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宋卒(我全家都是荒古神族!) > 第142章 倒霉的宁令哥

第142章 倒霉的宁令哥



br />


 一个不学无术却野心很大的纨绔子弟,除了他的亲人,谁会记着啊……


 自从曾巩跟着苏洵一起去了辽国出使,经常与赵尚的接触的便变成了吕惠卿与张载。


 这天赵尚刚刚处理完岳州水灾之事,正准备回去休息的时候,张载便抱着两封奏疏匆匆的进来了。


 赵尚揉了揉发酸的手腕问道:“这又是哪里来的奏疏?不会又是天灾吧。”


 张载摇了摇头笑道:“启禀官家,这第一本是吕公著所上,吕公著到了越州后,重新梳理了当地户籍,并且将苗族人都安上了大宋户籍,这样用不了几年,苗族人就会被我大宋同化掉;还有一封是富公所上,属于绝密登记,臣还没有资格看。”


 赵尚点了点头道:“朕知道了,这第一本你批复便好,告诉吕公著,越州乃边境之地,不可一味施行仁道,大理国此次帮助曹荣,包藏祸心,不可被其几句花言巧语打动,大理人应该付出相应的代价。”


 “诺,臣遵旨。”说完张载将第二本奏疏递给了赵尚,然后便退下了。


 富弼在奏疏上提到:想在今后两年内收复河州,只要有了河州,那么大宋在青塘方向也就占据了主动。


 赵尚思考良久,最后还是同意了,之前的河州因为有云兴在,就是赵尚口中的一块肥肉,赵尚想什么时候吃就能什么时候吃?


 但最近据锦衣卫所奏,云兴在西夏娶了两房妻子,并且生下了孩子,这就让赵尚有些怀疑云兴的忠心了。


 疑人之心不可无,还是提前得到河州更稳妥一些,像这种国战,赵尚不敢有丝毫马虎。


 河州就在黄河边,如果大宋占据了河州,就能依靠大河来防守了,只需几万人便可守住青塘的西北门户,所以河州对于大宋来说,战略位置还是蛮重要的。


 当初之所以将河州让给西夏,其实也就是为了陪云兴演一场戏,现在看来戏有些演砸了。


 想到这里,赵尚便对九陵吩咐道:“你去告诉朱孝武,让他联系张海鹏,若云兴真有异动,可先斩后奏,另外你去瞎毡府上传旨,让瞎毡立刻启程去青海,协助富弼拿下河州。”


 “诺,官家。”


 九陵接到命令后,小心的退了出去,九陵还没走出门,便被赵尚给叫住了。


 赵尚冷冷的问道:“明镐之子明元吉现在如何?”


 “启禀官家,明元吉正在国子监就学,是个能吃苦也很认真的年轻人。”九陵连忙答道。


 赵尚点了点头道:“好,是个可造之材,告诉欧阳修,今年派明元吉去青涧城采风,若云兴真的敢反朕,那就做好与他儿子兵戈相见的准备吧。”


 “诺,官家。”九陵不敢怠慢连忙应道。


 现在官家越来越没有人情味了,就连九陵这个从小陪在官家身边的人,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生怕惹得官家不悦。


 看着九陵这幅模样,赵尚不禁有些恼怒:“九陵,大争之世,朕每一天的时间都很宝贵,朕不希望身边有人掉队,如果你跟不上朕前进的脚步,朕不会等你,知道么?”


 “奴才明白,奴才从小跟在官家身边,日后无论如何,奴才也都会陪在官家身边的。”听了这番话,九陵连忙跪倒在地说道。


 赵尚叹了口气道:“你说你瓷笨瓷笨的,朕却偏偏信任你,看来朕也不是一个明君啊。”


 “如果要是因为奴才影响了官家的声誉,那奴才定会以死谢罪,在奴才眼中,官家便是世上最完美的帝王。”……

 


 “如果要是因为奴才影响了官家的声誉,那奴才定会以死谢罪,在奴才眼中,官家便是世上最完美的帝王。”


 被一个太监这么表白,赵尚不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赵尚摆了摆手道:“行了,赶紧去办事吧。”


 “奴才告退。”九陵行了一礼缓缓退了出去。


 瞎毡身为亲王,按照礼制:皇帝要给亲王传旨,必须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才有资格。


 所以这次去瞎毡府上,需要九陵亲自走一趟。


 九陵离开后,赵尚把吕惠卿叫了进来,最近吕惠卿一直在学习赵尚编写的《格物学》,这类书最适合吕惠卿这样的人去学习了,因为他们不会钻牛角尖,像司马光这种书呆子,很容易钻进去,所以赵尚没让司马光多学,只是大体了解下,便把他踢去了青塘。


 吕惠卿进来时,双眼通红,黑眼圈很重,一看就知道是熬夜熬的。


 赵尚似笑非笑的问道:“怎么了?陷入困境了?”


 吕惠卿叹道:“读了这本书,臣才知世界之大,咱们人类与浩瀚宇宙相比,犹如繁星比之皓月,微不可查矣。”


 吕惠卿能有这种想法,说明他是真看进去了,赵尚笑道:“这本书上关于“宇宙”的一些设想,现在还没有证据来证实,你当神话故事来看就可以了,不必如此。”


 吕惠卿摇了摇头道:“臣相信这是真的。”


 “为什么啊?”赵尚好奇的问道。


 吕惠卿笑道:“相比佛教的地狱说以及道教的成仙论,臣更相信这世上没有神仙,如果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被一位神仙所操纵,那人生岂不是太无趣了?”


 赵尚听完后不禁赞叹道:“所言有理啊,人的一生就该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掌握在某一位神仙手中。”


 吕惠卿拱手道:“官家,其实您就是那位神仙,天下万民,包括臣的命运都在您的手中,还请官家万万不可懈怠,以天下万民为重。”


 对于吕惠卿突如其来的进谏,赵尚不禁有些哑口无言。


 这便是吕惠卿的聪明之处了,进谏可以,但却不会让自己陷入半点险地,既当良臣,也当宠臣。


 赵尚摇了摇头苦笑道:“你这份谏言是朕继位以来听得最舒服的一次,为了不辜负你的一片苦心,朕有一个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你。”


 “官家吩咐即可。”吕惠卿虽然心里有些不乐意,但嘴上的回答却很坚决。


 赵尚笑道:“朕在西夏国内安排了一枚暗子,此人便是西夏副相云兴,现在他好像有了反心,朕想让你帮朕死死的盯住此人,为了你的安全,朕会派锦衣卫全力协助你,但你要记住,西夏之战时,朕不希望此人坏了朕的大事。”


 说完不顾目瞪口呆的吕惠卿,赵尚便潇洒的离开了。



 本章完

 

(http://www.ccfang.cc/novel/4K61482BI2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