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学 >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 700.陈导

700.陈导


 他和陈珂辛并不是偶遇,而是罗顺军引荐的。


 罗顺军告诉他,陈珂辛想请他喝咖啡。


 一开始许鑫还挺纳闷,这位可以说是盛名累累的大导演找自己干啥。


 但人家既然发出了邀约,他就肯定得到。


 于是便答应了。


 他带着苏萌,陈珂辛则只有自己一个人。


 62年生人的陈珂辛已经快五十岁了,但乍一看,许鑫对他的印象就很好。


 他身上有一股很浓的书卷气。


 与其说导演,倒更像是文人。


 并且,说老实话,许鑫真的挺喜欢他拍的那几部作品的。尤其是《咖喱辣椒》和《甜蜜蜜》。


 对于这位前辈,许鑫表现的很尊重。


 而陈珂辛的态度也很和善,大家落座后,便笑着对许鑫说道:


 “我喊你阿鑫,好不好?”


 许鑫一愣,赶紧点头:


 “没问题的,陈导。”


 “因为我觉得这样,大家比较不陌生。我和阿星聊过你,说你很不错。”


 “……?”


 许鑫心说他口中的“阿星”不会是周星驰吧?


 一下子,他就兴奋了起来。


 而导演的敏锐目光捕捉到了许鑫眼神的变化后,他笑着又补了一句:


 “你们在金鸡奖见过面,他对你的印象很深。”


 “这个……哈哈~”


 听到偶像夸自己,他这会儿除了笑,还真没什么可说的了。


 而话题也就是在这开始,直接跨越了陌生的阶段,变得融洽了起来。


 话题呢,主要是集中在《山楂树》上。


 陈珂辛好奇的地方也就在这。


 他在电影院看过《山楂树》后,就仔细了解过这部电影的来龙去脉。


 虽然从采访上看到了许鑫是受到张一谋的启发,拍的这部电影。但……他拍的实在是太有年代感了,就像是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一样。


 这部电影特别合他的胃口。


 “我看了很多遍,现在家里还收藏过一张DVD。”


 他给出了相当高的赞美。


 “我很喜欢这种跨越年代的类型片。这种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的电影类型,其实还蛮难拿捏的。阿鑫,你这点处理的真的很棒。”


 这话乍一听有点像是老师和学生的对话态度。


 但许鑫欣然接受。


 别的不提,论地位,在曾经那个年代,对方好歹也是香江电影的诸神之一。


 哪怕现在上了岁数,产量不如以前,香江电影也不再如同当年那般。


 可上山的人没道理嘲笑下山的“神”嘛。


 而他夸自己,许鑫也夸他。


 并且还是真心实意的夸:


 “以前我特别喜欢看《咖喱辣椒》,那时候在我家那边还是录像厅呢。《咖喱辣椒》我看了好多遍,然后还看过一次《甜蜜蜜》。当时觉得那五毛钱的门票给的太冤枉了,那片子好烂。可自从长大之后,《甜蜜蜜》反倒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了……”


 “哈哈哈哈~”


 面对许鑫的言语,陈珂辛开怀大笑。


 一边笑一边点头:


 “嗯,这很正常。这就是我刚才讲的,是时代的烙印。每一个年代,不同年龄的观众选择电影的口味也都不同的。很正常……”


 俩人就着咖啡在这闲聊。


 气氛相当愉快。


 而聊着聊着,就从电影聊到了演员上面。


 这时候,陈珂辛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


 观点。


 他觉得大陆以后的电影市场,就是第二个香江。


 用陈珂辛的话来讲:


 “老实说,我其实不太看好大陆的下一代演员。”


 看到许鑫微微歪头,似乎对他这个说法有些质疑的样子后,他说道:


 “阿鑫,你有没有想过香江电影演员,和大陆电影演员的区别?我指的是本质上的区别。”


 听到他着重强调的最后一句话,许鑫略微思索了片刻,便给出了自己的答桉:


 “生活戏和舞台剧的区别。”


 陈珂辛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


 “没错没错,就是这种区别。香江的这些演员可能都有很大的缺点,比如他一开始可能连走位都不会,普通话也不标准,甚至连台词都记不住。但……你总能在他们扮演的角色身上,找到日常生活中那些角色的影子。但大陆的演员却不同,他们是正规科班出身的比较多嘛,演什么都像是舞台剧。”


 “但这两者其实是不分高低贵贱的。我一直有个观点,那就是所谓的演技天才,也只是比别人起步高了一些。最后大家走到的终点其实都是一样的。”


 听到许鑫的话,陈珂辛用一种颇为认同的语气说道:


 “是,这话是没错的。这两点确实没有什么分别。香江的演员虽然不是科班出身,甚至好多人都是迫于生计走上演员这条道路上。他们的优势就是在于经历过后的积累。你要演的什么职业,这个职业我见过,我见过别人是怎么表现的,我就该怎么演。这样大家在荧幕上,就不会觉得很出戏。这是香江演员的优势。”


 “没错,而大陆的演员绝大多数其实都是科班出身。他们有过系统化的舞台剧培训的经验。而陈导您这种所谓的“不出戏”,也是科班出身的演员在起步阶段要迈过的一个大难题。比起香江演员从小到大经历的人生百态,我们读书、考学、进修表演,毕业……这个阶段让我们势必要在今后的日子里进行很多把演技生活化的观察与磨练……”


 许鑫用的是和他如出一辙的思路,在剖析着两边不同的长处与短处。


 陈珂辛认同么?


