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宋卒(我全家都是荒古神族!) > 第246章 智慧的运用

第246章 智慧的运用



br />


 然后便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等几个儿女过来请安。


 吃过早饭,韩琦也准备去上朝了。


 韩夫人送韩琦出门前小声的问道:“老爷,综儿已经在城外老宅禁足快一个月了,要不要接回来啊?”


 韩琦冷哼一声道:“不用管这个孽畜,三个月一天都不能少,最好等到他与魏国公主大婚的那一天再回来。”


 “知道了,老爷。”


 韩琦气呼呼的上了轿子,在轿子中闭目养神,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稚圭,今日怎么这么早便出门啊?”


 韩琦连忙下轿拱手拜道:“参见庞相。”


 庞籍穿着一件员外服正在一旁的小吃摊上吃早饭,庞籍摆了摆手道:“稚圭,要不一块来吃点啊?”


 韩琦摇了摇头笑道:“庞相如此雅兴,韩琦倒是羡慕不已啊,今日还是算了吧,改日再来陪庞相。”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庞籍重重的一拍额头道:“老夫倒差点忘了,今日是大朝会的日子,好了,不耽误你时间了,你赶紧去吧。”


 “庞相,老夫告辞。”


 看着韩琦千呼万拥的上了轿子,庞籍突然有些羡慕,庞籍叹了口气道:“哎,当了半辈子的官,这一闲下来还真有些难受,早晨到点就醒,想睡都睡不着,不行,改日老夫也得去找官家讨一分差事去。”


 韩琦来到大庆殿外,文官们立刻上前拱手行礼,而武将那边却无人动弹,因为武将之首狄青正在那里抬头望天,理都没理韩琦。


 不要以为狄青就是一个大方的人,当初韩琦斩杀他爱将的那件事狄青至今还铭记于心,尤其是韩琦说的那句话“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更是非常恶劣,这是扎在武将心口上的一把刀,所以韩琦也成为了大宋最不受武将待见的首相。


 韩琦上前对着狄青拱了拱手,狄青也随意的回了一礼,然后二人谁都没有说话。


 这种现象众人也都习惯了,大家一个个也是闭口不言,闭目养神而已。


 终于有内侍打开了大殿的大门喊道:“早朝,众臣进。”


 众臣这才鱼跃而入,韩琦进了大殿后,便看见了两个熟人,心中不禁有些恼怒,这二人便是苏洵与曾巩,官家秘密把这二人召了回来,都没通知自己。


 韩琦对身后的司马光问道:“君实,你是吏部尚书,苏、曾二人回京,你知道么?”


 司马光苦笑一声应道:“此事下官知道,没有提前告知韩相,是下官的疏忽,还请韩相恕罪。”无论如何,身为臣子,司马光准备先将这个锅背下来。


 韩琦冷哼一声道:“下不为例。”


 等众臣行过礼后,赵尚高坐龙椅上道:“今日的朝会主要有一个议题,那就是银夏路与青塘路的下一步行政规划,韩相,你先说说吧。”


 “诺,官家。”韩琦拱手回道。


 韩琦干咳一声道:“诸位同僚,经过中书省的商议,暂时决定将银夏路分为银州路与夏州路,将青塘路分为青海路与青塘路,每一路设三郡,彻底取消自治,军、民、刑分开,与中原郡县无疑,大家可有异议?”


 韩琦话音刚落,整座大殿顿时就炸开了锅,关于青塘与银夏路的事,这些年大家其实都是各抒己见,要不然也不会拖这么长时间了,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觉着民族自治省事、省力,另一派的意见是加强中央集权。


 其实这件事可大可小,要是往大了说,那就是关系国体,往小了说,也就是帝国一隅的事。……

 


 其实这件事可大可小,要是往大了说,那就是关系国体,往小了说,也就是帝国一隅的事。


 开封府尹陈尧佐第一个站出来回道:“启禀官家,老臣不建议韩相的办法,大战在即,吾等不可分心,此其一也;其二便是民族自治已经深入人心了,若一旦废除,当地百姓恐怕会心怀不满,于朝廷而不利,官家大可缓缓而行,不必急于这一时。”


 韩琦冷哼一声道:“陈大人此言差矣,当初大军初定,各地民心不服,所以朝廷才给了他们许多特权与自主权,青塘回归我大宋已有十五年之久,银夏也差不多有十年了,这么长的时间,朝廷给的特权已经够多了,再说现在当地百姓也已经富裕起来了,这个时候正是收回这些特权的大好时机。”


 “韩相此话何意?”陈尧佐皱着眉头问道。


 韩琦冷笑一声道:“我大宋怕的是穷人造反,但却不怕富人造反,若他们真敢反,我大宋上百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


 “韩稚圭,你这是准备割韭菜啊?若真的这么做,西北一定会有人造反,这样你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了,顺便将西北之地再收刮一次,韩稚圭,你好毒的心啊!”陈尧佐大怒道。


 韩琦摇了摇头道:“陈大人,你我其实都明白,要想彻底收复青塘、银夏二地的民心,还需要一场血与火的洗礼,你又何必在此当圣人呢?”


 陈尧佐破口大骂道:“吾等所学乃圣人之道,不像你……”


 这时上面突然传来了赵尚的叱责声:“够了,陈尧佐,汝张口圣人,闭口圣人,可曾记得圣人还说过“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这句话呢,若那些人真的心向大宋,朕绝不会乱杀无辜,至于那些野心家、心存故国者,朕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陈尧佐反唇相讥道:“官家,您要做商纣、夏桀这等暴君么?”


 赵尚大怒道:“汝,朕不用矣,此事就这么定了,若再有人敢劝谏,那就是毁朕的大宋,朕绝不轻饶。”


 说完赵尚便气呼呼的离开了。


 韩琦松了一口气,来到陈尧佐身边叹道:“此事便是文彦博与曾公亮两个封疆大吏建议的,陈大人身在中枢,又怎能赶上文、曾二人看的透彻?”


 陈尧佐摇了摇头苦笑道:“看来老夫这个官是做到头了,老夫也没有恶意,只是不想再流血而已,老夫就是不明白,此事完全可以缓缓行之,官家为何会使用如此激烈的手段呢?”


 韩琦笑道:“陈公,你去一趟西北就明白了,欧阳修从西北回来,也是大力支持此策。”


 “多谢韩相教诲,老夫记下了。”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4K61482BI2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