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我有十万死士 > 33、第 33 章

33、第 33 章


 京城这边发生的事,林知惜很快就知道了。


 早在离京之前,她就将系统商城的士兵全部安排在她的三个别院。约定等宁王领兵出城三日后,他们就动手。


 抢完钱,这些士兵化整为零,藏在各个县城,同时还不忘给林知惜送信。


 林知惜清点完财产,心里有了些欣慰,“这些钱足够我们招兵马买马了。”


 半夏也为主子高兴。


 就在这时,沈为民过来汇报,金吾将军已经买完粮草,明日他们就出发。


 林知惜点头。


 翌日,一行人去了边境。


 林知惜亲自宣了圣旨。


 这边离京很远,新皇登基一事还未传到这边。


 听到圣上要撕毁合约,攻打匈奴,守城将军将信将疑,不过当他看到这些人带来粮草,那点怀疑也就烟消云散,直接将领兵权交给金吾将军。


 京中那么多将军,金吾将军是少数的主战派,这也是林知惜这么快就劝服他来边城参战将功折罪的主要原因。


 金吾将军打仗是有真本事的,他的将军之位也是实打实的升上来的。


 林知惜将领兵权交给他,也是形势所驱。


 但是她并不打算当个花瓶,所以当天她就换下红装穿上盔甲与士兵一块训练。她带来的护卫自然也不例外。


 金吾将军看到她这身打扮,当即叱责她胡闹,“兵营严禁女人进入。公主金尊玉贵,若是受伤,臣万死难安。”


 林知惜嗤笑一声,“金吾将军,和亲的时候,你们送本宫一人去敌人侍贼,怎么没想到本宫金尊玉贵,只是个弱女子呢?”


 她接过半夏递过来的剑,耍了个剑花,“废话少说,本宫能文能武,不输你们男子!不信,你只管来战!”


 金吾将军能怎么办?对方是公主,身份比他尊贵,要是打一架能让对方退缩,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他随便点了个士兵。


 林知惜看到那个士兵却摇头拒绝,反而冲金吾将军勾手,“我想跟将军打一场。”


 金吾将军有些讶异,觉得她有些不识好歹。


 底下士兵不嫌事大,瞎起哄,“将军!打她!让她知难而退,知道军营不是女人待的地方!”


 金吾将军被架在火上烤,只能硬着头皮应战。


 双方一个高大威猛,一个娇小瘦弱,怎么看林知惜都没什么胜算。


 但当对方攻过来时,那伶俐的掌风,凶猛的杀气还是让金吾将军骇了一瞬。刚开始他还漫不经心,接连交了三回手,金吾将军也不得不慎重应付。


 的确,从外表来看,林知惜个头不高,用现代算法也就165,但是她身手灵活,像一条滑不溜秋的鱼,根本逮不住,反而在你快要抓到的时候,她就能出其不意扎了你一下。


 她身上似乎装了许多刀锋,轻易近不得身。


 一连三次手心被割伤,金吾将军不得不用兵器。


 一个用剑一个用捶,打了几个回合,场面越来越激烈,刚开始还看不起林知惜的士兵大声惊呼,可看着看着,他们都替将军捏一把汗,这身手分明就是个练家子,要是输了,将军丢人可丢大发了。


 怕什么来什么,大家眼睁睁看着惠阳公主接二连三挫败金吾将军。


 有个士兵用胳膊肘碰了碰旁边的人,眼睛却没舍得移开半分,“哎,你有没有觉得公主这体力挺好的。”


 普通士兵打两刻钟就会气喘吁吁,可她呢?只是额头冒汗,衣服浸湿,气息都没乱一下。


 她的体力居然能跟金吾将军不相上下。这怎么可能?


 这还是女人吗?


