是他第一胎孩子,燕王府才会如此重视,后面的可不会有这么多了。


 之后朱高煦继续在北平练兵,每隔几天陪陪两位夫人,十月初时韦沫儿也有了喜,这让韦达十分振奋。


 十月上旬,燕王朱棣收到消息,南军准备北上,朱棣当即决定发兵。


 这仗没带朱高煦和朱高煦的部下,结果和原历史上一样,吃了个大败仗。


 朱高煦收到消息是,已经是建文三年(1401年)正月初。


 而燕军是正月十六日返回北平,此战大败,全军士气低落。


 建文三年正月初,北平又是大雪。


 从前线刚刚回来的蒙古人李贤正在朱高煦家里向他汇报前面的战况。


 上次燕王成立五军后,李贤部被燕王分进朱高煦部,朱高煦出征时,他的一千多蒙古精骑都会跟着朱高煦。


 这次朱高煦和本部四千人没出战,李贤的一千多蒙古精骑被燕王抽调。


 “十月二十五,大王暗中派人在津海直沽(朱棣登基后,因他带兵经过津海,改名为天津)修建浮桥,然后领军从通州折南,沿河昼夜兼行,袭擒监仓哨所百余人,南军遂不知我军动向。


 我军于十月廿七到沧州,敌军守将徐凯尚在修筑防御中,将士来不及换上战甲即投入战斗。我军大将张玉率部队肉搏攻下沧州城。斩首万余级,获马近万匹,生擒都督徐凯、程暹、都指挥俞琪、赵浒、胡原、李英并指挥以下百余人-——”


 这时朱高煦才知道燕王连他也瞒过了。


 之前燕王说要去打辽东,全军所有将领都以为是打辽东,很多人还有异议,因为觉的山海关不好打,路途又远,还是天寒地冻的冬季。


 不料燕王走到一边,突然转攻沧州。


 南军徐凯还在抢修沧州城,没想到燕军突然攻到,很多修城的兵士都来不及穿甲,两个时辰不到,就被燕军攻下。


 李贤接着又说到一件恶性杀降事件。


 燕王起兵之初,抓到降兵都是先问跟不跟燕王干,然后同意的留下,不同意的才砍头。……

 

 

(http://www.ccfang.cc/novel/7H8K5K9J2M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