 自然是认同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认同许鑫的“殊途同归”观点的原因。


 确实就是这样。


 为什么很多刚毕业的演员大家觉得演技尬?


 说白了,就是生活化的不够。


 缺少观察,缺少体悟。


 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便去驾驭这种毫无经验的角色,表现出来的生疏感便会传递到观众那。


 可同样的道理……


 “过于生活化,非系统科班出身的演员,他们很轻松的度过了第一阶段后,再想往上走,同样会面对一道坎。那就是经过系统化培训、学习,科班出身的演员已经很轻松掌握的那些技巧。


 我该怎么模拟,怎么学习,怎么剖析人物等等……说白了,大陆的演员是一个瓶子,他需要做的就是填满自己。很多人会在这种“填满”之中,被淘汰出市场。


 而香江的演员就像是木桶效应,他们有水,一开始积累的会很容易,可在抵达了那块短板后,他们同样也需要补全那块最短板……两者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是的,是的,没错。”


 陈珂辛一边点头,一边推了推自己的眼镜,然后绕回了俩人最开始的问题: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会说,我并不看好下一代的演员。因为……国家在越来越强大,你懂我的意思嘛。你想想看,香江才多大?一开始的演员们,大家都要从那些戏班、武行里找。


 后来电影在进化,大家不喜欢人物过于脸谱化


 的演员啦,于是,忽然一下,香江就多出了好多……那个词怎么形容的?……草根?忽然多出了好多草根演员。OK,大家认识了阿星,认识了四大天王,认识了发哥,那么多人。


 这些人打造出了香江东方好来坞的名声,他们撑起了一个时代。但你看,二十年前,香江是这批人。现在,香江还是这些人。”


 这话其实听的罗顺军和苏萌都云里雾里的。


 不明白陈珂辛在表达什么。


 不是说……他不看好大陆的下一代演员么?这怎么又绕到香江演员上面了?


 这……跑题了吧?


 难不成他要和许哥/许导聊聊香江电影没落的原因?


 可他们正纳闷的时候,许鑫却问道:


 “陈导您的意思是……我们也会面临这种境遇?就像是香江电影曾经的那些科班演员被所谓的培训班、生活化演员挤压了空间一样。如今大陆这边越来越多的演员都是科班出身,正在走向另一个……如同何不食肉糜一样的极端?”


 “!”


 罗顺军和苏萌都听的一愣。


 但陈珂辛却冲着许鑫竖起了大拇指。


 显然,俩人从开始聊起来这些事,精神层次就始终在同频着。


 或者说,站在导演的角度而言,他们的思维是共同的。


 陈珂辛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别人听不懂。


 但许鑫懂。


 而许鑫说的,外人或许也听着发蒙,但陈珂辛明白他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意思。


 在这一点上,俩人非常同调。


 而冲许鑫竖了一下大拇指后,他端着咖啡说道:


 “我觉得一定会是这样。香江在我看来,就像是大陆影坛的缩影。大陆电影如今正在走向通往最好的那个时代的道路上。但当它极度鼎盛的时候,当这一代演员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那一刻,也就代表着它在未来会经历一段很长时间的萧条期。”


 “……”


 许鑫这下不说话了。


 而是眉头皱了起来。


 没来由的,他有些烦躁。


 这地方不让抽烟可太***了。


 不过烦躁之余……


 “萌萌,你去给我找地方买个口香糖去,卡蜜尔的电话你不是有么?”


 “好的。”


 苏萌快速起身离开了。


 而等苏萌离开之后,许鑫又琢磨了一会儿,才说道:


 “陈导,那您觉得这个周期是多久?”


 “不好说。”


 陈珂辛摇摇头:


 “香江电影辉煌了二十年,在2000年左右开始全面走向没落。但……从2000年后,这个世界的进步让我们这些上个时代的人好多都看不懂啦……就像是这手机一样。十年前谁能想到智能机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与其说会在什么时候没落,我倒认为,大陆电影市场的巅峰期,要比香江电影少的多。不止咱们在进步嘛,你看……”


 他冲着许鑫身后努了努嘴。


 许鑫扭头看了一眼后,发现是一大桌亚裔脸孔。


 “韩国电影这几年的势头同样很勐,日本也不差。以前在戛纳想见到韩国人,那是很难的。但现在……他们也算常客喽。”


 随着他的话,许鑫在陈珂辛脸上看到了一丝感怀与追忆并存的恍忽。


 他无从得知对方是在怀念曾经香江电影的繁华,还是沉湎于过去不愿迎接新明天的抗拒。


 其实无所谓的事情。


 就像是俩人今天讨论的话题一样。


 它的命题很大,但注定结果是无疾


 而终。


 因为那是未来。


 再怎么厉害的人,最多也只能依靠自己基于“现在”的判断,来找寻未来的方向。


 而不能跟重生一样,笃定那个不变的未来。


 更何况……重生本身也是一种悖论。


 因为知道未来,所以改变现在。可当现在改变的那一刻起,你重生前的未来,还是未来么?