 有个懂武的士兵道,“她不是体力好,她是有内力。”


 那士兵视线在林知惜带来的那群女护卫身上流连,连千金之体的公主都如此厉害,这些女护卫想必也是有真本事的。看来还真是不能小瞧女人。


 半个时辰后,金吾将军终于休力不支,直接认输。


 他不认输也没办法,他是从小兵做起,一步步往上升,才坐到如今的位置。他没有内功,用的铁锤又极为消耗体力,而林知惜身手灵活,拿的又是轻巧的软剑,内力消耗少。再这么打下去,他体力耗完,被对方刺中要害,不得不认输,那才丢丑。


 “公主身手不凡,末将认输。”


 林知惜收回剑,这才发现自己衣衫全部湿透,黏黏糊糊紧紧贴在皮肤上,被盔甲捂着,特别不舒服,“我自小习武,有内力,不比金吾将军是真刀真抢杀出来的。”


 金吾将军恍然,他一直看不起那些江湖人,觉得那些人都是花架子。可经跟公主这么一交手,他才发现江湖人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至少公主的打法并不是花架子,反而将内力与军拳相结合,取双方优点,光耗时都能将人打败。


 金吾将军当即就封林知惜做了百户长。


 林知惜再尊贵,但在军营这种讲究军功的地方,封她为百户长,还是看在她武功确实不错的份上。


 至于千户长,得要她上阵杀敌,有了战功才能封。


 林知惜将自己带来的护卫全部归在自己手下。


 接下来便跟其他士兵一块训练。自此没有士兵敢嘲笑她们。


 良国这边的动作,匈奴那边很快获悉,同时也开始戒备。


 对于一个不讲信用的人而言,他们首先学会的就是防备别人不讲信用。他们也担心良国和亲只是为了麻痹他们。尤其是使臣每隔七日就送信回来,最近一次送信还是在天之前。摆明出事了。


 匈奴单于当即立断派兵到边境,战争一触即发。


 林知惜身着红妆,亲自站在城楼前撕毁和亲文书,匈奴单于大发雷霆,集结万兵马齐聚边城。


 初次交锋打了两天两夜,以匈奴攻城失败告终,匈奴这边万兵马死了三万,受伤大半。


 明面上是良国胜了,但是良国这边损失也不小,首先死了八千多人,投石机和床弩损毁大半,弓箭用掉三分之二,而城墙被烧毁大半,需要修补。


 金吾将军带着几位副将商量下一场战事,沈为民有条不紊安排将士打扫战场、修补城墙、安排军医为伤者诊治。


 安排好之后,沈为民想去开导林知惜。主要是担心她第一次上战场会害怕睡不着觉。


 但是他并不知道林知惜交不是第一次上战场,甚至因为重回战场,她整个人都处于兴奋当中。第一次就杀了五八个敌人。


 当然她是低等军官,功劳不仅仅只是杀了多少敌人,也要看战损比和任务完成度。


 沈为民一直处于亢奋当中,觉得自己多虑了。


 林知惜问他物资怎么样,沈为民将自己知道的事全都说了,“别的倒还好,就是伤药和弓箭用掉大半,恐怕只能再维持一次。”


 打扫战场的时候,士兵也会趁机把弓箭回收,至少有一半还能再次使用。但是伤药用一点少一点,需要补给。


 可林知惜的五万两银子已经全部换成物资,而账上已经没有银子。沈为民愁得不行。


 林知惜将这事记在心里,在其他人都营中休息时,她带着护卫去了趟府城。


 回来后,带回一个男人,将对方引荐给金吾将军和沈为民,“这是我在京城时就认识的朋友。他是蜀地商贾,经常往返京城和蜀地,主要贩卖茶叶、马匹和伤药。”


 茶叶和马匹就算了,但伤药却是他们最紧缺的东西。


 金吾将军和沈为民眼睛立刻亮了,热情招呼他喝茶。不过他们也知道自己没钱,对于无利不起的商人而言,他们这点热情半点不值。


 倒是林知惜已经替他们找到合作纽带,“陈东家有一爱女,有意为女儿找一位东床快婿,她最爱英武儿郎,我听闻金吾将军有三子,只要你们两家定下婚事,陈东家愿意资助万两药材作为定金。”


 金吾将军从来没想到自己儿子居然这么值钱,他大儿子已经许亲,剩下两个儿子还没有定亲。许一个出去就能白得万两白银,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金吾将军半点没犹豫,在林知惜和沈为民以及一众下属的见证下签了婚书。


 陈东家拿到婚书,约定三日后必将药材送至军营。


 林知惜等人给金吾将军敬酒,祝他替儿子娶得如此豪富之女。


 在所有人看来,一家有权,一家有钱,强强联合的婚姻是天作之合。


 金吾将军没想到林知惜出去一趟就将他们现有问题解决,立刻给她敬酒,“以前我们打仗,在战场上死的只站一小部分,大多数都是因为没药,救治不及时死的。这次要不是有公主牵线搭桥,我恐怕又会失去很多兄弟,公主此举救了大家,我敬公主一杯。”


 林知惜眼含深意,“金吾将军过奖了。我救你也是为了兄弟们。”她给在座的每位将领都敬了一杯酒,“以前我以为和亲就是爱国。可上了战场,我才知晓,上阵杀敌一样可以报效国家。咱们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别说只是牵线搭桥这种小事,就是让我身死也再所不息。我敬大家一杯,你们是这世上最可爱的人。”


 这些军人哪怕是金吾将军已经升为正二品,可他们依旧是不识几字的大老粗,从来不会说好听话。可现在有一个天潢贵胄用敬佩的眼神看着他们,说感人肺腑的话语,这些思想简单的莽夫感动得不行。


 不少人恭恭敬敬向她施礼,眼里满满都是敬意。


 金吾将军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可是又想不出哪里违和。


 就在这时,驿卒前来汇报,众人出去一瞧,这才得知京中发生变故,皇宫被人洗劫,皇上不知所踪,康王登基为帝,宁王犯上作乱,双方正在京城交战。


 驿卒带来新皇圣旨,命金吾将军率兵回去救驾。


 金吾将军面面相觑,不知该接还是不接。


 就在这时,又有护卫前来,这次是宁王派来的,他的说辞与新皇截然相反,宁王说康王趁他们不在,带领私兵闯进皇宫,杀了皇上,自己登基为帝。他要顺应天命,诛杀这不忠不孝之辈。望他守好国门,不要让匈奴趁机作乱。


 这宁王倒是个精明人,徐胜向来与金吾将军不和,金吾将军要是带兵回去恐怕不是助他一臂之力而是背后插上一刀。


 所以他让金吾将军守好国门,别掺和他和康王之间的事。


 如果不论交情,宁王的胜算更大些,毕竟他实打实在军营待过,徐胜又提拔许多将领到各地当官。宁王党在军队的威慑力远远大于康王党。


 如果论私交,金吾将军更想康王赢,倒不是说他和康王关系有多好。事实上两人私下并无来往。而是康王在军队没有人脉,他登基肯定要重用他们这些老臣。而宁王就不一定了。徐胜底下有许多下属,宁王登基后,他担心自己会被徐胜排挤。


 林知惜知道他在担心什么,给他分析,“如果您回去帮康王,胜负只有三成。如果您回去帮宁王,只能是锦上添花,却要搭上你们一家子的性命。”


 康王在内城,金吾将军的家人也在内城,为了逼迫金吾将军投诚,康王极有可能会以家人要挟。他回去就是个死。


 金吾将军果然变了脸色,竟是忘了这一茬。


 林知惜见他害怕,继续道,“如果康王胜,咱们就不必说了。如果宁王胜,徐胜可能会封国公。他们徐家已经到头了。所谓胜极必衰。宁王可以信任舅家,但是他的儿子呢?徐胜那张扬的性子没人受得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哪个帝王能容得下功高盖住的徐家。徐家以后只会走下坡路。只要你懂得雌伏,好好教儿女,将来未必不能重用。”