 “不过,至少新一代的导演还后继有人嘛。”


 听到这话,许鑫抬头,看着他面露笑意喝咖啡的模样。


 虽然明知道他在夸自己,但还是很谦虚的摇了摇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哈哈~”


 陈珂辛再次露出了爽朗的笑意,回了一句: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说着,把咖啡杯伸了过来。


 见状,许鑫也端起了自己这杯咖啡。


 未来可期么……


 “叮。”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他还是记住了这位曾经在香江电影最黄金时代的导演,给自己充满善意与期待的赠言。


 慢慢走吧。


 一步一步那样。


 而咖啡入口,感受到那股苦涩之后,他想了想,忽然扭头对罗顺军说道:


 “罗哥,你把《合伙人》的剧本打印出来给陈导看看。


 ……


 古人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在察觉到陈导很喜欢富有年代感的故事后,他让罗顺军去把《合伙人》的剧本打印出来。


 其实纵观对方的电影类型,其实不难发现。


 他真的是一位很喜欢从时间的变化中,找寻两地人乃至两代人,在岁月的流逝之下,以“时间”为迭代框架自然而然产生冲突的类型导演。


 《双城故事》如此。


 《甜蜜蜜》如此。


 《投名状》亦如此。


 或者用句最简单的话来讲,“时间”在陈导的电影中,特别重要。


 宽泛意义上的那种。


 《合伙人》目前厂里的导演还没提交上来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而对于这种讲述时代变迁的片子,许鑫觉得陈导可能会喜欢。


 并且,陈珂辛听到这话后,也并没有拒绝。


 虽然这种方式还挺“突兀”的。


 但今天这聊天聊的很愉快,人家既然不介意自己看剧本,那他就更不会推辞了。


 很快,罗顺军拿着一叠刚打印好的剧本回来了。


 许鑫交到了陈珂辛手上,说道:


 “陈导,这个故事您看看。”


 然后,才有了对方的那一番概括。


 陈珂辛看的还挺快的,满打满算,不到20分钟。


 显然是就了解了一个故事梗概。


 而看完剧本后,他就一个感觉。


 很合他的胃口。


 但这剧本是许鑫递过来的,他肯定得问一下情况。


 于是便问道:


 “这剧本,阿鑫你要拍?”


 “我不拍,我正发愁找不到人拍呢。这剧本是厂里投资,目前正在寻找导演呢。”


 他之所以这么说,自然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陈导几乎没拍过什么烂片。


 哪怕是他涉猎的惊悚、喜剧类电影,评分也都挺不错的。


 更关键的是,许鑫很喜欢《甜蜜蜜》、《投名状》当中,他对于几个主角人物情感的表现手法。


 细腻而含蓄的,善于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


 而之所以说他喜欢用“时间”来拍电影,也是因为他镜头下的角色很多都是在经过时间的锤炼之后,性格转化的非常自然,很少有生搬硬套的存在。


 这种影片的含蓄美,很符合《合伙人》这个剧本的气质。


 这片子难拿捏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故事结构,其实和《社交网络》挺像的。


 厂里之所以这么久都找不到合适的推荐人上来,原因就在于这些导演提交的剧本或多或少都借鉴了《社交网络》,几个角色脸谱化的地方很严重。


 与其这样,那不如让对方试试。


 当然了,这也不是说就确定了。


 这件事如果要陈珂辛来拍,那么银都肯定要过来掺和一份。


 就实力而言,全香江的导演,在某种层次上来讲,都可以说是银都的后花园。


 许鑫是发出邀请。


 陈导要是感兴趣,那回去就得让银都的人来和他沟通。


 这样大家会合作的更顺畅一些。


 但如果他不感兴趣,那就另说了。


 银都这一杯羹要分出去多少,厂里不会在意。


 因为这部电影的最终决策权在自己。


 投资多少,也是自己说的算。


 只要对方能拿出来过硬的影片思路,能给厂里带来足够的口碑,那么这片子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毕竟是兄弟单位嘛。


 而陈珂辛在听到了许鑫的话后,想了想,忽然哑然失笑的说道:


 “明明只是约你喝个咖啡,怎么却忽然给自己找了份工作呢?”


 见对方松口,许鑫赶紧补了一句:


 “陈导要是感兴趣,那就拿出个方案来试试呗。这戏银都和厂里可能会合作,不过现阶段还不急。这戛纳才刚开始,陈导先忙《武侠》的事情,等回国后咱们在坐一起聊聊?”


 “……”


 陈珂辛先是没说话。


 而是低头看着手里这份剧本,思考了大概十来秒的功夫,轻轻的点点头:


 “好。”  

(http://www.ccfang.cc/novel/3vepn7DgDZ6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ccfang.cc。书房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cfang.cc/