 这些道理看起来简单,但是这些大字不识几字的武将并不懂。他们只伤心皇上不信任他们,却从未站在皇上角度思考他们为什么不得到重用。


 金吾将军一身冷汗,朝林知惜躬身鞠了一躬,“请公主救我一家。”


 林知惜虚扶他起来,“现如今我们要守好国门。不让匈奴进犯。等京城安定下来,咱们再回京请罪。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以保咱们一条命。你不必忧心。”


 金吾将军一颗心终于落回实处。


 他们不知道的是,康王并不是他们想得那般无用。


 **


 新皇登基没几日,宁王兵临城下,又从外地调来地方军,很快发动进攻。双方兵力相当,宁王迟迟攻不下,开始采用围城策略,想要耗尽这些人的存粮。


 大臣们看时机不对,一个个告病龟缩在家里。


 新皇又气又怒,在殿内大骂这些大臣都是缩头乌龟。


 永王是坚定不移的新皇党,他提议再派护卫冲出包围圈去地方搬救兵。


 整个良国的地方军分在三省,每省都有兵马。甚至有些大省的地方军有万。不过说是万人,但是为了多捞些军费,军队往往虚报两成,真正只有八万人。


 上次离他们最近的山西军入了京城,而其他地方,他们也宣了圣旨,但是那些人根本不肯前来。倒是宁王从江南调了八万,再加上他本来就有五万,加起来三万。


 如果宁王再从其他地方调来八万,拿下京城是迟早的事儿。


 新皇大骂这些地方军不识抬举,却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他正打算派人去宣旨,外面有宫人匆匆跑进来禀告,“灵妃求见。”


 先皇被掳走,灵妃和毒医也被抓走。没想到她竟然又回来了。那圣上呢?


 新皇察觉出事情有转机,立刻命宫人将灵妃带进来。


 京城被围困已达二多日,灵妃不敢去找其他人,只能躲在平民家里,整天吃粗粮糙米度日,皮肤很快失去光泽,嘴唇干得起皮,担心自己饿死,她才不得不向新皇投诚。


 新皇也没想到这张让父皇迷恋二多年脸居然变成干瘪的果子,不过他也没心情打听她的遭遇,等她行礼后迫不及待追问,“父皇呢?”


 灵妃低声回答,“我也不知。”


 当日皇上及后妃们一块被抓走。后来趁着那些人抢夺财宝时,她父亲偷偷将她与一位宫女互换,趁着夜色逃了。这些天一直躲在城内一户人家家里。


 新皇蹙眉,“那你可知那些是什么人?”


 他想知道父皇由哪族人绑走,他们才能做出相应交涉,没想到灵妃的回答却让他们大失所望,“他们都是良国人。”


 新皇和永王紧盯她不放,他们一直以为是外族人攻进皇宫,没想到竟是良国人?


 难不成是宁王党?可不对啊,如果是宁王,那他当时为什么不留在京城,反倒给他机会登基?


 新皇想不通,所幸也不想了,继续追问,“你可知那些人去哪了?”


 灵妃摇头,出城之后,那些人就不见踪影,而她和父亲一直躲在内城,自然一无所知。


 新皇有些失望,挥手想将人撵走,灵妃却目光灼灼盯着新皇,“我听闻宁王已经攻入城下,我可以说服地方军前来救驾,只要你们保护我和我父亲,让我们有时候研制新药。”她指了指自己的脸,“你也知道我这张脸,我可以炼出青春永驻的神药。”


 许多女人都驻颜有术,灵妃不是垂垂老矣的老妇,她的药效并不明显,新皇不相信,倒是永王因为毒医救了兰朵,认为她父亲是个人才,可以答应灵妃的要求,“我们可以送你出城求援,但你父亲必须留下。他是毒医,应该会炼制毒药。少不得要他帮忙。”


 灵妃也没想带父亲一块去,爽快答应。  

(http://www.ccfang.cc/novel/5xe7LOB8a7r.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